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处理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乘风破浪的姐姐》高开低走,节目偏了!</p>
<p>《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过半,觉得也到时机聊一聊这个节目了…</p>
<p>之前有发起过一轮投票,问大伙儿“有没有觉得浪姐高开低走?” 7000多人参与了,有4608人表示赞同,这个结果在预料之中。</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7/30/53d82fed83ae91ef631f8414.jpeg" max-width="600" /></p>
<p>无疑《乘风破浪的姐姐》是近几年来最大的爆款综艺,掀起了全民追综的热潮,也让姐姐们成为了行走的“话题制造机”。</p>
<p>观众用显微镜来看节目的说法一点都不夸张,姐姐们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可以被重新解读,大家乐此不彼地在这些30+姐姐们身上找梗,当成了“喜剧节目”来看,而忘了这是一个选女团的节目。</p>
<p>当然这也不怪观众偏了重点,而是在做“区别于传统女团”这件事上,节目组自己就已经早已偏了方向。</p>
<p>杜华第一期说出选女团的标准之后招来骂声一片,可节目播到现在人人都说杜华是“大预言家”。因为节目组不管承认与否,一开始初心要做的“不定义女团”已经变成了“工业化女团”,市场的游戏规则摆在那里,就算是资本雄厚的姐姐也不得不遵循…</p>
<p>可我想说,为什么我们想看姐姐,姐姐们为什么有魅力?是因为她们的年龄、过往经历、人生积累赋予她们与年轻女孩不同的色彩。可现在为了迎合一部分观众的喜好,让姐姐们不得不丢掉自己岁月给予的厚礼,而变成只有“只有一种魅力”的漂亮姐姐。</p>
<p>快歌能调动观众、劲舞能刺激观众,姐姐们明白了规则,所以在选歌的时候都会一股脑地选择这样的歌曲。可那些慢歌呢?娓娓道来能唱出她们的故事,能让她们散发不同光彩的歌曲大家却避之不及…</p>
<p>现场观众好哪口,姐姐们就做哪口。这样大统一化的演出风格,不仅消磨了姐姐,也让观众倍感疲乏,这一点让我觉得很可惜。</p>
<p>其实我希望看到姐姐们的舞台,是适合她们的。不是拼谁燃、谁炸、谁的难度高,也不想看完表演之后用“飒、美、牛、惊艳”这样如此匮乏的言语去形容自己的观感。这样对这些天天熬夜排练、一身淤青、要靠吃药维持身体健康的姐姐们来说,实在是不够,掩盖了她们的光芒。</p>
<p>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乘风破浪的姐姐》是打破圈层、覆盖全年龄段的节目,可现在看来也并非如此。节目还是在用制造“工业化女团”的标准套写在姐姐们身上,根本冲不破这一层桎梏。</p>
<p>曾经节目组自己书写的“30+女性不被定义”犹在耳畔,可最终还是辜负了这份期待,让她们又被定义…<i class="backsohu"></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