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榜单  剧迷  一秒  新2  作者,  八卦爆料  萌翻  拳王  大餐  流量 

“流量”们争演戏剧,是好事吗?

   日期:2021-06-17 21:00:50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9    

原标题:“流量”们争演戏剧,是好事吗?

原创 疏风 印客美学

前段时间,白玉兰奖获奖名单出炉,《觉醒年代》不负众望,几乎包揽所有奖项。

电视剧的爆红也带火了里面的演员,一查才发现,原来不少都是话剧演员。

比如邓中夏的扮演者查文浩,不仅是话剧演员,同时还是话剧导演。

北大一哥邓中夏

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流量明星也涌入戏剧行业,没想到曾经卖不出票的戏剧,居然有一天也能秒空。

戏剧怎么突然火了?它这算出圈了吗?

NO.1

戏剧,演艺圈一线大哥?

明星与戏剧的渊源由来已久,当中不乏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张学友出演的音乐剧《雪狼湖》,2005年在大陆巡演103场;何炅、黄磊主演的20周年纪念版《暗恋桃花源》,自2006年首演之后,演出超过200场……

林青霞 金士杰版《暗恋桃花源》

这些都是戏剧迷心中的经典。

曾经的戏剧是圈里开花,圈外无人问津,但近两年,戏剧却有着破圈的迹象。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明星涌入戏剧界。

2019年,倪妮成为《幺幺洞捌》的首位女主角,不管是1943年的上海女间谍,还是2019年的天才女作家,从场景到人设都延续了倪妮惯有的江南气质。

倪妮《幺幺洞捌》

毕竟,有张艺谋的玉墨在前,这个角色还是有迹可循的,比较符合倪妮的气质,最少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赖声川出手,必属精品,从观众反馈来看,《幺幺洞捌》也是好评如潮,虽然倪妮尚未摆脱“街拍专业户”的揶揄,但最少没让“副业”扯了后腿。

一些想“跨界”的艺人也选择用戏剧先试水。

张杰搭档郝蕾出演《曾经如是》,陈绮贞出演由几米漫画改编的《地下铁》,模特出身的张亮主演话剧《奋不顾身的爱情》,连主持人杜海涛都主演了《王子奇鱼记》。

《曾经如是》赖声川导

另一方面,随着一些戏剧演员被成功流量化、偶像化之后,他们的重返舞台也给戏剧带来了巨大的话题热度。

拿音乐剧举个例子。

别看郑云龙现在如日中天,但在《声入人心》之前,他出演的《变身怪医》还因为票房不好被砍过场次。

不过随着《声入人心》大火,以及接连登上《歌手2019》和各大晚会之后,其热度一时间堪比流量明星,粉丝甚至成立了“梅溪湖F4”。

他接下来的音乐剧《信》中文版第二轮开票,一分钟内全网售罄,票价也相比成名前涨了三倍。

连郑云龙自己都感叹:“这一分钟,我等了十年。”

而且,现在的综艺节目为了迎合小众市场,也将目光放至戏剧领域。

今年年初的综艺《戏剧新生活》让大家窥见这群闻所未闻的“无名之辈”。

豆瓣评分高达9.3,节目播出后,也获得一众好评,网友们还调侃它是“在逃宝藏”:

“我要做这个节目的自来水”

“这节目可太好看了”

“突然好想去看话剧”

……

类似的声音层出不穷,冷门小众的戏剧似乎终于迎来了新的关注和曙光。

NO.2

“人带戏”还是“戏养人”?

大麦《2020演出国庆档观察》显示,2020年全国剧场演出3400余场,比去年增长6%。

2019年的音乐剧市场规模更是达到7.21亿元,同比增长了60.94%。

虽然这个数字仍然只有当年电影票房的1.1%,但对戏剧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了。

这和明星的批量出演密不可分,音乐剧导演樊冲就说:“中国音乐剧应该再来20个郑云龙,50个阿云嘎。”

那么,明星走上舞台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会看上戏剧?

是因为钱吗?

肯定不是,戏剧是出了名的“花钱养梦”。

《戏剧新生活》甚至在第一集就抛出了文艺青年的大哉问:“戏剧能不能赚钱?”

“非常林奕华”是香港很有知名度的一个剧团,即便从1991年演到今天,导演林奕华对赚钱仍然没有底气。

没办法,戏剧就是有这种天然的障碍,它不可拷贝,无法裂变,必须专程走来,用一个晚上坐在陌生的人海当中,观看一场没有倍速的表演。

排除掉钱的因素,剩下的就是艺术追求、演技锤炼、人设镀金。

在文娱界,有一条“隐形鄙视链”——戏剧高于电影,电影高于电视剧。

事实上,大部分表演科班出身的明星在校期间都会参与舞台剧演出。

它没有剪辑加持,对声台形表基本功和临场应变能力要求更高,一定程度上对表演功底提升有所帮助。

所以在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财富后,许多明星也希望借戏剧磨练功底,而巨大的收入差距也让参演戏剧蒙上了一层“淡泊名利”的色彩。

国内国外都是如此,在英国,演员就经常通过莎翁戏剧、话剧表演锤炼演技,“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伊恩·麦克莱恩、拉因夫·费尔斯……都是戏剧的常客。

倪妮在出演《幺幺洞捌》时也说:“舞台表演真正将自己打开了。”

明星的“流量”提高了戏剧的知名度和上座率,但同时也提高了看戏门槛,戏票越来越难买,票价也越来越高。

就拿《如梦之梦》举例,这部长达8小时的话剧分为两个版本,明星版要比普通版贵一倍左右。

2019年胡歌的《如梦之梦》在保利剧院上演的票价最高定在了3360元。周一围版《枕头人》虽然票价便宜了一半,但最高票价也有1080元,相当于明星演唱会的票价标准。

《如梦之梦》胡歌饰5号病人

除了价格贵,票也很难买。

胡歌的《如梦之梦》秒空,张若昀的《白兔子,红兔子》在放出开票信息之后,连开三次都被一抢而空,周一围的《枕头人》虽然不像前两者那么一票难求,但也是几日内售罄。

周一围版《枕头人》

更重要的是,不少观众甚至表示“就是因为周一围才买的,甚至都没有看剧情的介绍,也没看懂在讲些什么”。

这其实变相说明了,由于明星的加盟,话剧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与其说观众们看了一场话剧,不如说是获得了一次和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NO.3

还能保住“最后的净土”吗?

明星的加入的确让戏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否会因为这种粉丝行为,反而把真正的剧迷拒之门外呢?

作为《戏剧新综艺》的发起人,黄磊曾说:“我觉得不要什么事都破圈了,大家在自己的圈里挺好,但我想扩圈,让更多的人热爱戏剧,走进剧场。”

图源:@黄磊微博

戏剧,可以说是演戏的“最后净土”,比起破圈,扩圈也许更适合它,与其增加热度,不如扩展边界,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戏剧。

封面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还请联系

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访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个美好的物品 办一场文艺活动

原标题:《“流量”们争演戏剧,是好事吗?》

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标签: [db:关键字]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