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的生活和故事,点关注、不迷路!
01
前不久我在老家,又见到那个“从业老人”,老人干这一行有几十年了,打我记事起,他就在村里牵桥搭线。
我们村没有收粮食的站点,农民想卖粮食,不想自己拉去收粮食点儿卖,还想碰个价钱高的时候卖,那咋办呢?
村里的街坊邻居就去找这位老人,给他说:俺家有大概多少袋麦子/玉米想卖,叔,恁看啥时候价钱高,给俺说一声呗。
妥,接下来就不必太操心了,等有合适的买家,老人就会到你家问你:现在麦子一块三毛二一斤,恁卖不卖?
恁觉得价格合适就卖,不合适就说“再等等”,老人明了,就继续替恁留意着。
这个从业者叫啥,有知道哩不?

02
上次村里这位老人来我家问我妈卖不卖麦,我妈说:不卖。
我问:咋不卖?这都快过年了,卖了好腾地方啊。
我妈说:今年(新)麦都没有种上,给(老)麦卖了,新麦种不上,明年吃啥?
嘿,我一听,果然还是俺妈有远见!
我都没有想到这一茬,总觉得有钱就行了,但是万一真有点什么意外情况,就我那点存款,管个什么用,要想活下去,还是俺家那半屋子麦顶事。
今天秋季雨水极多,地里积水,导致今年的冬麦一直没有种,天天给我妈愁的睡不安生。
好在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晴朗,地里终于可以进车打地了,前几天又问我妈得知:东地麦子已经种上了。
我心想:这么快就搞定了?!
想着这的时候,我的思绪又跑远了,回到千禧年前后,我还在村里上小学,星期时跟着父母 下地种麦。
这段往事浮现,不得不记录一下了。

03
豫东老家,种麦不叫“种麦”,而是叫“jiang 麦”,也偏向于“长(zhang)麦”的音儿。
经历过繁忙而劳累的秋收后,农家人只能有片刻的喘息机会,还没有到完全放松的时候,因为接下来还有劳累的活儿要干。
撒肥料、犁地、种麦。
在有机动三轮/四轮动车以及现在的专用犁地、种麦机器车之前,地里的活儿全靠人力。
几亩地犁地种麦,没有五六个人协同合作,很难干下来,更别提只有夫妻两人的小家庭了。
所以最早时候,一到该犁地种麦时,村里的同姓族亲、田地相近的亲戚邻里便约定一个时间,准备好肥料、犁子、麦种子等物品,一同前往田地里干活。
撒肥料。

田地里的小粪堆
撒肥料,可用买的袋装化肥,肥料装进盆子里,左手端盆在腰间,右手将肥料撒散开来。
我小时候特愿意撒肥料,觉得“撒”的动作,有点“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劲劲儿。我小手一挥,领悟到我号令的,我的将士们(肥料),就箭一样出发了,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