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鄂尔多斯农业靠“智”与“质”赢未来

   日期:2025-11-25 09:01:47     来源:金台资讯    浏览:0    评论:0    

“看这稻谷,颗粒饱满、香气扑鼻、品质上乘。”11月18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沙圪堵村农民乔国庆随手捧起一把仓库里的稻穗,搓开后,饱满的稻谷从掌心滚落,他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我家今年种了137亩水稻,保守估计每亩纯收入2000元,每亩比去年增收500元。”

“经过科学测产,今年全村种植的1.3万亩‘中科发五’水稻,亩均产量达839.16公斤,较上年亩均增产118.97公斤,再创全市水稻示范田单产纪录。”更让沙圪堵村党支部书记李清云自豪的是,“今年7月,我们水稻育秧的一些关键技术,还被写进了《内蒙古沿黄灌区盐碱地水稻轻简高效育秧技术规程》。”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共建成17个科技小院,覆盖牧业、草种业育种改良及辣椒、玉米、玫瑰花等特色产业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全市秋粮收获已全面完成,预计今年粮食产量超过23亿公斤,同比增长1.2%,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鄂尔多斯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8.6%,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有1105家。同时,全市制定发布农牧业领域地方标准39项,其中自治区地方标准19项。“科技种植”“专业服务”“标准管理”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硬实力和新标签。

如今,在鄂尔多斯市的田间地头,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机实现厘米级株距控制,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按需灌溉施肥,无人机植保既降本增效又喷洒均匀……智慧农业正在当地得到大规模应用。

在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的玉米田里,大型收获机往来穿梭,15分钟便完成了2500公斤玉米的采收。种植户张二来望着成堆的粮食喜上眉梢,他家的100多亩玉米,亩产首次突破1000公斤,较往年增幅达31%。这份丰收的喜悦,源自全流程机械一体化服务的加持。

“我们公司成立于2022年,提供从耕到种、到收的一条龙服务。现在有8台大型机械,包括最先进的进口拖拉机、精量播种机,以及植保用的无人机。”鄂尔多斯市禾亦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张锁介绍,今年该公司累计作业面积超过2万亩,帮农户实实在在提效、增收。

鄂尔多斯市粮食总产去年突破22.5亿公斤,今年,全市不但水稻、玉米、土豆等主粮产量继续稳中有增,乌审旗红枣、准格尔小杂粮、鄂前旗辣椒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依靠优良品质迅速打开了市场。

10月上旬,乌审旗苏力德苏木红枣科技小院的500亩红枣迎来盛产期,亩产突破1000公斤,较往年增产近25%。增产的背后是科研团队扎根沙地,完成了对红枣基因“芯片”的升级。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撑下,该科技小院成功培育出适配本地沙地生长的“蒙枣”系列良种,每亩经济效益提升20%。今年新收获的160多吨“蒙枣”已远销河南,产值达200万元。

乌审旗苏力德苏木红枣科技小院负责人李孔说:“针对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周边的沙地、梁地、滩地3种不同立地条件,我们反复试验嫁接技术,筛选砧木与接穗的最佳组合,最终培育出3个‘蒙枣’新品种,还制定了两项地方标准。现在‘乌审红枣’入选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蒙枣’更是拿到了中国森林食品、绿色食品双认证,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

通过建立健全农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农牧产品“标准引领品质,品质铸就品牌”的目标正在实现。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证绿色有机产品23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采集76个、全国良好农业规范企业11家。

目前,鄂尔多斯市已建起国家级标准化试点2个、自治区标准化试点9个、自治区高质量标准体系项目5个。鄂尔多斯细毛羊标准体系、南美白对虾标准体系、螺旋藻全程质量控制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鄂尔多斯市围绕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需求,从主粮稳产到特色农业,从机械赋能到科学培育,从单打独斗到标准化生产,这些成果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农牧业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能。(记者 毛锴彦)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