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处理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98年洪灾被救的小女孩,如今冲在一线!网友:薪火相传,抗洪必胜</p>
<p>“22年前,</p>
<p>人民子弟兵救了我们。</p>
<p>如今,</p>
<p>该轮到我们站出来守护家园了。”</p>
<p>1998年洪灾被救小女孩</p>
<p>如今上堤守家园</p>
<p>汛情面前,守堤人携手并肩</p>
<p>接力共守“生命之堤”</p>
<p>在武汉,有这样一个90后,她是1998年洪灾时解放军救出来的小女孩汪晗,现在她是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徐东社区的一名工作者。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她始终坚守在一线。如今,又主动报名成为了堤防巡查志愿者。</p>
<p><img src="//p6.itc.cn/q_70/images03/20200721/cd795fd3a7eb4b29aac0fa25cad55dd6.gif" /></p>
<p>武昌江滩月亮湾段是历史险段,也是武昌的重要闸口,所以这里一直是武汉汛期的一个重点值守点。7月20日一大早,天空下着雨,作为巡堤志愿者的汪晗早早到岗,换上雨衣、戴上袖章、拿上工具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了巡堤工作。</p>
<p><img src="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00721/785ec4f1476a4b15a6b8493b2bc324e9.jpeg" /></p>
<p>武昌江滩月亮湾闸口值守点巡堤员 汪晗</p>
<p>“</p>
<p>我巡堤时早上5:00起床,天气好的话一般就骑自行车,6:00之前到岗,就立即换上装备雨衣,戴上袖章,拿上工具和同事一起上堤。堤坝有2.8公里,要查看水位线,然后排查险情,看一看有没有小水泡,有没有一些管涌的现象,发现险情及时汇报。</p>
<p>”</p>
<p><img src="//p8.itc.cn/q_70/images03/20200721/e916f1ae0d0340baa0543661ab3bb697.gif" /></p>
<p>汪晗负责值守的沿武昌江滩武车路至横堤二街路段往返约2.8公里,徒步巡查耗时约1小时,除了沿途检查水情,监测水位变化,在一些相应的位置还绑上小红旗,提醒其他巡提的同事特别注意。说起现在所做的这份志愿工作那还得从98年的那场洪水说起。</p>
<p><img src="//p3.itc.cn/q_70/images03/20200721/8e3ef77438654fa3904f28a3f35a3af8.jpeg" /></p>
<p>武昌江滩月亮湾闸口值守点巡堤员 汪晗</p>
<p>“</p>
<p>98年我当时8岁,可能很多记忆都比较模糊,但是印象很深的话就是一身迷彩服的颜色,绿色的迷彩服。记得早上家长把我们送去上课就走了,我们才发现学校因为淹水停课了。那时候比较小才8岁,渍水大概到我大腿那个地方,心里比较害怕。这时有几个穿迷彩服的解放军叔叔走过来,看到我们比较小,就推了一个船过来,把我们抱上去,然后就问一下我家住哪里,就把我推了回去。虽然我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就一直觉得迷彩服就是解放军叔叔,是解放军叔叔解救了我们。这件事在我心底埋下了种子,促使我报名上堤,我想上堤看一看我们解放军叔叔作战的地方,保护人民财产和安全的地方。</p>
<p>”</p>
<p><img src="//p8.itc.cn/q_70/images03/20200721/77ae713914894b1baea9279f391b3f92.gif" /></p>
<p>22年前的这场特别经历在她的心里悄悄埋下了奉献和担当的种子。如今,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的汪晗也时刻牢记那份初心,在防汛值守点,她和同伴们24小时轮班值守,守好堤防,为安全度汛出力。</p>
<p><img src="http://p1.itc.cn/q_70/images03/20200721/800282ea162a4ad981897d44d69a41fb.jpeg" /></p>
<p>“长大后,我就成了你”</p>
<p>薪火相传,人间大爱</p>
<p>几代人“战”在一起</p>
<p>接力共守“生命之堤”</p>
<p>筑起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p>
<p>网友:这就是抗洪必胜的原因!</p>
<p>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i class="backsohu"></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