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榜单  剧迷  一秒  新2  萌翻  八卦爆料  作者,  拳王  大餐  流量 

钟薛高争议不断,618照样大卖,专家指价格畸形影响行业

   日期:2021-06-18 19:05:2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原标题:钟薛高争议不断,618照样大卖,专家指价格畸形影响行业

618购物节来袭,钟薛高位于天猫冰激凌销售榜第一,且热销系列凌晨时分便已售罄,钟薛高似乎并未受到此前接二连三种种争议的影响。

自6月15日其创始人谈及最贵一支66元,“爱要不要”起,网红品牌钟薛高便引起了热议。6月17日,在618开抢前,钟薛高还由于“道歉”和“两年前被处罚”而再度登上热搜。

这一品牌到底为何颇受争议却又销售火爆呢?

图:钟薛高微博热搜

高端雪糕黑历史被扒,货不对板?

6月17日晚,钟薛高在其官方微博发布道歉信称:“最近社交平台上因某些原因再次引发了关于钟薛高曾收到上海市行政处罚的讨论,又一次提醒我们:过去犯过的错误虽然会改正,却无法抹去。”并再度表达歉意。

而之所以两年前的处罚再次被翻出,则是由于6月15日该品牌创始人林盛在接受采访时谈及雪糕价格称:钟薛高最贵一支66元,并表示:“它就是这个价格,你爱要不要。”此番言论瞬间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吐槽。

次日下午,钟薛高官微便辟谣称,林盛“爱要不要”指的是原料的价格,而非针对消费者,并表示会对别有用心、移花接木的造谣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但对于钟薛高是否物有所值的讨论声、质疑声并未停止,且愈演愈烈,有网友甚至再度扒出两年前钟薛高被行政处罚的信息。

图:钟薛高所受上海行政处罚

2019年上海市行政处罚信息表示:钟薛高发布虚假广告,所谓“不加一滴水”的牛乳冰激凌配料表中明确含有饮用水成分;酿红提雪糕自诩为选用特级红提,实则为散装/一级红葡萄干;老树北抹茶雪糕宣传只选用日本薮北茶纯手工研磨,但其实是由多品种茶树鲜叶制成;声称婴儿级使用标准的天然秸秆原料棒签,实则为义乌塑料制品公司生产,仅符合淀粉基塑料一次性餐饮具标准。不仅如此,还有“全球研发机构联手开发,全球仅十台生产设备制作”“原材料获得国际奖项”等,均涉及虚假宣传。

曾经的“黑历史”再度被提及,消费者也纷纷表示“性价比低”“高攀不起”,面对争议和舆论,钟薛高由此正式发表了上述的道歉信。

营销高手创造雪糕中的“爱马仕”

其实66元早已不是钟薛高的价格天花板,早在今年4月钟薛高便刷新了自己的记录,官方公布新品杏余年68元一盒、梨花落78元一盒、芝玫龙荔88元一盒、和你酪酪88元一盒。不仅如此,这些新品购买操作甚至涉及了“配货”,因为都是以系列套餐来捆绑销售,所以想要买到新品,必须买几根基础款的雪糕,因此往往需要花费一百多元,甚至两百多,不少网友表示:只知道奢侈品要配货,没想到钟薛高也这样,这是雪糕界的爱马仕吧。

但钟薛高到底是不是在收智商税?是否物有所值呢?

尽管争议不断,但从618购物节来看,这场风波似乎并未给其带来不良影响。

图:天猫钟薛高旗舰店

6月18日凌晨,记者浏览钟薛高天猫旗舰店,其粉丝数已经达到216万,位于天猫618冰激凌热卖榜榜首、热销第一的产品月销10万加,且已售罄,甚至还有不少黄牛开出更高的价格来售卖。

创始人林盛曾表示:网红是一阵风,只是必经之路,如果做不到就别做品牌,但不能嘚瑟,必须想好网红之后往哪走。记者调查发现,不得不说钟薛高成为网红确实得益于营销。从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来看,尽管对于钟薛高的吐槽并不在少数,但更多的还是各种测评和种草,配上网红KOL的推荐以及精美的图片很难不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更何况,钟薛高还很聪明地打上了“国货”的标签,并给每一款雪糕原料打出“高端”的旗号,甚至还不停推出了限量款的联名。

就这样,带有“国货”元素、“原料天然健康稀有”“不添加色素糖分无负担”等概念且不断推出新鲜感十足又富有情怀的品牌限量联名雪糕走入了消费者视野,而这每一条营销标签都无疑精准俘获年轻人的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钟薛高的生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营销成本等硬性成本。一般来说,雪糕冰激凌的成本不会很高,但是网红冰激凌之所以卖到了60多元甚至80多元,更多是因为被赋予了社交属性、情感需求等附加价值,符合新生代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思维,使得品牌获得了生存和增长空间。

也就是说尽管雪糕成本确实在上涨,但钟薛高之所以定价如此高,确实包含不少助其成为网红的营销成本。

高端雪糕成为了冷饮界盈利风向

其实,不光是钟薛高这一家雪糕在走高端网红路线,无论是与钟薛高一直“较劲儿”的中街1946雪糕,还是各种景区文创雪糕,价格均不低于10元,且也刮起了一阵热潮。有雪糕经销商表示:这些品牌虽然卖得贵,但营销好便可赚很多,也让其他品牌跟着涨价。

原通用磨坊(哈根达斯母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朱玺曾提到过,波士顿咨询2015年调研时发现,哈根达斯赚走了行业70%的利润,且有一半的销售额都由中国市场贡献。由此可见,对于高端雪糕价格抱怨声不断的同时,消费者却也愿意为其买单。

而相比之下,走中低端路线的雪糕利润却很是单薄,甚至面临倒闭和被收购。比如大连天宝去年8月从新三板摘牌退市,便是被其冰激凌业务拖累;豆棒冰卖1.5元一支的上海益民一厂2018年被光明乳业收购。 即使是乳业巨头蒙牛和伊利,其雪糕收入占比都不超过10%,2018年H1,蒙牛冰激凌业务毛利贡献度只有0.3%,2019年财报更是显示,冰激凌业务分部营收25.61亿元,同比下降5.9%,亏损扩大至2.46亿。

钟薛高创始人林盛便深谙赚钱之道,其曾表示:高销量在冷饮界很难得,高定价才是该市场的制胜法宝。不可否认,目前钟薛高的市场确实良好,据悉今年5月,钟薛高完成了将近2亿元的A轮融资,由元生资本领投,H Capital、万物资本跟投。早年创业初期也获得了经纬中国、真格基金、天图资本、头头是道基金、峰瑞资本等机构的注资。林盛更是高调表示:“钟薛高并不缺钱,融资并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更有效率的发展。战争中需要备足粮草,打更大的仗。”

但高价网红雪糕的兴起,除了让消费者感叹“失去雪糕自由”外,对于整个行业又将带来哪些影响呢?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目前情况表示了担忧:“对行业来说,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销量明显增长的基础上,一味去推高价的所谓高端、超高端产品,会扰乱冰激凌的正常价格体系,让整个中国冰激凌市场最终面临价格畸形、销量下降的趋势,最终必然造成销售额下滑、总量萎缩。”

奥一新闻见习记者 刘婕

记者 管玉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标签: [db:关键字]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