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榜单  剧迷  一秒  新2  作者,  八卦爆料  萌翻  拳王  大餐  流量 

老牌巨头北京文化、万达电影和黑马儒意影业,谁是春节档最大赢家?

   日期:2021-02-23 01:18:39     作者:wangxiao    浏览:12    
核心提示:原标题:老牌巨头北京文化、万达电影和黑马儒意影业,谁是春节档最大赢家?耗时十天,电影春节档市场开启反转模式。2月21日晚22时,《你好,李焕英》以40.24亿元票房反超《唐人街
<!-- 政务处理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老牌巨头北京文化、万达电影和黑马儒意影业,谁是春节档最大赢家?</p> <p>耗时十天,电影春节档市场开启反转模式。</p> <p>2月21日晚22时,《你好,李焕英》以40.24亿元票房反超《唐人街探案3》,位列第一。该片当日票房达2.59亿元,远超《唐人街探案3》的8535.9万元。</p> <p>截至2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各春节档影片票房不断刷新。从2021年春节档(2月11日-17日)中国电影市场票房78.32亿元,到目前已有合计票房超过139.49亿元,总出票为3.16亿张,合计1874.4万场次。</p> <p>作为春节档黑马影片,《你好,李焕英》冲出重围,从排片、票房到口碑,均反超排名第二的《唐人街探案3》;而排名第三的《刺杀小说家》与前两部影片票房差距依旧天壤悬隔。</p> <p>其他春节档影片,《熊出没·狂野大陆》、《新神榜:哪吒重生》、《人潮汹涌》、《侍神令》借春节档档期优势,均分别突破了5亿元、3亿元及2亿元大关。</p> <p><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3/cfb1165553210d8b75247ee1.jpeg" /></p> <p>江湖暗流涌动,无论是出品方还是渠道方,手握票房优势将成为后续竞争的利器,谁能真正笑到最后?</p> <p><strong>七大影片厮杀</strong></p> <p>今年春节档,吸睛最多的是贾玲首次执导的《你好,李焕英》。猫眼数据显示,从上映首日的2.91亿元,超过600万观影人次,到截至2月22日上午9时,已飙升至40.54亿元票房 ,8624万观影人次;在单日票房上,《你好,李焕英》连续一周以上稳居第一,排片量也升至40.1%。</p> <p>在各大评分网站上,《你好,李焕英》口碑超过所有春节档影片,并持续保持最高评分,仅豆瓣评分就高达8.1。</p> <p>时隔一年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高开低走。从票房预售第一的碾压优势,到口碑两极分化,评分直奔垫底,豆瓣仅5.6分。截至2月22日,《唐人街探案3》春节档总票房冠军落空,单日票房接连下滑,排片量也从最开始的37.5%缩减至22.8%。</p> <p>曾率先领跑的《唐人街探案3》,成为赢了票房、输了口碑的“反面案例”。</p> <p>面对“唐探IP”遭遇口碑崩盘的质疑,陈思诚近期回应,会接受所有观众的批评,并称创作过程就是不断地听到不同的声音,没有完美的文艺作品,直言唐探系列仍会继续。</p> <p>与前两部影片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不同,紧随其后的多部影片虽然票房均过亿元,但整体上称不上惊喜,甚至均未超过去年12月上映且目前仍在线上的《送你一朵小红花》、《拆弹专家2》。《人潮汹涌》《侍神令》更成为春节档票房倒数影片,目前年度票房排名分别位于第十、十二名。</p> <p>依托小说与现实双线穿插剧情,主力特效制作的《刺杀小说家》,曾在春节档上映首日票房达1.37亿元,但随后增速放缓,首周票房仅收获3.14亿元。截至2月22日9时,累计票房为7.33亿元。</p> <p>作为连续7年登入春节档现象级动画IP,延迟上映一年的《熊出没·狂野大陆》对比同系列前作不算惊艳,首日票房7263.9万元,首周票房2.14亿元,目前累计票房为5.04亿元,排在同系列作品中的最后一位。</p> <p><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3/9b7ca54dad1744ccc0b3e411.png" /></p> <p>同样主打国产动画背景的《新神榜:哪吒重生》也未引起波澜,突破3亿元票房用时超过8天,截至2月22日9时,总票房为3.27亿元。</p> <p><strong>资本博弈春节档</strong></p> <p>随着票房格局逐渐稳定,各家影视资本春节档博弈也将进入尾声。</p> <p>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1年春节档影片的出品投资方高达120家。包含万达电影(002739.SZ)、光线传媒(300251.SZ)、华谊兄弟(300027.SZ)、中国电影(600977.SH)、华策影视(300133.SZ)、北京文化(000802.SZ)、阿里影业(01060.HK)、猫眼娱乐(01896.HK)等在内的头部影视、院线及在线票务平台。</p> <p><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3/a056cdf53e37e6910f3dd784.png" /></p> <p>制表:时代周报</p> <p>其中,《唐人街探案3》包含万达电影、中国电影、猫眼等24家公司参投,万达电影作为主控出品方,其公告曾透露《唐人街探案3》的投资比例为34.5%,投资成本为4.47亿元,测算该影片总成本在13亿元左右。</p> <p>猫眼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上午9时,《唐人街探案3》累计分账票房为36.79亿元,其中,片方分账占比39.17%,即14.41亿元,影院分账占比52.27%,为19.23亿元。这样看来,即作为投资方,又涵盖院线业务的万达电影,大概率已能够成功回本。</p> <p>反超《唐人街探案3》的《你好,李焕英》,背后有北京文化、华谊兄弟、猫眼等24家参与出品。此前,北京文化作为主控方,经春节档票房刺激,先后两度涨停,据其公告透露,《你好,李焕英》影片已委托第三方保底发行,保底票房收入为15亿元,截至2月17日,北京文化源自该片的票房营业收入约为6000万—6500万元,此后收益未进一步披露。</p> <p>2月22日上午9时,《你好,李焕英》分账票房已达到37.07亿元,片方及影院分别可分账14.52亿元、19.37亿元。随着口碑票房的“名利双收”,目前平台预测总票房将达到51.71亿元。</p> <p>不过,由于采用保底发行模式,北京文化或许并非为最大受益方。2月21日,恒腾网络(00136.HK)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儒意影业为《你好,李焕英》的主要出品方和最大保底发行方,由此可推算,儒意影业或为该片最大赢家。</p> <p>从口碑及短期内后续发展来看,今年春节档最大赢家无疑是首次作为导演的贾玲及其控股公司大碗娱乐。虽未有数据披露贾玲及大碗娱乐在出品方中的投资及分账占比,但有评论推算,贾玲及其公司或能从中收益约1亿元。</p> <p>更大的收益或许是贾玲个人的商业价值。截至目前,在中国影史票房榜上,《你好,李焕英》已经是票房最高的喜剧电影,贾玲更成为中国票房最高的女导演。</p> <p><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3/e357744dab2824cf3afbab87.png" /></p> <p>作为华策影视主控、优酷电影等16家联合投资的《刺杀小说家》,网传投资成本为3亿-4亿元。华策影视副总裁傅斌星也曾公开谈及重视程度,称其为公司过去五年来最重要的作品,是首次从研发、制作到宣发进行全链条主投主控,计划从明年开始拍摄续集。</p> <p>但作为仅次于《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的春节档影片,《刺杀小说家》票房体量不具竞争力。目前,《刺杀小说家》分账总票房为6.69亿元,片方及影院分别可分账2.54亿元、3.50亿元。虽然未披露具体投入,但片方分账金额也未达到传闻成本预测的最低数额。</p> <p>《熊出没·狂野大陆》背后是华强方特(834793.OC)等16家出品发行。其中,作为“熊出没”IP的持有者的华强方特,此前依靠该系列电影已完成超过30亿元票房。截至2月22日9时,《熊出没·狂野大陆》完成分账票房4.62亿元,片方及影院分别可分账1.74亿元、2.41亿元。</p> <p>外界传闻《熊出没·狂野大陆》制作成本2.5亿元,该影片预测总票房为5.30亿元,盈利情况似乎不太明朗。同时,相比2019年《熊出没原始时代》7.17亿元票房,也有不小的落差。</p> <p>《新神榜:哪吒重生》是追光人动画、阿里影业等5家联合投资出品,由追光人动画《白蛇:缘起》原班人马打造,影片创作周期长达四年,参与制作人数上百人。此前,2019年1月上映的《白蛇:缘起》,制作成本为8000万元,票房达到2.4亿元时才实现回本。</p> <p>目前,《新神榜:哪吒重生》分账票房达到2.98亿元,片方及影院分别可分账1.11亿元、1.55亿元,预测总票房为3.94亿元,倘若影片成本在8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或处于刚好回本的状态。</p> <p>包括光线传媒在内的26家出品方参与的春节档影片《人潮汹涌》,此前由于排片垫底错失票房后,如今也在奋力追赶,有望推进票房后劲。</p> <p>截至2月22日9时,《人潮汹涌》分账票房达到2.54亿元,片方及影院分别可分账9501.1万元、1.32亿元。有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人潮汹涌》制作成本加上宣发在2亿元左右,按照近期该影片日票房不断上升的趋势,日后有可能实现逆袭,收回成本。</p> <p>华谊兄弟、中国电影等9家共同出品《侍神令》,外界传闻制作成本为4亿元,按照票房三倍于成本才能盈亏平衡的一般规律,《侍神令》票房至少需要达到13亿元以上才能回本。然而口碑、票房双双被打入“冷宫”的《侍神令》,似乎已无力回天,分账票房仅2.17亿元,对于业绩预亏近10亿的华谊兄弟无疑是雪上加霜。</p> <p>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i class="backsohu"></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