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榜单  剧迷  一秒  新2  作者,  萌翻  八卦爆料  拳王  大餐  流量 

当打之年,歌手“隐退”

   日期:2020-09-23 10:32:51     作者:wangxiao    浏览:18    
核心提示:原标题:当打之年,歌手“隐退”在刚刚结束的湖南卫视大屏共享会上,《我是歌手》节目的总导演洪涛宣布《歌手2020》将是《歌手》系列的最终季,2021年就不再做了。为创造音乐而生,
<!-- 政务处理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当打之年,歌手“隐退”</p> <p>在刚刚结束的湖南卫视大屏共享会上,《我是歌手》节目的总导演洪涛宣布《歌手2020》将是《歌手》系列的最终季,2021年就不再做了。</p> <p>为创造音乐而生,如今《我是歌手》却走到了终点。和隔壁开播毫无声响的《中国好声音》一起,老牌音乐综艺的命运,让人唏嘘,又无可奈何。</p> <p>《歌手》八年,有专业受众的视听疲劳,也有大众审美的普遍倦怠。赛制上的小修小补,加上歌手本身的乏善可陈,都让这档红极一时的综艺失去了原本的光亮。</p> <p>这些年,《我是歌手》总在不停地摇摆。一边找自己,一边迷失。想要保持新鲜感,想成为创造音乐的先锋,注重风格标签与辨识度,甚至不惜发掘优质小众的音乐以独领风骚;一方面它又迫切需要掌声和流量,让节目作为一档当红综艺当之无愧。</p> <p>“我在寻找什么,一个灵感,一段旋律,还是一首歌。我在寻找什么,更多的掌声,更大的舞台。” 去年,节目组为2000年出生的歌手克里斯蒂安·科斯托夫撰写宣传文案。这段文字不经意间投射出,一季又一季的歌手和他们的作品,其实充满了矛盾。</p> <p>那些“不同寻常”的音乐人和他们的作品,无论精致,新潮,甚至高级,往往能被大众接纳的依然寥寥无几。不管多么有概念与意义,有没有被广泛认可与传唱则更为重要,从唱片的审美、歌曲演绎、竞赛比拼的角度,大众对于歌手的评判标准,依然是朴素的、传统的、单一的,也是不容易被轻易改变的。那些熟悉的面孔和熟悉的歌谣,又成为观众对歌手创新无能的质疑,这种评判既是苛刻而不公的,却又是残酷和公平的。</p> <p>《歌手》,想做这个矛盾的音乐承接者,也终究在矛盾中消亡。互联网时代到来,版权市场被蚕食,流量当道,歌者求生。唱片业落寞后,歌手消亡在自我开创与闭合中,也消亡在时代的前进与反叛中。</p> <p>《我是歌手》节目与它请来的歌手们做再多的尝试,看起来都于事无补。《我是歌手》,确实曾给少数歌手带来了职业生涯的春天,仅仅是幸运的少数。在《我是歌手》中,更多歌手想要表达的或是天真的、邪恶的、自省的、悲凉的、浪漫的、暴戾的故事,最终都没有如他们所愿地拔地而起扬眉吐气,只能继续默默无闻沉入海底。</p> <p>这不是创造音乐的春天。囿于市场体制、资源地位、发展路线上的分明,流量明星比唱片歌手吃香太多。两者之间有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这条鸿沟既是显性的天赋异禀、业务能力、舞台表达,也是隐形的市场、资本、观众缘。</p> <p>著名音乐人宋柯曾坐在自己开的烤鸭店里谈唱片业的运势与衰落,他笑称这本身已足够有趣。每个曾改变时代的音乐,有时候也隐喻了时代本身。属于歌手和唱片业的黄金时代,渴望,不可及。</p> <p style="text-align: right;">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i class="backsohu"></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