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榜单  剧迷  一秒  新2  作者,  八卦爆料  萌翻  拳王  大餐  流量 

夜读|饭圈入侵,考验豆瓣的时刻到了

   日期:2020-11-27 05:21:47     作者:wangxiao    浏览:27    
核心提示:原标题:夜读|饭圈入侵,考验豆瓣的时刻到了某位流量明星的一些粉丝入驻豆瓣,想靠写评论、打分默默“养号”,等到爱豆作品上线时,就用这些“老号”去评论,拉高评分,没想到被一位图书编
<!-- 政务处理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夜读|饭圈入侵,考验豆瓣的时刻到了</p> <p>某位流量明星的一些粉丝入驻豆瓣,想靠写评论、打分默默“养号”,等到爱豆作品上线时,就用这些“老号”去评论,拉高评分,没想到被一位图书编辑把盖子掀了个底朝天,劈头盖脸一顿怒斥。 </p> <p>如果饭圈的人,真能对那本名为《记忆记忆》的书说点有用的,没准图书编辑就忍了。遗憾的是,这些“养号”粉丝恐怕连书和作者的名字听都没听过,评论多是东拼西凑复制过来的文字,内容与书根本无关。也难怪编辑生气了。 </p> <p>我是一名图书作者,时常去豆瓣上看一下自己的书收到了什么样的评论,遇到好评高兴一会儿,遇到差评反思一番,还是有收获的。但是如果有人在评论区给我留下一堆“养猪知识”,我也会生气,有可能弃平台不用,再也不来看评分变化了。 </p> <p>所以,这次饭圈入侵,考验的不是那位流量明星,也不是饭圈——反正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在网上“战斗”,习惯了被无情地打脸。真正考验的是豆瓣,在“饭圈军团”的嗡嗡声中,在原住民与“养号”粉丝的争夺和撕扯中,豆瓣能找到那柄进行准确还击的拍子吗? </p> <p>这要看豆瓣对饭圈的态度。一些平台对待饭圈很暧昧,既要摆出肃清饭圈乱象的姿态,又很享受饭圈投票、打榜、评论留言等带来的虚假人气。乐于享受饭圈给偶像花钱、用心带来的利益,让一些平台对饭圈一直网开一面,即便整治,也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 </p> <p>我还是想说一句:豆瓣一定要守好城门,因为饭圈一旦在平台安营扎寨,形成了“生态圈”,就很难再赶出去了。 </p> <p>在豆瓣发表声明后,再看那些被饭圈污染了的图书评论区,明显可以发现不少用户的名字变成了“已注销”。这或说明,豆瓣已经加大了挥动拍子的频率和力度,开始对四处抛掷垃圾的饭圈用户进行定点摘除了。这是一种诚意,但还仅仅是个开始。 </p> <p>豆瓣之所以是豆瓣,不仅在于它一直彰显和维护着自身“小清新”的形象,更在于其竭力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客观呈现作品评分。尽管在商业与资本力量前,豆瓣的一些行动也被怀疑摇摆过,但最终给人留下的印象还是:基本守住了底线,保持住了格调。 </p> <p>当观众与读者,想得到一部影视作品、一本书最真实的评价时,豆瓣仍然是首选的平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在这份信任面前,目前入侵的饭圈,还构不成太大诱惑,豆瓣立刻下手清除,顺理成章,也是明智之举。 </p> <p>如果豆瓣能乘胜追击,将清除饭圈乌烟瘴气的操作进行到底,也就能证明:所谓彻底清理机器用户、僵尸用户、“养号”用户很难做的说法,是一种托词。豆瓣可以把这次练兵的方法做成PPT,供其他平台前来参观学习。 </p> <p>在饭圈面前,包括豆瓣在内的平台,完全有傲视的可能性。对比目前一些只会复制粘贴,连标点符号都用不好的饭圈成员来说,平台有专业人员、有最新技术,最重要的是还掌握修改完善规则的权力,只要有决心,是可以实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 </p> <p>图书编辑及出版界从业者一旦生气了,行动起来了,也是不好惹的。在其他平台呼朋引伴、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饭圈,这次被狙击,就是一个信号。 </p> <p>本来嘛,在有些领域,对待严肃事物,就该泾渭分明,丁是丁卯是卯。否则,专业声音、公共表达被一再挤压,直至彻底消声,哪里都成了饭圈的天下,只剩一地鸡毛的喧嚣,那还得了? </p> <p>(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i class="backsohu"></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