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 由李一桐、许凯主演的古装爱情轻喜剧《骊歌行》已于4月15日开播。轻松明快的剧作节奏、欢乐有趣的剧情走向、可爱讨喜的剧中人设,都令该剧赢得了“开头彩”。除此之外,该剧在设计中融入唐风美学以及参考陕西文物的设计理念,也为该剧带来了不错的审美效果。
唐风美学融入创作
中国艺术在形式上讲求平衡、稳定、有序,强调刚与柔、急与徐、强与弱、神与形、浓与淡、繁与简、虚与实的和谐统一。在影视艺术中,和谐的审美不光表现在叙事节奏、人物情绪表达,还倾向于画面构图、画面色调等方面。
记者注意到,《骊歌行》有别于其它色彩艳丽、追求高饱和色调的古装剧,在美学的讲究和实践上更为超前。从专业角度来分析:一方面,《骊歌行》在视觉呈现上选择令人舒适的低饱和色调、非遗技艺点缀穿插的服化、删繁求简又不失精致的道具,为整体画面质感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整体的服道化还汇集了扎染、蜡染、螺钿、绒花、缂丝、打籽绣、盘金绣等多种中国非遗元素,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透过荧屏跃然眼前,古朴大气的美学融入处处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之深。
另一方面,该剧在画面构图上也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在已经播出的剧集中,可以看出该剧采用了向心式构图、对称构图、画框构图、三分法构图等多种构图方式,着重强调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互相融合的关系,从而打造出整体和谐统一的视觉风格。比如,其中大量的镜头采用向心式构图,通过人物主体与背景之间的主次关系,强调且放大视觉中心,给受众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冲击。
在制作方面,《骊歌行》融入唐风美学,整体色调偏重于古朴,同时又兼具了盛世时期的优雅之风。此外,剧中不少食具、茶具的质感、纹饰以及形态方面的设计,参考了陕西法门寺出土的金银器文物。从细节到整体,都秉承着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影视作品的匠心,力求最大限度地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盛世风采聚焦少年成长
除通过视觉上的焕新效果引爆受众的惊喜值,为剧集本身传达的主题服务外,“君子以自强不息”更是作为高频“洗脑式”共鸣点刷新受众对正能量价值观的认知。剧集以大将军之子盛楚慕(许凯 饰)一见倾心商户家的千金小姐傅柔(李一桐 饰)为始,纨绔子弟与染坊才女的爱情追逐就此展开。通过少年情路上所遭遇的一系列阻碍、“工作”阻碍、“文化程度”阻碍等等,让这条“逐爱之路”愈加迷人。这其中不光聚焦于两位男女主,更多地为大众呈现了一幅人物群像:活泼可爱的得宠公主、勇敢坚毅的海盗少年、质朴乐观的兄弟姐妹。
通过洞察剧中人物的成长之路和人生抉择,当下年轻受众也会在其中受到启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更好地找寻自我价值。正如剧集所传达的思想“君子以自强不息”、“立善心,成善果。一念之善也许就是生机”一样,在任何时代背景下少年都应具备这样的精气神,而后才能立本安身。
《骊歌行》以贴近大众的方式捕捉市场诉求,与当下受众群的需要和审美不谋而合。同时,演员的搭配也极具讨论点,除李一桐、许凯两位主演外,还有吴佳怡、檀健次、洪尧、何奉天、李泽锋、张楠、何瑞贤、马跃、苗圃等中青代实力派演员的加盟。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曾世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