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聚焦“小升初”的《小舍得》终于迎来了大结局,结局很温馨,典型的中国式大团圆,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实际上,这部剧自播出以来就一直很有争议和话题,它直指当下严峻的教育问题,不断触碰家长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在引起很多人共鸣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直呼窒息。
剧中蒋欣所饰演的田雨岚是“鸡娃父母”的典型代表,崇尚学习成绩至上,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儿子报了诸如英语、奥数、逻辑写作等学习辅导班,你补一门,我是All in。
与田雨岚的教育理念不同,剧中宋佳所饰演的南俪则比较佛系,注重素质教育,更为看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但后来终于也绷不住了,开始拼命鸡娃,四处给孩子报培训班。
这部热播剧将“教育内卷”问题赤裸裸地搬上了荧幕,同时也让“内卷”一词再度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
在不少人看来,教育内卷只不过是一座大山,而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大山。
比如说,如今很多人吐槽且愈演愈烈的“职场内卷”现象,令人疲惫不堪,苦不堪言,却又无力改变。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工作上的内卷问题,有什么好的破卷之道呢?
什么是内卷?
想要知道如何应对内卷,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内卷?
一句话解释就是:过度的、不理性的、彼此消耗的内部竞争,导致付出很多但实际收获却没有因此变得更好,反而更差了。
而在脉脉上有个更有趣的解读:
教育内卷便是这样,都想进入好学校,于是都去上补习班,所以大家的实力其实并没有太大差距,但由于学校的录取名额是有限的,最终还是只有少部分人进去了,绝大多数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吃了很多苦依然被挡在门外。
职场内卷同样如此,让你加班的往往不是老板,而是其他加班的同事。
一个人主动加班,老板会因此给他加工资,于是其他同事也跟着效仿,但当所有人都加班时,老板就不会给大家全部涨薪,而是给加班最多、最久的人一点奖励。大多数人的结局是,虽然牺牲了很多的下班时间,比之前更辛苦,但局面却没有改观。
正如一位脉友总结的那样:你以为拼命以后就会过得很好,但当大家都拼命的时候,其实啥都不会改变。
内卷浪潮下,如何自救?
在内卷浪潮之下,我们到底该如何自救,如何最大程度上避免被卷呢?
a、遵守规则,不主动发动内卷
坦白讲,在当下这种大环境下,想完全不被卷是不太可能的。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被裹挟着往前走,这很难避免,但我们至少能做到且应该做到的是:遵守游戏规则,不主动发动内卷。
比如加班,当身边的同事下班后都留下来加班,就很难不被这种加班文化所影响,往往也会被迫跟着加班,哪怕是摸鱼也要摸一会。但千万不要主动抢着当卷王,同为打工人,真的没必要互相伤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么做始终都是吃亏的。
这可以看看路上的红绿灯,虽然城市里的车辆在持续增加,交通压力大了很多,但因为有红绿灯,因为大家都在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虽然不能保证时时不堵车,但在大多数时候还是比较畅通的。
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那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b、改变思路,想办法外拓
很多时候,之所以会出现内卷,本质上是因为蛋糕就这么大,而想吃蛋糕的人又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只好在能竞争的方面拼命努力。
比如一些产品大打价格战,宁愿亏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往往是因为已经黔驴技穷,不知道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吸引用户,外观、性能都已经到了天花板,于是只好在价格上做文章;再比如加班,不少主动加班的“卷王”本质上也不想这样,但由于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升职加薪,于是只好采取这种极端但容易执行的方式。
正所谓,不破不立。如果一条路实在太堵,寸步难行,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改变思路了,看看能否向外拓展。换一个赛道,或许情况就会大有改善。
北大毕业的李雪琴如果与很多同学一样,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那么即使出身名校,也很可能被人才济济的职场卷成大麻花。但如今她却玩起脱口秀,这种看似不务正业的背后,很难说不是一种聪明。
人生其实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没必要在一条道上走到黑,改变下思路,拓宽一点视界,你很可能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c、不断学习,持续创新
想要避免内卷,最有效的手段还是创新,持续不断的创新。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独善其身,就要有不参与竞争或是不在一个级别上竞争的能力。当诺基亚、三星以及众多国产手机在价格、外观上绞尽脑汁对打时,以苹果领衔的智能手机突然杀来了,这种创新一下子颠覆了手机市场。
个人其实也是如此,如果能在工作上不断地学习、创新,不盲目跟风,不重复别人做过的事,做其他人没有做、做不到的事,要走大家还没有走的路,还没发现的角度和方向,那么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陷入内卷的漩涡。
最后分享脉脉上一位从业十年的职场人给出的几点建议和忠告: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