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处理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狂撒12亿!抖音为何如此豪横?这些年,春晚的那些赞助商们折射出了怎样的趋势和潮流?</p>
<p>狂撒12亿!抖音为何如此豪横?这些年,春晚的那些赞助商们折射出了怎样的趋势和潮流? </p>
<p><strong>先不论除夕春晚的“年”味儿是不是越来越少,但这“钱”味儿,可是越来越重了。</strong></p>
<p><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4/05dbccd6fec50dd5ed005a01.png" img_width="800" img_height="1136" /></p>
<p><strong>抖音春晚狂撒12亿现金红包</strong></p>
<p><strong>或为撕开支付领域入口</strong></p>
<p><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4/ee754b4028c52750e4ac43ef.png" img_width="800" img_height="1136" /></p>
<p>这场春晚,属于全国人民;这个夜晚,属于字节跳动。相信大家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牛年央视春晚抖音那浓浓的“壕”气。</p>
<p>1月26日,抖音接棒拼多多,官宣成为2021年春晚独家红包互动合作伙伴。 <strong>官方数据显示,春晚期间,抖音红包互动总数703亿,春晚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次12.21亿,实时在线最高人数498.46万。</strong>除实时在线最高人数略有逊色,红包互动总数和累计观看人次都远超去年。 </p>
<p><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4/a9e60b4057d66ec61182d4d6.jpeg"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680" /></p>
<p>请注意,这并不是抖音第一次携手春晚。 <strong>早在2019年,抖音即作为独家社交媒体传播平台与春晚在短视频宣发及社交互动等领域展开合作。</strong>据《2019抖音春节大数据报告》,抖音春晚相关话题总播放量247亿,参与人次337万,发放现金红包5亿元。 </p>
<p>2014-2019年,微信、支付宝、淘宝、百度纷纷通过春晚提升品牌效应,拓宽支付业务;而短视频新秀快手也借2020年春晚东风,实现月活突破和名气提升,2021开年顺利登陆港股。 <strong>此次抖音二度登台春晚,恐怕也正有“一石二鸟”之意。</strong></p>
<p><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4/f3792ed17ae932efcb3480fc.png" img_width="621" img_height="381" /></p>
<p><strong>字节跳动近期在支付领域可谓是动作不断。</strong>先是去年9月,通过收购武汉合众支付顺利拿下支付牌照,再是旗下产品今日头条、抖音相继上线支付钱包、消费信贷等功能。虽然目前抖音内置的支付功能还不成熟,但坐拥6亿日活用户,实现庞大商业流量变现的野心已昭然若揭。 </p>
<p>2月5日,同赛道的快手抢先一步登陆港交所,市值高达1.655万亿,国内仅次于腾讯、阿里巴巴、美团以及工商银行,在所有港股中排名第五。快手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让抖音赴港上市的消息甚嚣尘上。投资人开始想象拥有更多用户和更大日活的抖音上市后的可能性。</p>
<p><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4/46d411ead2d2a18aa618e7a7.jpeg" img_width="311" img_height="533" /></p>
<p>为彻底撕开支付领域入口,切入自家生态场景金融,也为在快手上市后,向资本市场秀出自己的“肌肉”,抖音需要一个好讲故事、证明自己的大舞台。而定位国家项目,2020年观众总规模高达12.32亿的央视春晚,刚好合适。抖音在春晚期间的表现,让投资者们期待着公司下一步的动作。</p>
<p><strong>历届春晚品牌赞助商名单出炉</strong></p>
<p>除夕陪伴着中国观众辞旧迎新、守岁纳福的春晚,已然成为了春节的重要文化象征。自1983年起,2021年的牛年春晚已是第39届了。俗话说:“铁打的春晚,流水的商家。” <strong>春晚赞助一家独大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各大品牌之间彼此不遑多让,纷纷来自不同的行业、怀着不同的愿景,却又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消费浪潮。</strong></p>
<p><strong>1984年,春晚首次出现品牌赞助。</strong><strong>康巴丝</strong>拉了一车钟表过去大概3000只,就成功吃到第一只螃蟹。除1989年赞助商为海鸥手表,1984-1993年,康巴丝钟表9次作为品牌赞助在春晚舞台同全国人民一起倒数,共迎新春。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富起来的人们迫切需要证明自己,低调却又贵重的手表,成为了彰显实力的不二选择。1991年,“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康巴丝钟表,年产量由十年前的14万只增至200万只,营收破亿。 </p>
<p><strong>1995-1998年,</strong><strong>长寿长乐集团、孔府家酒、四川沱牌曲酒</strong>,三家酒企轮番上阵;2000-2002年, <strong>哈药集团、太极集团曲美、哈药六厂</strong>,三家药企也隆重登场。酿酒业取代钟表制造,医药行业又接替酿酒业,颇有你唱罢来我登场的意味。这段时期,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大众消费迅速升温。居民的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吃上,饭菜要吃好的、吃贵的,酒要喝有滋补效果的;饭饱酒足后,还要再来点儿保健品调养身体。 </p>
<p><strong>进入21世纪,美的集团开启春晚赞助霸屏时代。</strong>2003-2011年、2013-2014年,11年的品牌赞助开销不是一笔小数目。但坚持11年向观众拜年,跟全国人民混个脸熟,着实带动了公司的营收增长,美的也一度成为小家电的代名词。据统计,美的集团2014年营业收入为1423.11亿,较2003年营业收入140.22亿同比增长914.91%,年复合增速23.45%。 </p>
<p><strong>2015年,腾讯与春晚开展跨屏合作,推广微信拜年红包。</strong>春晚之前,微信只有不到800万人的支付用户;春晚之后,微信支付用户数量追上了支付宝此前八年的积累。微信红包的走红,让马云也称之为如“珍珠港偷袭”。 </p>
<p>一夜之间,互联网企业似乎都学会了这种新的玩法,尤其是深谙此道、擅长烧钱的那一批。如今,在互联网企业为抢用户,真金白银的白刃战影响下,春晚赞助早已成为一般公司玩不起的项目。</p>
<p><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4/d375b99b2d22b03c24e7621b.png" img_width="660" img_height="6" /></p>
<p>从品牌赞助次数来看, <strong>美的集团以11届春晚品牌赞助的成绩高居第一</strong>,无人能出其右,其连续9年夺得春晚品牌赞助的记录也很难打破。第二名为20世纪80、90年代,9年间牢牢占据春晚品牌赞助位置的 <strong>康巴丝钟表</strong>。而第三名则是互联网行业巨头 <strong>阿里巴巴</strong>,曾在2016-2018连续3年作为春晚的品牌赞助。 </p>
<p><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4/e0df8a7ef036d099879de599.png" img_width="659" img_height="786" /></p>
<p>从股价表现来看,在选取的13个年份中,当年春晚品牌赞助股价上涨的共有8个,占比超六成。其中,阿里巴巴在2017年的增幅最高,高达96.37%。股价下降的个股中,*ST中华A在1994年的跌幅最高,为-48.36%。</p>
<p><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4/e99d3914392308fa91cd7064.png" img_width="661" img_height="62" /></p>
<p>春晚,不仅给观众们带来欢乐,其蕴含反射出的品牌大趋势、新潮流也值得各位投资者们细细品味。</p>
<p>来源:数据宝(shujubao2015)</p>
<p><i></i>收藏</p>
<p><i></i>举报<i class="backsohu"></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