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榜单  一秒  剧迷  新2  作者,  八卦爆料  萌翻  拳王  大餐  流量 

戏剧变高清影像,也考验“舞台功力”

   日期:2020-12-07 11:57:32     作者:wangxiao    浏览:33    
核心提示:原标题:戏剧变高清影像,也考验“舞台功力”由华人剧作家、导演赖声川编剧并执导,何炅领衔主演,黄忆慈(多多)特邀出演的话剧《水中之书》高清戏剧影像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巡回展映。这
<!-- 政务处理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戏剧变高清影像,也考验“舞台功力”</p> <p>由华人剧作家、导演赖声川编剧并执导,何炅领衔主演,黄忆慈(多多)特邀出演的话剧《水中之书》高清戏剧影像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巡回展映。这部高清戏剧影像作品由赖声川于2018年7月在他的专属剧场上剧场,采用多机位取景完成摄制,《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高清影像摄制团队全程指导。高清戏剧影像对于观众来说不陌生,但华语作品拍摄成戏剧影像少见,新京报记者专访《水中之书》高清戏剧影像联合出品方之一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新现场”高清放映品牌的品牌创始人李琮洲揭秘拍摄幕后。</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7/2dc0d294f4eff16942979e08.jpeg" /></p> <p>1 主演的成长状态让影像版成专属</p> <p>早在这次拍摄之前,李琮洲与整个团队做过多次调研,包括曾前往英国看了多场“录制场”的演出,一直在反复探讨与研究拍摄流程。李琮洲认为,高清戏剧影像版《水中之书》是一个特殊版本的作品:“作为主演之一的黄忆慈,两年前摄制时她还是个小女孩,表演状态与现在相比也有所不同,而将那一刻通过高清影像记录下来,无疑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就会成为专属版。即使未来《水中之书》不是黄忆慈来演,作品市场形态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7/872beb086a35e087bc3d9803.jpeg" /></p> <p>2 不能用电影剪辑法制作预告片</p> <p>与之前NTlive拍摄完成,再通过购买版权进行国内放映不同,戏剧影像版《水中之书》整体制作流程是——请来高清戏剧影像摄制团队、作品拍摄、进入发行策划如海报设计、预告片制作等,宣发都由中方出品方制作完成,在高清戏剧影像高品质的影响下,宣发标准自然无法降低。尤其预告片的制作,李琮洲邀请专业的电影团队来完成,从画面的舞台质感到不同于电影的戏剧式叙事结构上,也给擅长做电影预告片的制作团队提出了很大挑战。“对于参与这项工作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很幸运找到愿意尝试的人,最终预告片整体效果达到所有人的预期。”</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7/863f72835697e3eb248119e8.jpeg" /></p> <p>3 准备工作重点是熟悉舞台调度</p> <p>《水中之书》作为国内首部高清戏剧影像作品,此次在上剧场拍摄共使用了6个固定机位,1个带滑轨的游动机位,早在拍摄前六个月,英文剧本与视频资料便交到了外方拍摄团队手中。李琮洲介绍,按照国外的常规流程,往往公演和拍摄时间相距比较紧迫,拍摄团队需要尽早看到舞美设计模型,因为场面调度跟舞美设计的关系非常重要。其次,观察联排,制定最初的拍摄计划,至少提前知道在哪里摆放摄像机,需要捕捉什么,通过全场视频作为“草稿”慢慢分析,做分镜头脚本细化每个场景的拍摄与每个镜头选择。</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7/a1512af5343cb1f531fbb7ee.jpeg" /></p> <p>经过半年的准备工作,《水中之书》在上剧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三场正式演出,其中外方团队首先观看了第一场演出,第二场则进行了模拟摄制工作,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出调整与修改,定下最终拍摄方案,第三场演出则进入正式摄制阶段。</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7/3615bd2014b4d73495bd3924.jpeg" /></p> <p>4 机位及导播间位置有特别要求</p> <p>李琮洲介绍,7个机位的布线都要在剧场内,尤其游动机位的设置,要在第一排到舞台中间区域拉一道滑轨。同时,场内部分机位设置的高度,势必会影响部分观众的观看角度。综其两点原因,剧场内很多座位需要被拆掉,这样一来,售票上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另外,与在英国摄制导播车可以放在剧院外不同,身处商场五层的上剧场很难满足这一条件,但由于上剧场整体设计的特殊性,观众席下的空间很大,足以在此区域搭设一个临时导播间,因此这一问题也可妥善解决。李琮洲认为,如果这些问题放在其他剧场几乎没办法配合,上剧场工作人员非常辛苦,要不断去和制作人、导演及演员沟通。</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7/85bcbe951773977b225d0d9d.jpeg" /></p> <p>5 用光标准以还原舞台为重</p> <p>作品开场时,何炅站在顶光之下,大部分时候面部呈现给观众是昏暗的感觉,这在剧场是完全成立的,而站在高清影像的视角,呈现出面部则是黑色。为此,李琮洲及时与国外拍摄团队进行了讨论,决定到底要不要在何炅的正面加面光。“按照在国外的拍摄要求,是要绝对保证戏剧本身的原汁原味的。最后讨论结果,虽然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但是依然坚持原样呈现,这也是无法解决的矛盾。”</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7/d3f9934bfea06d41dbdf3db6.jpeg" /></p> <p>6 推广要求“去明星化”</p> <p>从整体上来看,《水中之书》作为第一部华语高清戏剧影像作品,有明星参与自然会更好推进作品的市场传播与推广,但李琮洲认为,明星不能成为其中的主导,他肯定还是要从产业的角度去思考,到底目前产业的规范标准在哪里?“做高清戏剧影像投资固然是一个问题,但是又不是一个绝对的问题。如果能够通过一个好的内容把大家聚到一起,这件事已经成功了。”李琮洲始终认为,高清戏剧影像从来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个标准的生产流程,甚至是产业的样态。如果论技术,中国的8K、5G等技术分分钟都能实现技术最先进。拍摄《水中之书》的落脚点,还是希望借此契机,将高清戏剧影像生产流程标准规范化,最终将其形成一个产业化的关系。</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7/90f566adeeb4d5b0f5a3ef02.jpeg" /></p> <p>7 《水中之书》有望开启与海外双向交流</p> <p>伴随着高清影像《水中之书》的试水成功,李琮洲透露,目前也收到了很多华语戏剧作品的邀约,有些好作品也在规划当中,但由于目前大环境的影响,继续制作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也需要等待一个新的时机。虽然拍摄一部高清影像作品造价很高,但从产业来讲,李琮洲对此充满信心。“在产业这个形态上,目前高清影像在国内剧院里发行已经非常规范,另一种方式是影展发行,二者结合目前已非常成熟。下一步,当我们有了《水中之书》这部作品之后,可利用奥哲维此前的引进渠道,把我们自己的作品输出到海外的平台上,这样便可以希望形成良性的双向的交流。”(记者 刘臻)<i class="backsohu"></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