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榜单  剧迷  一秒  新2  作者,  八卦爆料  萌翻  拳王  大餐  流量 

《让我们荡起双桨》献给祖国的小主人

   日期:2021-05-10 07:46:3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8    

原标题:《让我们荡起双桨》献给祖国的小主人

1955年7月,即将开拍的电影《祖国的花朵》摄制组成员领着一大群十一二岁的小演员们来到万寿山下,在颐和园中嬉戏,到昆明湖上划船,让孩子们熟悉将要拍摄的环境,水上的感觉和划船的技术和动作。在小演员们开心的笑声中,同行的著名作曲家刘炽谱写了一首新中国最著名的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就是这么一首为《祖国的花朵》量身定制的电影插曲,竟然能传唱半个多世纪,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伴随着他们成长,并在他们成年后,又将接力的火种,传播给下一代。

旋律“蹦”出来了

怕水的刘炽划着小船找到灵感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投拍《祖国的花朵》,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部反映新中国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电影。为了更好地配合电影,当时的剧组找到了出身鲁艺、师从洗星海的著名作曲家刘炽谱写电影歌曲。

刘炽生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自己几十年来写过很多儿童歌曲,最难忘的要数《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了。那是1955年7月初,他随《祖国的花朵》摄制组来到昆明湖熟悉拍摄环境,刘炽怕水,和孩子们上了小船后,一开始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两手抓住船舷,一动也不敢动。看到孩子们划着、闹着,那活泼可爱的神态感染了他,不再怕水了,和孩子们一起打水仗、赛船,脱下鞋坐在船舷上打水泡泡。

“我这个中年人又像回到了童年。我以孩子的心境,从孩子的角度观察着湖水、小船、风浪,寻找歌中幸福少年内心的节奏。我突然感觉到了具体的乐句在脑中显现,在心中直蹦。我立刻告诉划船的小朋友:‘快靠岸,快靠岸!’孩子们全用眼睛瞪着我:‘刘炽叔叔怎么啦?’‘歌的旋律出来了,我得马上记下来!’我对孩子们说。”刘炽上了岸,坐在石头上,只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独唱和二部合唱,又用十来分钟的时间稍加改动,这首曲子就完成了。刘炽让导演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把刚写好的曲子唱给大家听,孩子们反应强烈,拍着手说:“真好,唱出了我们刚才在船上的心情。”

“歌词来了”

热恋的乔羽湖上泛舟写出歌词

刘炽的旋律出来后,导演严恭约请中国剧本创作室27岁的乔羽来完成主题歌的创作。他认为乔羽是最合适的作者。

当年乔羽正与夫人佟琦热恋着。那一段时间里,乔羽就是忙活三件事:一、恋爱与划船;二、饮酒与神侃;三、漫无边际地溜达。有一天,两人一起去了北海公园,租了条船,尾随着少先队员在湖上泛舟。这时正好有一船孩子向他们划来,孩子们悠悠然划桨的姿态,小船儿推浪而行的“憨态”……乔羽把心智的大门敞开了,此时,他已经忘记自己身置何处,口中呢喃不止;“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对,对,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佟琦被乔羽的神态弄呆了,这是怎么了?乔羽说:“快上岸,歌词来了!” 两人立即将船靠岸,他拉着佟琦连蹦带跳来到一片绿草地上,掏出个小本子,《让我们荡起双桨》歌词就这样诞生在北海公园里了。

乔羽又按照导演的要求写了第二首歌词,这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姊妹篇《我们在大地上栽种鲜花》。优美轻快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成为孩子们传唱最多的一支儿童歌曲。长达50多年的如潮好评,为这只“小船”鼓起了远航的风帆。

本报记者 陈蕙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标签: [db:关键字]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