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处理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王艾石:我为蔡志忠正名</p>
<p>广大网友们,我叫王艾石,一个普通的艺术探索者。关注到11月17日,漫画家蔡志忠在河南嵩山少林剃度修行后,凤凰媒体采访蔡志忠的视频流行热议于网络,留言上骂声一片。</p>
<p>蔡志忠确实是一位思想境界极高的艺术家。在这里,我给蔡志忠正名,并简单开解网友的误会。</p>
<p>为什么会引来无数质疑声和谴责的声?</p>
<p>原因是蔡志忠在访谈中的言论引起广泛争议,有人质疑出家是炒作,有人质疑名利心太重不配做出家人,也有人质他疑语无伦次,谴责他狂妄自大,等等。原访谈内容太多,这里不作展开,仅大致搜罗整理几条爆炸点供大家参考:</p>
<p>1、蔡志忠说自己是开悟的禅师,在禅悟中自己是最厉害的人,语意比弘一法师高出很多。</p>
<p>2、在少林寺剃度出家不住少林寺,依旧回到杭州过正常生活。</p>
<p>3、蔡志忠说自己出家是为死亡作准备,在少林寺建蔡志忠博物馆,死后留名千年万年。</p>
<p>4、在采访中蔡志忠直言不讳的说画画就是为了钱,赚钱是表达个人价值最直接的方式。</p>
<p>5、蔡志忠认为自己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家。</p>
<p>。。。。。。</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1/1734270ba30dade7935ef2a9.png" max-width="600" /></p>
<p>首先,我解释一下网民质疑谴责所依据的核心理由:</p>
<p>其核心是在大众心里有一个普泛的价值标准,即作为一个出家的得道高人,必须是放下名利、谦虚低调的人。甚至说出家必须住在寺庙里,即使不住寺庙,也要遵循寺庙的戒规生活。从凤凰的访谈中可以看到,蔡志忠明显不在这个价值框架内。</p>
<p>我们看社会在普泛的价值标准是怎么来的:</p>
<p>淡泊名利、谦虚低调的价值观产生于中国文化核心儒释道,儒释道产生于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封建统治阶级用于维护社会的思想体系,而人类所有的思想体系源于保障生命延续、保障人类生存的宇宙规律基础上的。各个思想体系又受地域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思想价值观。比如,欧洲的文化奠基是古希腊,古希腊位于多山石的海边,不利于农业生产,所以产生了以哲科为导向的工商业文明,民主思想和基督教文化是最符合旧工商业文明社会的;中国思想体系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土地松软肥沃,有利于耕种。所以,中国产生了农业文明,维护农业社会稳定的儒释道文化就成了最符合农耕社会的文化体系。</p>
<p>我要强调的是:人类所有的思想体系都是人类自己主观设计的,按照佛学理论,凡主观的都是空象。事实也是如此,人类的一切价值体系都是虚构的,人类眼中看见的万物都是幻象。相对的说,所谓普世价值观同样是虚构于幻象。</p>
<p>既然如此,人类的终极意义何在?人类的终极价值观何在?</p>
<p>世界各国的思想家们都追问过这一问题,追问的越深,发现意义越小,追问到顶端,发现人除了是宇宙中的一堆粒子原子等物质外,人生居然是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的。</p>
<p>那么,作为有思想、有喜怒哀乐的人类,是不可能接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答案的。</p>
<p>于是,我们不得不回到现实生活中,以现实为核心,重新寻找价值和意义,你会发现,原来,最本真、最终极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就是本我自我。</p>
<p>在本我自我面前,个人认为愉悦的一切思想、一切行为都是个人的人生中最大的意义,最大的价值。在访谈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蔡志忠的思想境界是超越了对宇宙的终极追问,回归到本我自我层面,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爱做的事,展现一个完美的人生。</p>
<p>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个体,个体的思想认知是不同的,固网络上对蔡志忠的指责质疑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拿蔡志忠自己的话说,人生好比一座大山,形形色色的人在山脚下的不同位置看到的人生意义是各不同的,爬到山中间的人们看到的人生又各不同,爬到山顶上发现,原来人生都是一样的。</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1/cdda221b554b5d72a6e2dd4d.png" max-width="600" /></p>
<p>接下来,我简略解释一下蔡志忠为之剃度的禅宗是什么。</p>
<p>“禅”起源于古印度,原意即指静坐敛心、正思审虑,以达定慧均等之状态。禅宗的基本佛理依据叫“释尊拈花,迦叶微笑。直指本心,见性成佛。”核心意识就是每一个人本心就有佛性,只是被世俗遮蔽,如果扫除俗尘,就可成佛。禅宗认为修禅不必住寺院静坐敛心,不必读书诵经,日常生活中的搬柴提水、吃饭穿衣等等平常动作亦可称为禅修。</p>
<p>禅进入中国后,吸取中国道家的自然观念,诠释人的生命自然状态和人的自性。其思想体系的内涵、结构、核心基调是以心性论为基点,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的心性学说,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禅宗认为,自然而然就是众生本性,也就是佛性。这也就是把佛性界定为自足完满的生命本然。修禅成佛,就是见性成佛,就是向自己心性认识自己,得自性后便可成佛,便是实现了人生的超越。禅宗强调佛就在心中,涅槃就在生命过程之中,理想就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这样,禅宗就把彼岸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把对未来生命的追求转换为内心反求。由此,禅宗反对舍弃现实中的感性生活,扭曲自己的本性,去寻求主观想象的超验。而是强调佛法在人世间,不离世间觉。禅宗要求从青山绿水中体察禅味,从人自身的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体验禅悦,在流动无常的生命中体悟禅境,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精神的自由。</p>
<p>我想,从以上对禅的解释中,网友们应该能够理解蔡志忠在凤凰访谈栏目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关言论了。</p>
<p>最后,看看禅宗六祖惠能最著名的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网友们自己品味。</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1/df21055f32fdfae8faf70199.png" max-width="600" /><i class="backsohu"></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