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尚凡一介绍了近年来东营市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做的工作。

强化总体设计,制度体系加快完善
统筹规划,市级和各县区、开发区同步出台了“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方案,构建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区县属地负责、项目单位狠抓落实的协同共建格局。加强立法,围绕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固体废物管理,先后颁布了《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东营市危险废物管理条例》,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注入源头活水。
强化协同推进,绿色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工业领域,以“控制增量、减少存量”为原则,坚持监管与处置并进,有效提升固废资源化利用率。2024年,东营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首次实现下降,下降幅度达到14%。农业领域,促进秸秆回收利用,健全畜禽粪污利用生态循环体系,秸秆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3%以上。生活领域,全市公共机构、居民小区、公共场所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在住建部开展的生活垃圾分类评估中东营市进入全国中等城市第一档行列。
强化全民共建,绿色低碳新风尚加速形成
在学校、医院、乡村、工厂等与生产生活相关的13类领域,倡导践行“无废”理念,推动建设各类无废细胞400余个;推动黄河三角洲三峰生态能源有限公司、东营华源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通过志愿服务、环保科普、国际无废日、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等途径,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传播无废知识,全面提升全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出了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大众新闻记者 陶敬玉 实习生 张永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