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榜单  剧迷  一秒  新2  作者,  萌翻  八卦爆料  拳王  大餐  流量 

央媒评最牛春节档:警惕炒作百亿演员、导演,却忽视电影内核

   日期:2021-02-19 01:09:31     作者:wangxiao    浏览:9    
核心提示:原标题:央媒评最牛春节档:警惕炒作百亿演员、导演,却忽视电影内核澎湃新闻环球时报:80亿元!史上最强春节档总票房及人次双双创新高“央视网”微信公号2月18日消息,牛年大吉,今年
<!-- 政务处理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央媒评最牛春节档:警惕炒作百亿演员、导演,却忽视电影内核</p> <p class="video-title"> 澎湃新闻 环球时报:80亿元!史上最强春节档 总票房及人次双双创新高 </p> <!--h5播放器--> <p>“央视网”微信公号2月18日消息,牛年大吉,今年春节观影异常火爆,不少地方一票难求,被称作“史上最牛春节档”。 </p> <p>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票房达78.22亿元,再次刷新春节档票房纪录,同时,还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9/05dd1c9b08e3d509de7e8169.jpeg" /></p> <p>悬疑、动漫、玄幻、喜剧等丰富的、差异化的题材,给了观众立体多元的观影选择和享受。较高品质的电影供给,背后是中国电影工业实力的攀升和电影内容创作力的渐入佳境。 </p> <p>其实,这种景象在前几年的春节档就显现端倪,例如2018年的战争片《红海行动》、动漫《捉妖记2》、推理片《唐探2》等,2019年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喜剧片《疯狂的外星人》等。这些国产大片在与港片、贺岁片、好莱坞大片等竞争中一路走来,从“配角”渐成“主角”,“烂片”渐少、好片不断。 </p> <p><strong>在春节档呈现“量价齐升”的喜庆景象下,我们也要保持清醒意识,看到背后“忧”的一面,冷静地分析这一现实。</strong></p> <p>所谓“史上最牛春节档”是多种因素的综合,除了电影本身质量过关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譬如, <strong>受疫情影响,积压许久的观影热情集中迸发,出现“报复性消费”;又如,就地过年的倡议、春节游人数的大幅下降,也从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春节档的火爆,可谓“天时地利人和”。</strong></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9/a29bfeaa95e8433f6a891dc2.jpeg" /></p> <p>就电影本身而言,中国电影水平的稳定性、持续性尚需接受考验。以《唐探3》这样的超强IP为例,逻辑推理的快感明显不如以往,开头大抵就能猜到凶手,广告植入也显得有些扎眼,评分一路走低,后劲明显乏力。其实,除了《你好,李焕英》质量过硬、口碑较好之外,《刺杀小说家》、《侍神令》、《人潮汹涌》《熊出没:狂野大陆》等基本上都属于中规中矩之作。 </p> <p><strong>另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有些电影公司将过多的精力、财力、脑力用在了商业和宣发上,热衷于炒作百亿票房、百亿导演、百亿演员,信奉明星效应和渠道优势,却忽视了电影内核。</strong></p> <p>这常常造成这样一种景象,电影上映前各种不合实际的吹捧夸,吊足了观众胃口,结果往往期待越高失望越大,自己遭到反噬。无论何时,电影终究还需靠持续的创新和打动人心的故事,做到叫好又叫座,才能长盛不衰。 </p> <p>(原题为《央视网评丨乐见“史上最牛春节档”》) </p> <p>(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i class="backsohu"></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