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南京抗疫现场》《好久不见,武汉》等纪录片在中国大火的日本导演竹内亮又有新纪录片和观众见面了。
“我想亲眼看看大凉山如今的变化。”竹内亮说这部纪录片的主线很简单,就是一个日本导演去体验中国大凉山的彝族生活。今晚7时,这部讲述大凉山脱贫变化的纪录片《走进大凉山》将在腾讯、优酷等平台播出。
竹内亮和孩子们
2020年7月,竹内亮和解读中国工作室合作走进大凉山,希望通过他的视角记录发生在大凉山的脱贫故事。整个拍摄历时两周,最终被剪辑成50多分钟的纪录片。作品延续了竹内亮一贯的纪实风格,以他在大凉山的个人旅行体验为脉络,揭示了大凉山正在发生的变化。
2013年8月竹内亮移居中国南京后,得以更深入地观察、记录中国,陆续制作了《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南京抗疫现场》《好久不见,武汉》《后疫情时代》等纪实作品,以其独有的风格受到观众的喜爱。竹内亮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早在2010年他还在日本NHK电视台工作时,曾到访过那里,“就想亲眼看看,10多年后,当地到底是如何脱贫的,他们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他看来,影片和视频的价值,就在于展现出时代的样貌,所以他会一直拍符合当今时代的影像。
《走进大凉山》剧照
颇具年代感的绿皮火车、路边的废弃汽车和崎岖蜿蜒的山路构成了竹内亮对大凉山的第一印象,但他很快见证了大凉山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安装了新钢梯的悬崖村,山上卖水的老人随手掏出的支付二维码和在城镇里学习新技能的异地搬迁村民们……这是大凉山人民正在书写的故事。
竹内亮搭乘绿皮火车
俄木依伍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哈甘乡的村民,那里的村民们之前进出村子大都需要沿着悬崖绝壁断续攀爬藤梯。俄木依伍曾经的家在悬崖村附近,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交通不便并未阻挡这一家人追逐幸福的步伐,她的两个女儿凭借奖学金,完成了大学学业,成为了教师,她的丈夫则一直在外打工负担家用,异地搬迁和技能培训更是给了俄木依伍新的幸福路。竹内亮问她,“我从南京来,你知道南京吗?”俄木依伍捂着嘴,羞涩地笑着摇摇头。
刚刚搬下山的俄木依伍虽然普通话不流利,但是她终于不是只能独自守着破败土胚房,依赖摇摇欲坠的藤梯与外界交流的家庭妇女了。搬进昭觉县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后,俄木依伍打破与世隔绝的状态,收获了与更多人交流和获取外界信息的机会。“相比之前的土房,我更喜欢现在的这个房子。”俄木依伍脸上笑容灿烂。她参加了昭觉县组织的彝绣培训班,技能培训让她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熟练的绣工,制作彝绣工艺品出售,兼顾家庭的同时还能为自己带来一笔新收入,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走进大凉山》剧照
近期,《走近大凉山》还将登陆日本媒体播出,让更多日本民众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故事。竹内亮说,他看过很多中国同行拍摄的纪录片,很多内容、拍摄方式过于高大上,过于渲染,这让外国人不是太感兴趣,他更希望看到接地气、平民化视角的表达,“很多西方国家,包括日本民众真的不了解中国,所以我就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将真实的中国传达给全世界。比如我拍的很多中国题材纪录片,观众们看完视频后,自然会有自己的见解,我无法左右。但我能做的,是尽我所能为日本人展示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我只希望,大家能够抛开偏见,理解现状。”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