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主写娱乐偶尔分析明星感情观的公众号,时不时我们也会有意外的“毒奶”体质,比如最近的阿娇,之前写过的郑秀文、郑爽……
不过最近我发现,郑爽真的是女星里的倔强担当,才跟ex分手不久,就干脆利落地上了腾讯视频的新节目《让生活好看》,向全世界宣告“我要过上独居生活了”。
不怕被网友嘲“打脸”?
万万没想到,独居的郑爽是这样的
挥挥手告别过去,独居的郑爽能正常生活吗?
节目一开始画风还是很熟悉,郑爽选择用打字接受采访,完全是她会做的事。
但是,从正式进入“郑爽的独居时间”之后,剧情突然朝着沙雕方向一去不返……
郑爽搬一个大玩偶进门,没想到引发爱犬枸杞的高度兴致,瞬间陷入“女明星和狗争抢玩偶”的混乱场面;
是的,我们看过怒怼网友、张口就是青春文学的郑爽,却没看过和狗斗智斗勇的幼稚鬼郑爽。边拉扯边一脚踢飞玩偶可还行?
更没想到,原来郑爽怕虫子?
现场秒变曲线模式~~~~~~~~~~~~郑爽瑟瑟发抖~~~哆哆嗦嗦~~~~唱起小歌壮胆~~~~开始喊爹妈来救自己~~~~
结果,一只手已经无情抓起虫子?
想给这位捉虫女侠鼓掌,没想到她又哆哆嗦嗦出动了,依然喊着亲爹,线条是这样的…………手忙脚乱…把垃圾桶塞进箱子……封装……
没错,只因为丢了一只虫子在垃圾桶里,她连垃圾桶也一起扔了……
扔了……
看到这里,我的第一个念头是:郑爽的垃圾桶怕是要上热搜了。
没想到爽妹子扑哧扑哧跑回房间,在纸上写下“里面有虫,但有垃圾桶,请回收”的字样,贴在纸箱上——原来,她还是希望捡到的人能利用一下垃圾桶。
这个脑回路,真的是real特别。
除此之外,独居生活里,还有爽妹子的各种怪咖女孩大赏。
比如你可以看到爽式表情包、爽式碎碎念和爽式哼小歌;
信息量最大的应该是她朋友来电吐槽被骗钱,郑爽坚决要对方拿起法律武器惩罚骗子,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之前她和前男友的官司;
但我的注意点,全被她边说话边掰着摆了一片的“强迫症”菠萝叶吸引了……
以及,卸妆时她发现自己长了一颗严重的痘,转头说没关系不care,该吃吃该喝喝的样子也像极了我自己。
只是,就像捉虫也要一波三折一样,你永远想不到,郑爽的下一步会是怎样,这趟“独居”体验,就很值得玩味了。
矛盾体郑爽的和解大作战
郑爽无疑是一个矛盾体,她曾真实地表达过,自己可能会随时随地心情不好。
至今大家也依然记得她上节目时拒绝和搭档沟通,独自坐在角落的样子。
她的矛盾,很多时候来自骨子里“拧巴”的性子。
这些拧巴,大多来自于她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到了焦虑的地步,却无法恰如其分地表达,于是经常给人一种严重的“冲突感”。
比如她觉得,观众会喜欢更瘦的自己,就疯狂控制饮食,一度暴瘦到脱相。但减完肥她又觉得委屈,认为那是在牺牲自己。
在上一个节目里她明明依赖张恒,连张恒短暂地出门一下,她都会不安全感爆发,不希望他抛下自己。
可面对张恒的决定,郑爽又会挑刺挑上瘾,仿佛一个要求严格的甲方。
郑爽的拧巴,也面向自己的父母。
这次节目里她提到,自己小时候很独立,现在会故意“变幼稚”,让父母感觉到自己的依赖。
可面对父母的善意叮嘱,她还是会感到烦躁,不耐烦地强调自己“可以”。
但父母离开后,她又变得一脸落寞、不知所措。
这样矛盾拧巴的郑爽,偏偏要让自己面对并不情愿的独居挑战,其实也是一个讯号——她在追求与自己的 和解。
其实,在《让生活好看》开播前的一次直播活动中,很明显能看出郑爽的状态不太对,她经常游离在其他嘉宾之外,不太能融入“台本流程”。
包括节目正片中她用打字来接受采访,只是她觉得,那对网友和她来说,会更公平。
她想让大家看到,在这个真实的节目里,她的生活是否也有别人的影子。
她还想打破网友对她的想象,才会说出“我不是明星”这样看上去奇奇怪怪的话。
网友想知道她的故事,她就在节目上展示出来,那倒不是针锋相对地抬杠,而是一种算是比较温柔的沟通和解手段——有些事无法判断对错,就讲出来试图让大家理解吧。
之前我们也写过,郑爽从小就在父母的“军事化管理”下长大,琴弹得不好就要被训;小时候被送到异地求学,结果被同学欺负。
多年后爽爸试探着问她还有没有责怪,郑爽把头埋在臂弯里,许久才“嗯”了一声,说“责怪”。
这令爽爸愧疚不已,他没想到把女儿送到外地读书,会变成她一辈子的阴影。
单纯、热情、拧巴、矛盾,想拥抱人群却害怕——这是她最吸引人的性格特点,也是她的桎梏。
那也是我们熟悉的,叛逆又自卑的郑爽。
和爸爸一起上节目,面对爸爸的关心,会要求他不必刻意寻找话题。
到现在要过独居生活,看到爸妈带了全家福来,她也忍不住说:“(独居的)意义就是你们不在这的意义”。
可当真实地面对独居生活的一地鸡毛之后,她下意识喊出声的,就是“爹”“妈”
“我要回家”……
她缺乏安全感,害怕孤独,但还是鼓起勇气,试图站到“独居”的孤岛上,给了父母和自己相处和解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产生的“被需要”才足以穿透隔阂。
而以上所有,都是郑爽在为“和自己和解”搭路,她重新面对外界关注、面对自己和父母之间若即若离的相处,重新建立的自信和安全感,才会让她不那么拧巴。
比独立生活更难的,是精神独立
郑爽还说了这样一句话:“ 生活是很好独立的,精神不是很好独立。”
我暂且将这句话看作是一个flag。
她能不能做到各种和解还有待观察,可这话绝对能戳中许多独居青年漂浮的心。
很多人从大学阶段就离开家乡,工作之后顺理成章地开启自己的独居生涯。全国有几千万独居人士,散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他们熟练地照顾自己,连修水电换灯泡都能自己搞定,很多人甚至不无骄傲地把独居当做一种长大的标志——那意味着,不用再妥协室友的作息,也终于摆脱了父母的管东管西。
但“放飞”的的兴奋劲过后,有可能就像郑爽一样,独立生活所带来的成长光环,在遭遇难处的一刻碎掉了,而这种“冲击”,有时候仅仅源于一只虫子。
“一人居”真正的挑战还在于,它能让人看清自己。
怎样度过独处的时光,就会怎样过完一生。
相比独居菜鸟郑爽,其他嘉宾 更适应一个人生活。他们用工作和爱好填满了没有人陪伴的一天天。
伍嘉成过着撸四只猫的神仙日子。
烤个蛋糕的间隙也没浪费,都用来健身了。
许魏洲也是疯狂健身
和伍嘉成的猫咪天团类似,费启鸣也养了只汪星人,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遛狗。
在家也不忘“营业”录短视频,光是选合适的版本发布,就耗掉他半天时间——那是艺人平时很少被看到的居家工作日常。
这些,是郑爽羡慕的独居生活。
她也有宠物,但敏感的她看到的,却是宠物的“孤独”,总时不时想把宠物送走。
倒是对于经历过的事情,她有自己的“经验之谈”。
朋友诉苦说被骗钱,郑爽则觉得,最大的损失不是钱,而是情感的消耗。
大家都知道,她和前男友张恒曾深度捆绑,两人还一起创业。那时郑爽对张恒的信任膨胀到了无限度,但当爱意、信任、利益、事业全都交织在一起时,只要一角破损,就很容易引发全盘坍塌。
后来两人分手,连带郑爽为公司出资的1000万也血本无归。这事给她的“挫折教育”,是不要无限度地信任别人。
尽管这样,她依然安慰朋友善意和信任不是错误——这才是更宝贵的成长。
在打击和纠结里摸索着世界,也摸索着自我的郑爽,就是这样掀开独居生活的。
她依然有情绪上的拉扯、脆弱、崩溃。
但拧巴着拧巴着,快要30岁的郑爽也慢慢明白,相比别人的赞美,她“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开心”。
所以现在的郑爽,大抵也不太害怕被“打脸”,她乐意通过镜头向大众证明,自己有独立的能力。
上过恋爱真人秀再上独居真人秀,就像是她执拗地打字接受采访一样,都是她能想到的真实地证明自我的方式—— 说不明白,索性都给你们看。
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如果能从“为爱痴狂”到试着找到自己,尝试挑战独立生活到追求精神生活,某程度上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虽然这个尝试,结果可能未必会圆满,但始终试着前进的郑爽正在告诉我们: 掉进坑里重新再来,也没什么大不了。
这些,也值得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参考。
E姐结语
曾经被人诟病不够自我的郑爽,似乎走到了努力想要“放飞自我”的另一个怪圈中。展现过了轰轰烈烈恋爱的叛逆,她又想尝试不依赖别人,与自己和解。
近些年来,大家对她的许多热点都在她和别人的关系上——和父母,和前任,和男友。但归根结底,大家对她的关注,是因为她是如今贵圈少数不可控的艺人, 更是因为在她身上,能看见某个部分濒临失控重建的自己。
但精神上的独立,并不在于生活上的独处,而是能成熟地处理好依赖感情和笃信自我之间的平衡,能坦然接受付出也能安然消化伤害。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跌跌撞撞的郑爽在《让生活好看》里的意义,不仅是开始试着一个人生活,更是在与外界仰视过又藐视过地缠斗多年之后,又一次试探着将世界静音,与自己对话。
要是你在自己身上看到了郑爽的影子,也请激励自己,勇敢地迈出生活的每一步,用力地去抵抗所有不快经历和负面情绪——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那有很多事情,你一定能做到。
你有过独居生活的经历吗?
来评论区说出你的小故事吧~
上一篇: 我们会老无所依吗?
你的小仙女E姐,小可爱甜辣酱&小燃,毒奶小椒
责编:菜籽 美编:树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