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版《天官赐福》貌似已经开拍了。
导演发了拍摄定位,说的是7.10号开机。
它的亲兄妹《陈情令》是耽改的流量王者,这部剧从宣布真人版就是男明星争抢的大饼。
《天官赐福》的主角谢怜和花城,一个是仙乐国太子,慈悲而温柔,历经三次飞升都是为了大义,是个宛若莲花般皎洁又美好的人。
而花城与他相反,本来面目是绝境鬼王,为人处世肆意妄为却又有洞穿一切的灵性。
动漫版能够还原到其中细微的情意和叠嶂般的际遇,评分也不低。
而原著本身具备一定的书粉基础,导演之前拍过《陈情令》,飞升的可能性很大。
不少待爆的男艺人都对它暗戳戳表示过期待。
甚至还有人说这部剧很有可能再捧红两个顶流。
争议那么久,最终定了两个新人,翟潇闻和张凌赫。
翟潇闻是2019年《创造营》的出道的组合RISE成员,之前靠《情深深雨濛濛》在舞台上出圈,给人腼腆干净的感觉。
张凌赫本职就是演员,在网剧《少女大人》里担任过男主角,那时候不少人夸他长得俊俏。
人设的美好和复杂性,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挑战。
除了《天官赐福》,还有很多耽美剧蓄势待发。
还有人搞占卜来预测这几部耽改的情况。
目前待播的有范丞丞王安宇的《左肩有你》,陈飞宇罗云熙的《皓衣行》,张新成的《撒野》,宋威龙井柏然的《张公案》,陈星旭陈牧驰的《山河表里》...
可以说,《山河令》能夹缝求生,接下来的CP未必就有这么幸运。
男演员的营业坐标也渐渐往男明星这边倾斜。
女艺人嗑起CP来也很凶残。
泰剧《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上线,因为德出轨了,CP粉杨笠发了好几条动态。
耽美这两年成为男演员快速飞升的密码,是事实。
在耽美剧里,他们的美感要比其它人设更容易被人接收到,靠耽美飞升貌似要比其他路线更靠谱?
但能演好耽美的男演员除了长得好看,还需要别的加持吗?
令人反复咀嚼的脆弱美
天才影后朱迪·福斯特17岁时提到一个关于好演员的重要特质。女演员是疯狂,而男演员是“我能被伤害,我很敏感”的脆弱感。
男性总认为被女性仰慕和成功有关,其实不尽于此。
男性喜欢用成功粉饰形象的高大,但偶尔不屑于争辩的落拓和敏感却更容易引人共情。
前者构建的是世俗标准的男性气场,后者则可能将男性幻想全部打碎,男女性别对立的刻板印象不存在了。
孤独、脆弱、敏感、这些纤细的情绪由男性释放出来,让人感受到人在情感上的感受是共通的,毕竟美的表达从来无关性别。
很多男女明星美到了一定程度,大多“雌雄莫辩”,性格张力很强。
不少男明星确实因那一点脆弱变得分外迷人。
董桥形容张国荣:他古典的五官配上玲珑的忧郁,造就的是庸碌红尘中久违的精致。
他的落拓和讲究从戏外渗透进戏里,每一个悲凉的结果加深着他的格格不入。
即便是在豪情万丈的《纵横四海》里,他也是思虑颇多的雅贼。
他的落拓和忧郁,带着旧时代贵公子式的闲适自在,是需要保护的作品,因为稀有而显得脆弱。
《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的脆弱来源于艺术的纯粹和现实无法相融的孤独。
越是天才,就越给人一种怀璧其罪的危险。
能轻松打破庸俗的常规,也注定无法和它共生。
终其一生,1900都没有下过那艘船,这个世界有千千万万条主干道,但1900的生命坐标却只有钢琴。
这是追寻极致所要承受的孤独,但在常人眼里他只是干净到需要被保护的天才。
迷茫和不被爱带来的脆弱感,提名英年早逝的瑞凡·菲尼克斯。
电影《我自己的爱达荷》,他在里面饰演一个无家可归的男妓,爱上同为沦落人的基努,童年的阴影不停折磨他的记忆。
基努的自毁是为了体验堕落的快感,而他则没有缘由,仿佛本该如此,他的脆弱是无可救药的。
生命坎坷的瑞凡拥有灼人的天赋,23岁猝死的他是西语电影无法忽视的一道伤痕。
这几年出圈的一些角色人设,身上也有很强的脆弱感加持。
比如《司藤》里的秦放,和女王级司藤组cp的他,恰恰是弱势的那一方。很容易受到伤害,经常处于被解救状态。
和之前他饰演的霸道沉郁的角色相比,脆弱感让他的人设框架更跳脱灵动。
张哲瀚在《山河令》里亲自给自己种下“七窍三秋钉”,神态有种“病娇美人”既视感。
在这之前他是个喜欢骑行,阳光爽朗的男子汉印象,“病娇美人”催发出他身上的柔弱感,让他从直男队列里突围成功。
耽美人设自带的“脆弱感”,快速拔高着他们的美学氛围。
耽美的气质表达
耽美作品主要是由女性创造,面向的是女性读者。
其中的情绪核心往往是以,女性日常生活所能体验到的情感和经验为主的。鲜少有攻击性,也就杜绝了任何不完美情感体验的出现。
其次,大部分女孩在看异性恋作品的时候,往往规避不了被物化,被评价的尴尬。
而耽美作品是一种出口,能让人忽略掉这份沉重的感觉。
能演好耽美人设的男演员,在表达方面需要剔除掉那些不该有的攻击性和浮躁感。
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深度提纯的产物。
其实很多男明星已经在琢磨这种耽美气质了,但耽美气质不是比谁更精致,更有女人味...
耽美男主的出彩点之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方式。
他们行为做事的逻辑,是以自身为主,不管对方有多么厉害,只要入不了他的眼,也不会存在什么价值感。
越是自我,越是吸引人去奉献,这种行为模式说服了那些本身容易摇摆的人,也吸引着本身能量也很强的人。
《鬓边不是海棠红》里的戏痴商细蕊就是这样一个人设。
他的所有行为动机都是为了戏,戏比天大。在人情世故上一窍不通,是个常常让观众把心提在嗓子眼儿上的泼猴。
他对待艺术的精神热量太高了,高到让身边的人都有点害怕他自毁。
程蝶衣、商细蕊代表的是纯粹的浪漫主义,和自我信念的忠贞。
除了对艺术的疯,还有对恋人的忠,对道义的坚守。
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净土被染指。
但身处现实世界的我们做不到那么绝对,看到他们的纯,是对自己逝去的坚持的一种理想化投射。
诗意化的美好传递。
无论是疯批美人还是冰山美人,抑或者是殉道者,他们的情绪燃点要更高,给人的满足感更强。
《蓝宇》里刘烨清澈又隐忍的眼神。
对待感情的笨拙和纯粹,有种毛茸茸的动物感。
龚俊饰演的疯批美人温客行,能为对方一念成佛,也可以为了那些伤害自己喜欢的人露出獠牙。
为了梦想一起坚守的执着,过滤掉所有的外界杂质,互相守护对方前行。
耽美仿佛把这种人性身上的美好深度提纯了。
哪怕还没上线,但有的男艺人为了营造出这种美好,常常用力过猛。
因为耽美的情感元素非常纯粹,强烈,人设身上多少带着点“疯性”。
拍完《春光乍泄》很多年以后,斯人已逝,有粉丝在拥挤的人潮中等到了梁朝伟,对着他大喊:黎耀辉,你还记得何宝荣么?
他停下来,对粉丝点了点头。
这么多年过去了,何宝荣的“疯性”带来的魅力依旧没有消散。
以真实故事改编的《蓝宇》,因为太美好而令人感伤。
哪怕刘烨和胡军已经成家立业,成了大叔,这些年来依然有人念念不忘着他们的《蓝宇》。
清澈如水的少年献出的感情,是很多人对爱情幻想的模样。
那些都是我们内心所向往的美好。
只是在异性恋中,所有的爱情从A点到B点,总是充满各种附加条件。第三者、各种限定、离别...
要经历很多不纯粹,才会出现一些动人的华点。
耽美的“疯性”阻断了那些犹豫,你可以看到他们的黑化,暴戾,分离,但他们坦诚脆弱,拒绝伪装。
甚至规避了男性身上的很多“槽点”。
比起其它需要摸索,累积,和观众磨合的角色人设,耽美确实能够让他们快速得到认可。
真希望这些美好不再是“限定”福利,而是男演员本该具备的基础内涵。
做演员,多少该有点“疯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