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榜单  剧迷  一秒  新2  作者,  八卦爆料  萌翻  拳王  大餐  流量 

流水线上的网大女演员:符号化、没戏拍、转型难

   日期:2021-06-14 21:01:0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8    

原标题:流水线上的网大女演员:符号化、没戏拍、转型难

原创 你们的 ELLEMEN睿士

粗制滥造、色情擦边球、迎合观众恶趣味,这些是很多人提起网络大电影时会想起的关键词。连同出演网络大电影的女演员们,也因此被人套上了“靠性感博眼球”的刻板印象。

我们采访了两位在网大领域里沉浮的女演员,听听她们逐梦演艺圈的故事。

爱奇艺对网络大电影的定义是,投资五十万到三、四百万之间,时长超过60分钟,制作、拍摄、发行周期相对较短,最终在互联网流媒体平台进行发行。也正因此,和很多院线电影、电视剧动辄拍摄半年到一年不同,网络大电影大拍摄周期很难超过一个月,一般都在12-20天之间。

短期、快速的投资收益使得网络大电影成为市场的宠儿,但紧张的拍摄日程也常常让参与其中的演员苦不堪言。曾经拍摄过《德扑女王》、《女仆咖啡厅》等多部网络大电影的刘静怡在采访中提到,虽然网大的合同上和演员签的每天工作时长是12-14小时,但因为周期紧张、预算有限,每天的拍摄时长基本在15-17小时之间,最夸张的一次自己甚至连续拍了55小时没合眼。

“那次是拍《齐天大圣之火焰山》,按正常来说是三天的戏份,但是那个棚里出问题了,就必须要两天拍完。因为铁扇公主那段戏还挺重的,就坚持了55个小时没睡觉。你55个小时不睡觉肯定也会影响状态,但是现实情况就摆在那儿,你能说啥呢?”

“拼命”是网络大电影女演员们的工作常态,而这样的状态很多时候从试戏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我们统计了一些网大女演员的背景发现,除了少量北电、中戏在校学生外,大部分人都没有科班背景,其中尤其以跨界网红和怀揣演员梦想的北漂一族为主。因此,为了得到一个角色,这些年轻女孩们往往需要付出比科班演员更多的努力。

1991年出生的刘静怡,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和大多数拍摄网络大电影的女演员一样,姣好的容颜和性感的身材是她进入这一行的原始资本。不过由于没有科班背景和资源,刘静怡拍摄的第一部网大也是靠自己试戏拼来的,甚至还差点丢了性命。“我第一次拍网络大电影,里面要求下水,大概是个4米的水上影棚吧,但其实我根本就是一点也不会,就突击了4天游泳,没想到这戏就选中了。现在为止我还是不会游泳,只是胆大,觉得自己命大,不至于一场戏就给我拍死,硬着头皮下。”

网大《僵尸来了》杭州首映

刘静怡提到,自己最初开始拍摄网大的时候,能感觉到行业内还是很注重演员的科班背景的;但是随着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选秀爱豆也跨界来做演员,这一行的包容性反而越来越强,“其实还是要看你后天的悟性和在现场的学习能力吧,你只要自己下功夫的话,也是能追上这个差距的,但是我觉得没有上艺术院校是有一点遗憾吧。”

由于网络大电影在制作成本上相对低廉,安全性也一直是大家担忧的重点。在今年5月刚杀青的《烽火地雷战》里,刘静怡有一场爆破戏让她印象尤为深刻。拍摄过程中她因为担心询问过炸点师:“这个东西(血包)会不会崩到眼睛里?”而炸点师只会告诉她,基本上没问题。

“他都说基本上没问题了,就说明他也不是100%确定的,会有百分之一、二的那种可能性吧。你能怎么办呢?那你没办法,还是要演。”

刘静怡

疫情的发生对于网络大电影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分水岭。由于成本低、周期短、回本快,网络大电影成为了去年影视行业的新宠。据统计,2020年各主要网络视频平台共上线网络电影784部,其中分账票房破千万的影片共79部,同比2019年增加41部。不过市场的繁荣却未必意味着演员个体的发展,刘静怡在去年疫情期间就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

由于疫情爆发,为了保障剧组安全,很多制片人都会在相关的经纪人、演员微信群里明确发声明:尽量不用在北京的演员。生活在北京的刘静怡觉得啼笑皆非,“你觉得我们招谁惹谁了?”

这种没戏拍的情况持续了小半年,“去年八九月份开始稍微有些好转,在今年年初准备拍的戏就越来越多。我记得18、19的时候,横店就四五十部(网络大电影在拍),我们今年的时候就已经上百了,很多场景都抢不过来了。”

随便点开几部网络大电影的海报、剧照,不难发现其中的女性角色都以极其相似的形象出现:性感火辣或是清纯动人。有的甚至不需看海报,只要听一听片名就能想象到正片的恶趣味:《僵尸王爷》、《道士出山》、《夜袭寡妇村》、《赤裸女特工》等等。简单来说,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网大女演员,天使的面孔和魔鬼的身材,你总要占一项。

据“娱乐资本论”报道,一位资深制片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和传统影视行业会考虑演员的演技、适配度、知名度等等因素不同,网络大电影在选角时最看重的演员素质就是颜值,“男的上来就要‘小鲜肉’,1米85的身高配上帅气阳光的脸庞,不在乎演技多成熟,而女演员除了性感就是清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受众,据爱奇艺后台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网大的观众年龄群集中在18-24岁,学历大多是高中或中专,生活在二三线城市居多。

很多网大女演员都出身足球宝贝

热衷于打软色情擦边球是很多观众对于网络大电影的另一印象,拍摄过《凄灵室》、《赶尸人之摄魂铃》等多部网大的顾靖在采访中提到,网大最大的营销手段是前六分钟免费试看。为了促进观众购买会员或者付费进行观看,很多网络大电影会将打软色情擦边球的情节集中放到前六分钟。对于这一现象,她表示自己可以理解,但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接受,“因为有些是为了软色情而加的不合理情节,那就真的有些牵强了。之前(我)遇到过这种,制片方也会告诉我前六分钟可能会有一些情节是硬加进去的,我可能就会尽量避开这样的拍摄。”

顾靖

网大打软色情擦边球的背后可能有很多难言之隐,但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却很容易因此对出演此类情节的女演员产生负面印象。以这两年已经小有名气的徐冬冬和赵奕欢为例,尽管已经出演过很多别的电影、电视剧,但因为早年在一些网络大电影中展现过自己的火辣身材、演绎过一些性感的角色,现在许多网友在提到她们时的评价仍然是:“拍过一堆媚男的电影”、“除了会卖弄风骚没有别的”、“靠贩卖性感找存在感”等等。如果在网络上搜索一些网大女演员的名字,也常常能看到“性感小野猫”、“巨乳天团”这样的形容词。

靠火辣的身材博眼球是很多观众对网大女演员们的刻板印象,但对于在这行摸爬滚打的女孩们来说,单薄无趣的女性角色才是真正让她们感到困扰的事情。顾靖在采访中提到,现在网络大电影里的女性形象,除了极少的女性题材外,大部分都比较符号化:比如胸大无脑或者柔柔弱弱的美女。“男性主导,女性无脑,女性角色成了电影里的辅助角色,观众看完除了形容这个角色外貌好看以外没有任何记忆点。作为一个女演员来讲,我当然希望希望以后会有更多女性题材的网络大电影。我觉得不管这个女性角色是否聪明或者是否好看,都需要有更深层次的延展和挖掘,而不是一个符号而已。”

刘静怡对这个现象则深感无奈,在她看来,不止是网络大电影这样,市面上大部分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都偏单一。她提到,接受采访当天她一打开朋友圈看到好几个开机的新戏里的女性角色都是傻白甜风格。而她自己偏爱的剧情片在网大领域则很少有好剧本,因为这种类型的片子在市场和大众里的接受度比较低。

“我虽然也想要更丰富一些的(角色),但是没有办法这取决于受众群体。观众不买单,那怎么办呢?我们还没有发展到所有受众群体(都看)的地步,所以现在还是有些局限性的。”

角色类型的单一让网大女演员的工作有时候会像流水线工人:不停地重复演绎同一类角色。刘静怡在采访中提到,一旦你在一部网络大电影中饰演的一个角色稍微有些出圈,就会有源源不断同质化的剧本找上门来。以她自己为例,因为在《德扑女王》中拍了几场反响不错的打戏,在接下来的一两年时间里,几乎全是打女这一类型的角色找到她,“拍到后面,我就有一些麻木了,就感觉像工厂的机器在重复做工。”

“转型”几乎是每一个网络大电影女演员在入行第一天就需要面临的问题,性感火辣是她们获得片方和观众青睐的优势,但同时也意味着网剧女演员似乎是一个只能吃青春饭的职业,向院线片和电视剧转型,是网大女演员最为常见的路线。

因出演《余罪》中的大嫂一炮而红的徐冬冬在那之后接演了多部网络大电影,在播放量和分账票房方面都有着优异的成绩,也因此被人称作“网大一姐”。靠着这个身份,徐冬冬也出演了《追龙》、《澳门风云3》、《西虹市首富》等多部院线电影。在性感之外,徐冬冬的演技和搞笑人设也渐渐深入人心。在上《听姐说》这一综艺的时候,徐冬冬正面回应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性感人设:“女性但凡有一点身材,会遭遇一些误解,穿啥都说你博眼球。比如说我有一次吧,穿了个棉大衣,还有人说我博眼球,我都快裹成球了,棉大衣真有那么诱惑吗?”

徐冬冬

另一位曾经因网大受到较多关注、被很多人称为“宅男女神”的赵奕欢也采用了类似的转型路线。因为网络大电影《青春期》走红后,赵奕欢有很多年都一直在网大这个领域里耕耘,直到最近几年才出演了一些电视剧与话剧。在我们联系采访的过程中,赵奕欢的经纪人也表示,她现在不愿过多回答关于网络大电影的问题,希望我们能更多关注她现在的星路历程。

赵奕欢曾经因为网大《青春期》中的性感造型饱受争议

转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容易。在采访过程中,虽然大部分女演员都否认自己曾经因为网大女演员这一身份遭到歧视,但刘静怡回忆在自己过去的经历时则坦言,因为频繁出演网大,自己曾在三年前面试一部院线电影的时候遇到过一些不愉快。

“我这个人性格特别刚,有一次去试镜(一部)院线电影,导演看了简历说:‘哎,拍网络电影的,有些我都没看过。’我回头就甩他一眼,因为我之前也会拿到导演的资料,我就说导演你拍的戏我也没看过。我觉得我能活到现在也不容易。”刘静怡笑着回忆。

不过,随着网络大电影前景变得越来越明朗,越来越多的大制片方、有名气的导演演员开始投身这个赛道,行业内部对于网大女演员的偏见也开始消解,“网络电影也出现了一批好的演员,现在也有很多之前线上的演员下水拍网络电影,所以大家这方面思想上也都是有转变的。”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问到有关转型的问题时,两位接受采访的女演员都表现出了一丝抗拒。刘静怡提到,自己很不喜欢大家将她定义为网大女演员。因为在她看来,演员接什么戏、最后的成片在哪里播放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演员自己。“这取决于平台方取决于制作方法。我一直很不喜欢这个说法,定义演员到底是拍网络电影还是拍什么的。我就是演员,我不管拍什么,都会拿出演员专业态度来对待。我觉得这是我选择的职业,这是我对我的职业的尊重和热爱,所以我会把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剧本质量上和角色上。”

参考资料:

娱乐资本论:北漂、网红扎堆网络大电影:白菜价片酬不在乎,颜值比演技重要?

采访:egnaroo

原标题:《流水线上的网大女演员:软色情、没戏拍、转型难》

阅读原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标签: [db:关键字]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