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叔动笔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关于吴亦凡所犯丑闻,仍旧没有出现一个令公众满意的处理结果。
吴亦凡工作室发布的澄清文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吴亦凡继续神隐,相关热搜消失。
就在昨天的10:07,事情发酵后再没发过言的都美竹终于发了一条微博。
她无力的呐喊着“这个世界怎么了”,但是该条微博发布的客户端变了,打省略号的习惯也变了,让网友们不禁心生怀疑“发微博的人还是不是她?”
叔记得在吴亦凡工作室发布的澄清文里,他们贴出了都美竹给吴发的邮件(不知真假),来证明她在威胁恐吓吴亦凡,要把他“搞得跟罗志祥一样”。
也有人把吴亦凡和陈冠希放在一块比较,并且回顾当初陈冠希的经典退圈发言,让吴亦凡学习。
但事实上,如果爆料属实,那么这次吴亦凡事件的严重程度远不能和陈冠希、罗志祥相比。他必须要承受比前两位更严厉的惩罚,远不是“退圈”和“臭了”就能解决掉的!
甚至单从吴亦凡本人的自我包装与骗女孩的套路来看,他的“道行”都要比罗志祥、陈冠希更高,根本不能放在一块说。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大概都低估了这个“单纯的大男孩”。
这两天为大家梳理事件的人太多了,叔今天想从另一角度,拆穿吴签的伪装。同时,氧叔还想为关注叔的女孩子们“预警”,愿在此事件之后,女孩们永远都不要遇到“吴亦凡”。
吴式伪装术:高冷的大明星和卑微的“傻子”
几天前,都美竹接受网易采访,在采访中对吴亦凡有过这样一段评价↓。
如今看,“傻”和“可爱”这种词似乎不应当用来形容“欲与牙签试比粗”的吴亦凡。
他精明的很,能让团队里应外合搜罗年轻女孩,骗到酒店,送到床上,能用“帮助女孩实现梦想”做饵,假借面试之名行不轨之事。
他能肆无忌惮祸害人,不光“归功于”他的“好背景”“好团队”“好圈子”,他自己也很努力,把毕生的演技都用上,在女孩们面前扮演着一个单纯大男孩,最大程度地降低着女孩们的戒备。
▲已对“傻猪猪”PTSD
这是他骗人、获得年轻女孩信任、让涉世未深的女孩降低防备的固定套路——利用外形的既定印象塑造反差。
经历小G娜事件和《中国有嘻哈》再次翻红后,吴亦凡的团队决定放弃容易翻车的禁欲高冷路线,塑造了一个新的人设——纯情傻憨憨。
他后期惯用的张嘴、发呆等微表情,既能弥补他那不够专业和丰富的表情管理以及颌面短板,又能为人设赋能。
外加发坤难财的《大碗宽面》公关和靓丽的外形,那段时间根本没人记得他的炮王本性,大部分人是真的相信他帅他憨他单纯,他只是一个有生理需求的大男孩。(呸)
在诓骗女孩的时候,他还会把这种反差塑造的更极端一些。
如果“傻气”还不够让对方降低防备掏心掏肺,那么一个有着高冷外表的大明星用卑微和央求的方式沟通,足够能强化这种反差。
▲听3D环绕气泡音
让女孩们降低防备或者自我催眠“他真的在跟我谈恋爱”。
▲套路化的沟通方式
注意!他可不是纯粹的卑微。他还会潜移默化地制定规则,比如会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断灌输“什么样的女孩才是好?”传达“你要听我的话我才会继续爱你”,完成一整套PUA流程。
这种社会地位、外表和行动的巨大反差+PUA套路,很容易让年轻女孩陷入大明星只对我沉沦的幻境里,进而相信,听话,受骗。
恶男培养皿:畸形生长环境+过多外貌便利+畸形生存环境
之前吴亦凡刚被拍到和小怡同学看电影的时候,叔出了一期从他的书单看他的择偶心理和恐惧源头的文章,回看点这里。
现在回看这篇文章我要改正一点,他自始至终都不是在择偶,更像是在通过对他人的伤害完成一次自我补偿。
并且会和郑爽一样,事到如今仍旧认为,我没错。
恶男吴亦凡的诞生,是畸形的生长环境+过多的外貌便利+畸形的生存环境共同导致。
生长环境,让他成为传说中的“妈宝男”,无法像一个成年人独立做决定,同时在两性关系里走极端。
因为离异,吴母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吴亦凡身上,对他的教导即严厉又溺爱,属于完全的“控制”。这种掌控范围之广,小到不让儿子打篮球、不让去韩国当练习生,大到找什么样的女朋友。
甚至对于很多成年男性来说不会再和母亲做出的亲密举动,在这对母子身上也很平常地发生着。
很巧,这事在罗志祥身上也存在,他不只能和妈妈当众亲嘴,还能在演唱会上跟妈妈开黄腔。
在极致地掌控下,妈宝男们通常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灵魂深处的唯一依靠是妈妈,坚信妈妈能给兜底,妈妈能解决好我一切的事情,同时,他们的妈妈也会失去理智地进行维护。
当初周扬青对罗志祥发出致命一击后,罗志祥妈妈对媒体痛斥周扬青“毁了我儿子”。
小G娜去找吴亦凡的时候,他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借口是“我妈来了”,正常男性都不会用这种借口。
30岁的吴亦凡在事业上遇到巨大丑闻时,还敢说是老妈跑出来打钱兜底。
他们一方面依赖母亲,一方面又想要反抗母亲,两者自相矛盾,于是把对母亲的反抗投射到两性关系中,变成了对异性的玩弄和不尊重。
▲管虎如是说
如果生长于畸形环境下的人,在青春期以后再拥有过多的外貌便利,那么这种局面会变得更糟糕。
我们根本无法用“人”的思维去规劝吴亦凡,因为他一路走来所获得的一切都是通过外貌便利获得,他在生活中经常能通过很少的付出获得巨大回报,所以很难产生共情。
这点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生长于畸形环境、拥有外貌优势的陈冠希在出事后能做到有担当的处理,给受牵连的女性道歉。
他虽然会因为家庭的不幸福变得歇斯底里、叛逆、不尊重感情;也曾因过于优秀的外形快速爆红,但他的成就不像吴亦凡一样完全依赖外貌条件。
严苛的生存环境——香港娱乐圈让他体会到付出与回报的比例,让他拥有人的得失思维。
反之,吴亦凡的生存环境,付出与回报的比例极其失衡。
他演技差,火,他rap烂,火。
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来之不易和失去的痛苦,而且在这生存环境中诞生的众多拥护者,还会让他更加意识到“即使我丑闻遍地,我没有能力,我也能因为外貌便利获得更多的爱和包容。”
这种爱不甚疯狂,甚至能至今还维护他,相信他,认为被他伤害实则是受害者的便宜。
这种爱让他更加无法在不健康的环境里醒来,就像他母亲的接力棒,让他30+仍旧能活在妈宝的世界里,在犯错误时仍旧能听见支持的呼声。
拆穿恶男伪装:“傻”面相≠无害≠可以放低戒备
可以肯定的是,这世上不只一个“吴亦凡”式恶男。
他们擅长伪装和欺骗,他们无法被规劝和改变,他们甚至会无视道德底线、甚至法律。吴亦凡这次的事是个社会新闻,让我们在愤怒的同时也该警惕起来。
在第二天勇敢站出来说出自己经历的张丹三对待吴亦凡的方式,是个拆穿恶男伪装的很好案例。
1.卸除对方身上的任何光环,首先用“人”的思维衡量对方的一切行为是否合理。
妹子无视了吴身为大明星的示好,首先对其不当措辞产生质疑。
把自己放在一个冷静的被追求者身份上,不轻易因为对方的身份不同,光环加持,而同意无理的要求。这个人的身份还包括你的领导,你的老师,你的长辈等等,只要不恰当且让你心声怀疑,请拒绝。
相反,张丹三的妹妹就没能跳出节奏(很多人都不能,被骗≠受害者有罪)。
回到这次事件里,我们再次强调,如果爆料属实,这仍是一个严肃的社会事件,我们等待着结果。
但叔通过这篇文章拆解吴亦凡,想要在关注事件本身之余,给更多女孩警示,识别恶男的伪装术。
同时也盼望着诸如“吴亦凡”这样的人,能永远不会出现,出现在女孩身边。
“不被伤害”不该是一个只有女孩们在学习的课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