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见面会(央广网发 上海国际影视节组委会供图)
央广网上海6月8日消息(记者周洪 林馥榆)“好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的有机统一,以及其与当下时代的联结。”在今天举行的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见面会上,评委会主席刘进这样说。
在此前揭晓的今年“白玉兰奖”中国电视剧单元入围作品名单中,无论是《大江大河2》《隐秘而伟大》《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山海情》《在一起》还是《流金岁月》《三叉戟》《三十而已》《装台》,都是现实主义力作。多部人气和口碑双双在线的作品斩获6项以上提名。
“这几部剧我都看了,人物非常鲜活、饱满,创作的维度和深度也把握得特别好,受到了年轻一代的喜爱。它们有个特点,就是都写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很热血。当现在的年轻人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或许就产生了一种共情吧。”刘进说。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去年以来,包括《觉醒年代》《山海情》《跨过鸭绿江》《在一起》等主旋律作品在年轻观众群体中掀起了追看浪潮,收获了超高关注度和传播力。
主旋律作品为什么会在今年收获众多关注?在今天的见面会上,评委们各抒己见。从《破冰行动》《冰雨火》《理想照耀中国》等剧集中一路走来的傅东育提到,主旋律在过去这一年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并不能简单将原因归结为今年是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而是应该传递14亿人共同的民族情感,这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教授,本届评委之一关玲认为,“我们过去对主旋律可能有一些狭义的理解,但事实上,凡是能够将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呈现出来的作品,能够让观众投入进去映照到自己生活的,其实都应该叫主旋律,因为它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
除了中国电视剧作品,今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海外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各有精彩表现。见面会上,海外电视剧单元评委、西班牙电视节目制作人、监制梅一桢谈到,品质依然是一部作品成功的根本保证,“在字幕和翻译体系的日趋完善下,电视剧的全球传播已经跨越了语言障碍,此时电视剧的品质优劣就会更加凸显出来,好的剧集不管来自哪个国家,都有着优质的品质和叙事方式。”已经在中国生活三年并深耕电视行业的她也提到,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激动人心”,“不管是纪实的还是虚构的,中国电视剧在人物角色的刻画,制作的技术上来说水平都非常高。”
今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纪录片类别评委、纪录片摄影师刘湘晨对于越来越多年轻人钟爱纪录片的现实感到欣慰和骄傲。刚刚从新疆拍摄现场赶到见面会的他表示,全世界的纪录片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在场”。“在重要的历史节点或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在场,这个价值甚至超越了拍摄本身。”他强调,纪录片提供的是电影、电视剧无法给予和实现的价值认知,“这就是纪录片的奇妙所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