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YX
四连击。
5月12日,继官媒点名“倒奶打投”、广电宣布选秀节目严禁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网信办开展清朗专项行动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再次出手,提出将对向粉丝集资的明星艺人、经纪机构实施“联合抵制”等行业自律惩戒措施。
这已经是近一周以来,针对饭圈粉丝乱象的第四次敲打。显然,《青春有你3》“倒奶事件”引发的“后遗症”仍在继续。
选秀会亡于2021吗?
有关部门暂未表示对接下来的选秀节目“一刀切”,但可以确定的是,接连重压之下,靠集资打投、割粉丝韭菜的“101”系选秀走到了尽头。
内娱选秀已经走过17个年头,从“超女”“快男”时代的全民狂欢,到“101”时代的粉圈自嗨,中间起起落落数回。2018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复燃,选秀再一次走进大众视野。从短信投票时代的一人一票、线下拉票,到“101”时代的复数氪金、线上集资,秀粉不再是同一批人,追星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娱乐本来是找乐子的,但纵容、操纵之下,“娱乐至上”的选秀节目变味了。整治,势在必行。
无人善后,一地鸡毛
搞这届《青春有你》的秀粉感受不到一点快乐。
5月9日,《青春有你3》按广电“责令”终止节目录制后,除“因身体原因退赛”的余景天外,其余19位练习生均在站姐注目下离开录制地大厂。
按照原定计划,这该是5月8日总决赛之夜后,排名前9的限定团选手首次亮相。他们该在粉丝的欢呼声中走上花路,享受出道的喜悦。“罗生门”的举报事件后,什么都没了。没了出道位,没了团名,甚至连抒发心路历程的微博小作文都没了。
你以为出道梦碎的19位练习生惨?再惨,惨得过3个多月来,花钱找罪受的秀粉吗?
根据桃叭数据统计,《青春有你3》票数排名第2的参赛选手罗一舟,比赛期间,粉丝公开累计打投经费1875.85万,月均新增经费468.96万。由于节目中止录制,罗一舟最终并未出道,换而言之,粉丝花出去的1875.85万,打了水漂。
千万集资打投出道位,到头来,投了一场寂寞。金钱成本、时间成本统统沉没,仅有的一点快乐——给哥哥投一个出道位的梦想也落空,这一届秀粉,实惨。
按照官方说法,《青春有你3》停播,缘于群众举报。一开始,“群众”举报的动机很简单,C位大热选手同时也是争议选手的余景天退赛,剩下19位练习生竞争9个出道位。倒奶视频冲上微博热搜后,吊诡的当代罗生门出现了。
秀粉内部撕裂成两派,一派坚称节目停播的锅该余景天背,另一派坚称问题出在倒奶、违反食品浪费法上。官媒接连下场点名倒奶事件后,新的罗生门怪圈出现了。“是平台的锅,平台不该设置这种打投方式”“是商家的锅,商家不该将二维码印在奶盖上”“是粉丝的锅,粉丝不该虚荣攀比……”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不背这口锅,但可以想见,群众举报里的“群众”,很大概率上就是这一届秀粉自己。
《青春有你3》豆瓣交流小组,停播事件前,粉丝总结的举报流程
《青春有你3》官方微博下,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讨一个说法”,成了19家粉丝的共同心愿。
能不能讨到说法,没有人知道;说法讨到了,粉丝满不满意,也没有人知道;粉丝最关心的——19位练习生的下一步演艺规划,更没有人知道。
粉丝感觉受到了伤害。3个多月时间,投下的时间、金钱成本不可量计,除了一肚子气外,什么也没得到。
平台、商家也自觉受到了伤害。节目无限期停摆,后续合作落空;商家天价冠名费打水漂,负面影响一再扩大,有苦说不出。
原本,大家打的是四方共赢、各取所需的算盘。粉丝要的是花钱换快乐,练习生们要的是知名度,商家要的是影响力,平台要的是钱,互惠互利,完美闭环。猝不及防,互惠互利变成了互相伤害,2021届选秀,就这样见证了历史。
无限趋低的爱豆从业底线
真没任何一方是无辜的。
选秀17年,内娱得到了什么?得到了无限趋低的爱豆从业底线。
“只要不违法犯罪,其它我都认了。”
一连串秀人塌房事件后,粉丝自暴自弃,只要不触及法律底线,自己pick的哥哥,含着泪都要追下去。
第一届秀人——2004年《超级女声》季军张含韵,曾因无真凭实据的流言被攻击得体无完肤;17年后,新一代秀人们,哪怕雷神之锤甩在粉丝面前,也总能找到洗地的借口。
近年选秀节目中,秀人“塌房”含量过高。口出恶言、政治立场不正确、打架闹事、谈恋爱劈腿、老赖之子冒充富二代、传销之子逐梦演艺圈……“塌房”理由千奇百怪,只有粉丝想不到,没有秀人做不到。
从艺人到粉丝到平台,对“偶像自觉”,都毫无敬畏之心。
10个秀人,9.9个业务能力都不过关。吸粉全靠人设,“唱跳双废”也能包装成“可爱”“真实”,粉丝沾沾自喜:“我的废物偶像,是娱乐圈不一样的烟火,哥哥的花路,我要省下早饭钱守护。”
粉丝、艺人看上去双向奔赴,我为你花钱,你提供我快乐。实际上,信息严重不对等,职粉、艺人团队下场引导,追星,其实是场浪费青春又浪费金钱的豪赌。恶性循环的是,在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已经沉没不可回收的情况下,赌输了的粉丝,极端情感一发不可收拾,要么疯狂脱粉回踩,要么自欺欺人,千方百计给偶像“塌房”的事实洗地。
R1SE男团成员任豪发表不当言论后,粉丝评论截图
平台提供的不是圆梦舞台,它有自己的资本需求。
与“超女”“快男”时期的选秀相比,当下的秀人,基本人均自带资本参加选秀。比赛之前,选手多已签约经纪公司,背后有专业的艺人团队为其出道铺路。比较常见的是,这些经纪公司,往往会与平台进行利益绑定,平台持股经纪公司,经纪公司选送艺人参与平台选秀节目。比赛期间,这些有靠山的选手,理所当然成为C位预备役,在镜头量、剪辑上,也往往受到优待。出道后,选手再参演平台的自制综艺、自制剧集,作为对平台的回报。
平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比赛的公正性,可想而知。近几年,也不是没有出现过选手比赛期间“塌房”,平台、经纪公司力保、抵死不认的情况,背后都是共同利益在作祟。
不一竿子打死,但整改势在必行
从2004年第一届《超级女声》至今,内娱选秀,一直在被整改的边缘徘徊。
2007年,广电曾出台细则,禁止省级卫视选秀节目在黄金档播放。
2011年,因《快乐女声》节目超时,广电取消湖南卫视第二年的选秀节目举办资格。
2016年,广电再度出手,禁止未成年人参与选秀节目。
2020年2月,在广电总局网络司的指导下,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爱奇艺、优酷、央视网、快手等网络视频平台,发布《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明确提出禁止在节目中设置“花钱买投票”的环节。
本次,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选秀类网络综艺节目不得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是对2020年《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的重申。
选秀节目是应需而生,平台、商家、艺人割韭菜的方式再不体面,也总有粉丝买单,证明这块市场是“刚需”。粉丝要找乐子,娱乐圈需要新鲜血液,选秀节目的存在,是在满足这部分需求。卫视选秀偃旗息鼓后,“101”系网络选秀节目重生,是娱乐化的必然产物。即便到了“404”时代,网络选秀声名狼藉,面临社会各界的质疑,但选秀节目“死”不了,只会换种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官方态度,其实不好对选秀节目“一刀切”,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禁不了,整改,却是必需的。
做票、黑幕、赛制不公,这是古早“超女”“快男”时代选秀节目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至今未能根治。网络选秀节目在继承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衍生了集资打投、网络暴力、不理智追星等新的粉圈乱象。如果放任下去,会造成比“倒奶打投”更严重的恶劣影响。
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媒,中宣部、网信办、广电总局齐下场,选秀节目整改势在必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仅靠呼吁、自制,却无惩戒是起不到实质效果的。有关部门应该出台进一步的细则办法,明确惩罚措施,才能起到震慑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