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脱贫攻坚主题话剧《情系贺兰》在银川剧院举行主创见面会,导演徐涛,演员苗圃、张晞临、马驭崧等主演来到见面会现场,与媒体记者畅谈创作背后的故事,分享创作心得及拍摄感悟。
《情系贺兰》由中国煤矿文工团与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联合出品,入选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
主角凝练了无数扶贫干部的闪光点
为真实再现脱贫攻坚的场景,创作团队数次赴固原六盘山、固原黑窑洞、吴忠红堡寺、永宁县、西吉县、闽宁镇等地进行采风访谈、体验生活,对当地脱贫攻坚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震惊。
作品取材于从西海固到闽宁镇搬迁、福建援建宁夏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导演徐涛介绍,扶贫干部郭闽兰是剧中的女主角,她的形象呈现了无数扶贫干部的闪光点,“郭闽兰是一个虚拟人物,是我们从接触的扶贫干部身上凝练出来的一个形象,但她的优点不是虚拟的,她代表了无数扶贫干部在这片土地上所付出的努力。”徐涛表示,作品以小人物反映大时代,艺术化地呈现扶贫干部带领干部群众奋斗拼搏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在剧中,郭闽兰不远万里从福建来到宁夏,带着西海固村民赵春生等人在戈壁滩上艰苦奋斗,一面是肆虐的沙尘暴,一面是高亢的秦腔和深情的花儿,扶贫干部带着移民群众开荒种地,种出了代表脱贫致富的希望,种出了移民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憧憬。
整个作品从前期采风、创作,到演员排演,历时1年时间,最终为广大观众献上了这部思想精深、激动人心的话剧。该剧于2020年11月在北京完成首轮演出。
强大的创作团队真实再现感人瞬间
为了打磨精品,真实呈现脱贫攻坚的动人瞬间,《情系贺兰》坚持选用具有丰富表演经验和良好观众口碑的实力派演员,他们都以精湛的演技生动刻画了饱满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演员苗圃饰演福建支援宁夏的扶贫干部、第一书记郭闽兰,这是她时隔多年后回归话剧舞台,“之前多参演影视剧,这次回归舞台激发了我很多的创作能力,也锻炼了抗压能力,带给了我很多新鲜感。而这次来到银川,发现这座城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苗圃在舞台上的表演获得了导演徐涛的认可,“非常松弛,也很接地气,带给观众不同于以往对她的认识和感受。”
(演员苗圃接受采访↓)
演员张晞临饰演郭闽兰的丈夫迟子仪,“这一次演出是一次很不错的经历,因为话剧不像影视剧,能NG、能重来,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舞台上我们要确保演出的连贯性、完整性,这和影视演出是不同的,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还是回到舞台上好。”
(演员张晞临接受采访↓)
演员马驭崧饰演带头搬迁的村干部赵春生,他分享道,自己从毕业后一直从事话剧表演,对舞台并不陌生,“这一次和很多有经验的前辈同台演出,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据悉,中国煤矿文工团、银川剧院30余名优秀演员也共同参演了该部作品,导演徐涛介绍:“在排练时,由于演员都很忙,我们分了北京组、银川组进行排练,银川剧院的演员们十分敬业,大家彼此之间也是互相学习,不断磨合。”
此外,该剧配备了强大的创作团队、导演团队。其中编剧陈鹏、费守疆是国内著名剧作家,导演徐涛是著名朗诵艺术家和表演艺术家,作曲为民乐团艺术总监刘湘和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家张忠平。舞美设计、灯光设计、音响设计、服装设计、道具设计、造型设计等都是中国煤矿文工团目前工作在一线的精兵强将。
以情动人讴歌彪炳史册的奇迹
“整个舞美设计我们并不追求奢华的场景,而是以情动人,简单朴实,精神内核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徐涛表示,希望通过角色细致入微的刻画和真实感人的情节,以情动人,带领观众走进那个艰苦奋斗的岁月。
徐涛进一步解释说,这部话剧力求直击人心,它所追求的不是绚丽、浮夸的舞台呈现,而应该回归戏剧本身,遵循正确的艺术创作规律来深沉地、真诚地反映现实生活,要用感人的故事、纯朴的表演、恰切的舞台表现手段来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党的好干部。
在团队的严格把控下,舞台上布置的每一个场景都取材于真实环境,每一个呈现在舞台上的元素,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印记。凭借真实感人的剧情和鲜活生动的群像,该剧在观众中引起广泛讨论。
观众们纷纷表示,作品全景式展现了宁夏银川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呈现了扶贫干部忘我付出、西海固人民勇于开拓、携手将“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感人故事。
据悉,今年初创作团队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专家委员会指导意见,着手对剧情设置、舞美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和提升。“我们现在还在不断的修改中,结合咱们演员们的演出情况和观众的反映,对一些细节进行完善,可以说每一场演出都是独特的。”徐涛表示,目前天津、福建、湖南、甘肃、广州等地都有意愿引进该剧,演出计划也正在制定中。
这么好的话剧《情系贺兰》
正在等着你
快去看吧,小心错过后悔~
记者:梁小雨 詹思佳
编辑:郑楠
“分享+赞+在看”
为《情系贺兰》点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