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视《大浪淘沙》作为一部描写第一代共产党人青年图鉴的电视剧,开播至今,凭借鲜活的时代感、贴近人物生活的真实感,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引起观众热议。
正面、完整呈现第一代共产党人群像
《大浪淘沙》以正面镜头和完整的戏剧篇幅讲述第一代共产党人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前后过程,以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人生历程。整个故事,就是一部以毛泽东为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邓恩铭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群像图鉴。
毛泽东从出场时一袭长衫教育学生“公理不可丧,公权不可辱”,到进京请愿“驱张”,再到与陈独秀的历史性会晤,《大浪淘沙》中的毛泽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同样被塑造得恰到好处。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时经费紧张,他把每月工资的一大部分拿出来。面对革命事业慷慨解囊,自己的衣食住行却极尽简朴,在公与私的对比之中,李大钊先生的革命者形象丰满生动。
还有许多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尚未完全展开,结合史实不难了解,他们选择了相同的革命信仰。《大浪淘沙》对这些人物的命运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纵深描写,个中详尽,将在后续剧情中一一交待。
正剧表演经验,让群像塑造立得住
群像塑造,关键在于演员的表演能否立得住,保剑锋、成泰燊等主要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各有风采,几位演员丰富的正剧表演经验,使得他们对角色的拿捏角色更为准确、到位。
毛泽东的扮演者保剑锋,已不是第一次以教员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与11年前的《湘江北去》相比,《大浪淘沙》中的人物演绎的时间前后跨度很大,更见表演功底真章。
在造型上,剧组更是下足功夫,服化最大程度还原角色原型,给了演员不少信心,表演起来,也更能说服观众。
阵容上,《大浪淘沙》起用陈若轩、孟子义等年轻观众熟知的优秀青年演员,借助现代青年视角回望伟大历史,双时空对话解锁党史,拓宽题材受众。
伴随着剧情的展开,广阔历史中的重大党史事件也将在后续剧情中一一呈现,有待观众更为深入了解,锁定江苏卫视每晚19:30幸福剧场《大浪淘沙》敬请期待!
重 点 推 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