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处理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看脸时代”:颜值亦金钱的当下,你为颜值焦虑了吗?</p>
<p>丁真又上热搜了。 </p>
<p>与之前的正面热搜不同,这次丁真的热搜关键词是“道歉”:丁真及工作室为走红前的抽烟视频曝光而引发的一系列争议而道歉。 </p>
<p>距这位藏族美少年的突然爆红已经两个月了。这位“甜野男孩”以其淳朴又富有野性的高原美貌,迅速吸引了国内外的大批流量,从骑马放牛的理塘少年一跃成为霸占热搜的全网顶流。而这次吸烟视频的曝光,多少打碎了一些网友心中其纯真外表所自带的滤镜。 </p>
<p><strong>丁真究竟是怎么火的?颜值为王的时代下,有副姣好的面容能带来多大的利好?同时对于作为普通人的大众来说,人们什么时候会感到颜值压力,又会为提升自己的颜值做点什么吗?</strong></p>
<p><strong>一、“丁真现象”并非偶然</strong></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4f8b9f07a42a013ab9c9fd88.jpeg" /></p>
<p>从11月11日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初露“盛世美颜”,到12月11日抖音粉丝数破五百万,一个月的时间内,丁真收获了全网近千万粉丝,频频出现在微博热搜榜;微博上凡是与其有关的话题,阅读量往往皆可轻松过亿,堪称“ <strong>丁真现象</strong>”。日本朝日电视台更是以“因为太帅成为地方观光大使,在社交网络上人气爆棚的 19 岁少年”为主题,报道了丁真意外走红的过程。 </p>
<p><strong>无独有偶,最近因颜值走红的还有“央视最美女记者”王冰冰</strong>,这位长相甜美的姑娘因其外在形象受到广泛关注,也成为不少年轻男性网民心中的“理想型”。“央视最美女记者”的称号里,“记者”的职业身份被弱化,而“ <strong>最美”却成为了网民关注和热议的焦点。</strong></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7e0e0b17b121d3537eb1b950.jpeg" /></p>
<p>数据显示,王冰冰在8-12月间持续保有流量,其中伴有若干个流量小高峰;丁真的搜索指数自11月中旬后显著增长,呈现出集中爆发态势,可谓“一夜爆红”。两人的走红皆是起于颜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strong>良好的外在条件是在网络时代快速吸引流量的重要方式。</strong></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eec7143598772d7f958727aa.jpeg" /></p>
<p>B站上与王冰冰相关的视频播放量破百万的就有44个(截至2021年1月15日),王冰冰入驻B站的第一条视频在不到一天时间内视频播放量直接高达680万,每个视频中几乎都 <strong>刷满了“老婆”的弹幕</strong>——反映出王冰冰清纯可爱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代年轻人的普遍审美。丁真的B站首秀凭借其英俊的形象和青涩淳朴的表现也感染了屏幕前的观众,网友们跟着丁真可爱的笑容在弹幕“哈哈大笑”。在二人各自点击量前三的视频中, <strong>“可爱”“好看”“漂亮”“帅”等词汇成为刷屏弹幕,颜值成为了这些视频内容的讨论中心。</strong></p>
<p>这真的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吗? </p>
<p>二、 <strong>鱼贯而入的颜值竞争赛 </strong></p>
<p>毋庸置疑,人们正越来越注重颜值。综艺娱乐无处不在的社会中,发达的传播媒介对颜值的尽力鼓吹在人们对颜值的追求过程中推波助澜;当各行各业的人群都形成了对颜值的追逐时,颜值竞争也便随之而来。 </p>
<p>特别是在近十年,我国青年的颜值竞争变得空前激烈。2018年《中国青年颜值竞争力报告》指出, <strong>98%的00后、57%的95后在18岁前就具备了颜值竞争意识</strong>。它具体表现在年轻的“后浪”们在学生时期已经加入到颜值的比拼中:在校园里,打扮精致、带妆上学的少男少女们已经屡见不鲜。 </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294fdd3611590278f2fc0618.jpeg" /></p>
<p>除了走在时尚最前线的95后、00后,“前浪”们的颜值竞争意识也在近10年间外显出来。《中国青年颜值竞争力报告》显示,近十年来中年群体通过医美、健身的方式提高颜值的比例显著增加。所有年龄段颜值竞争意识的萌生均发生在近十年,这表明颜值效应已达到空前高度。 </p>
<p><strong>颜值越高收入越高是真的吗</strong></p>
<p>所谓“颜值效应”在各种场合中都有所体现。《2018年中国青年颜值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婚恋市场中, <strong>男性和女性最看重的另一半条件的前三位里均包括“外貌”一项</strong>。在外貌所涉及的具体侧面中,男性和女性都更喜欢拥有 <strong>鹅蛋脸、双眼皮</strong>特征的异性对象。 </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44e5a2cefde53777536aa30b.jpeg" /></p>
<p>“我觉得爱美是每个人的追求,虽然评价别人的外貌这种行为不太好,但是它总是会成为一段恋情的潜在影响因素,这个是无法避免的,你在看到他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在心中做出评判。”说起自己的“择偶标准”,大学生小南这样表示。27岁的小李则更直接地说“ <strong>谁不愿意跟好看的人在一起呢?</strong>”,他认为另一半的颜值对他来说十分重要。 </p>
<p>“我不是说内涵和感觉就不重要了,但是内在和外表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如果可以的话我当然会 <strong>更喜欢有内涵又长得好看的人</strong>。”在被问到择偶时会更看重外貌还是内在时,今年刚工作的小王回答道。 </p>
<p>此外,颜值也会影响个人收入。北京大学在2018年的一项调查中对受访者的颜值与收入进行了统计,调查要求访员对受访者外貌进行客观的评估,并在1-7分的区间内打分,1分代表颜值较低,7分则表示颜值出众。调查数据显示, <strong>在40~50岁这一工作收入稳定的年龄段中,受访者收入与颜值分数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strong>而从所有受访者来看, <strong>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颜值分数与收入都显著正相关</strong>。这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颜值对收入的影响 </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05ad35c9f3cafb4106200a6e.jpeg" /></p>
<p>而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学历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受访者收入大体上与颜值也呈正相关关系。不过,研究结果同时 <strong>说明颜值对拥有大学学历及以上的人群的收入没有显著影响。</strong>有学者就在《颜值越高收入越高? ———基于 2014 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经验研究》中指出,“教育可以弥补相貌的不足,对美貌效应具有‘纠正作用’”。 </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b914cd8a24bbaa7193ae20ee.jpeg" /></p>
<p>在很多情况下 <strong>,颜值会成为招聘时的一个考虑因素</strong>。在学校团学组织担任部长的小林就提到了在校园中存在的现象:“我们部门在招人的时候,师姐说可以适当招一或两个长得很好看的人来当‘门面’。”他表示,以往会有其他部门的成员来加部门里颜值较高的成员的微信,这样更有利于工作的对接。 </p>
<p>餐馆老板陈先生表示,自己在招聘服务人员时会将“ <strong>五官端正,形象气质佳</strong>”作为要求之一:“服务人员的长相也算是我们餐厅用餐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顾客的用餐体验。”而从事非服务行业的何女士也坦言,自己在应聘者中进行选择时 <strong>无法完全避免颜值的影响</strong>,尽管她认为颜值与工作能力之间并无太大的联系。 </p>
<p><strong>三、 为后天变美,你肯付出多少</strong></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6411bd2507de3d0504f92704.jpeg" /></p>
<p>在如今的“看脸时代”中,为了能在外貌上取得优势,许多人甚至不惜狠狠砸钱。《2018年中国青年颜值竞争力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人愿意支出工资的一小部分用来提升自己的颜值, <strong>约26%的职场人士每月会拿出超过50%的工资用以提升颜值</strong>,其中14%的职场人士在提升颜值方面的花销超出自己的月收入。甚至有人通过贷款筹措医美需要的费用,2018年澎湃新闻就曾报道过一名23岁女子为还整容贷而卖卵子,连打17天促卵针导致病危的事件。 </p>
<p>宁愿贷款负债也要让自己变得更好看,这些人把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上了呢? </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fcffe4e032ea214f19c76094.jpeg" /></p>
<p>根据《2018年中国青年颜值竞争力报告》,在人们常用的提升颜值的方法中, <strong>医疗美容、健身美体和化妆</strong>被人们认为是提升颜值最有效的三个方法。其中, <strong>有近一半的年轻人认为医疗美容是最有效的方法</strong>。在“微整形”、“中医美容”不断流行的当下,医疗美容的途径与方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技术越来越成熟,“医美”成为了年轻人中越发普遍的变美方式。而《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中统计的2020年中国新增医美机构数量高达5150家、医美市场规模高达1975亿元的数据也从市场层面反映出医美行业的火热。 </p>
<p>在同一调查中,认为图片修饰最有效的仅占1.8%。虽然如今各种美颜软件、滤镜修饰愈加流行,各种网红“照骗”大行其道,但毕竟只有现实中的自己才能代表真正的“颜值”。与此同时,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大,选择“化妆最有效”的人数呈递减趋势,70后中选择“化妆最有效”的人数甚至为0。比起沉迷于各类美妆教程的小年轻,70后们更愿意相信浓妆淡抹之下真实的素颜。 </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09726445cee7b4d2c83137bf.jpeg" /></p>
<p>就实际行动来看 <strong>,购买衣物、健身、打造发型是最普遍的三种变美方式</strong>。而美容SPA、微整形等医美途径分别为31.36%与17.27%,虽然很多人认为医美是最有效的变美途径,但人们还是更愿意在服装、身材与发型上下功夫。值得一提的是,有61.82%的人表示通过经常看书也可以实现变美,人们多少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13069e263a58f491060f51ab.jpeg" /></p>
<p>从开销来看, <strong>购买服饰依然是花销最多的变美方式</strong>。正所谓“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能搭配好适合自己的服饰有助于提升自身气质。在此之下, <strong>医美和美妆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strong>,价格不菲的各种“美容针”和花样繁多的化妆品都是颜值经济下的“吸金高手”。 </p>
<p>变美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大多数人更愿意通过购买服饰、医美、化妆等方式立竿见影看到成效, <strong>而健康饮食、调整作息等需要长期坚持方能见效的方式则较少被提及和关注。</strong></p>
<p>大二的小林表示,繁忙的学习和工作占据了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自己连睡眠的时间都无法保证,更没有精力去健身之类的了:“就比如说熬夜,它对皮肤不好,对身体不好,但是我没有办法,我必须去熬。” </p>
<p><strong>四、仅靠颜值走红能走多久</strong></p>
<p>可以看出颜值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个人的“软实力”。为什么颜值会如此重要呢? </p>
<p>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管健将这种现象称为“ <strong>颜值崇拜</strong>”。他认为颜值崇拜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进化取向”“第一印象的形成”“晕轮效应”“美貌津贴”“提升自我效能”五点。 </p>
<p>颜值崇拜的进化取向:外貌偏好来源于人们在择偶选择和代际继承中获得的竞争性,这些特质潜在地提升了成功的可能性。</p>
<p>高颜值直接影响人的第一印象:面孔认知是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途径,而第一印象形成的速度非常迅速,并对思维的影响非常大。</p>
<p>高颜值的晕轮效应:一种简单的刻板印象或定势思维,认为长得好看的人也拥有优秀的品质。</p>
<p>高颜值的美貌津贴:人们对美貌的认知存在奖赏价值,在大脑的激活区域,面对高面孔吸引力的个体,人们的积极情绪得到唤醒。</p>
<p>高颜值提升自我效能:个体通过将自己的身体和他人的身体进行比较,并形成自我评价。有无吸引力会造成个体自我意象,认为自己有魅力的个体更愿意接纳自己,更认可自己,自我感觉也更出众。</p>
<p>丁真与王冰冰并不是因颜值而走红的首例。在2017年,浙江金华一位洗头小哥同样因为颜值在网络上走红,微博粉丝一天之内增加一百多万。而如今这位微博账号为“我只会吹头”的小哥的微博转发和评论却难以过百。 </p>
<p>在今年,他收获评论最多的微博是在丁真走红后发布的一条,网友纷纷留言 <strong>“看到今天的丁真就想起你了”“互联网能记得多久呢”</strong>。 </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67f8369a4829fe73796956c0.jpeg" /></p>
<p>人们常说当今社会是“颜值即是正义的时代”,但我们需要知道 <strong>颜值并非步入成功的决定因素,更不是唯一途径</strong>。高颜值也不应成为我们抵抗未来不确定性的唯一筹码。 </p>
<p>区块链资产交易平台Binance联合创始人何一表示,在同等条件下,他在面试时会选择颜值更高的候选人,但要论到升职加薪, <strong>则会更多考虑实力、责任心和领导力。</strong>无独有偶,《Mina米娜》杂志主编杨扬对“颜值”进行了重定义,她认为在当今社会, <strong>颜值更应被定义为气质、魅力、仪态和谈吐</strong>。新定义下的“高颜值”有更加丰富而立体化的内涵。 </p>
<p>可见,颜值有时候只是敲门砖,不是打开职场和社交通路的万能钥匙。如果只关注外在美而不注重自身其他方面的培养与提升,难以获得长久而踏实的成功与快乐。 </p>
<p>个人提高颜值没有错,但我们更期待与此同时能不忽视、不放松对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等“硬实力”的锻炼。让 <strong>追求外貌与提升内涵双线共同发展</strong>,毕竟——颜值只能赢一时,实力才能赢一世呀。 </p>
<p>参考文献 </p>
<p>[1]陈茜.颜值即正义[J].商学院,2018(01):92-93. </p>
<p>[2]单德朋,张永奇,马梦迪.差异化的中国“美貌溢价”——来自CFPS2018的证据[J/OL].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2020-12-27]. </p>
<p>[3]王询,岳园园,朱晨.颜值越高收入越高?——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经验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8,34(5):79-91. </p>
<p>[4]报告丨2018年中国青年颜值竞争力报告发布,近十年青年整体颜值竞争力历史最强丨更美APP_搜狐网 </p>
<p>https://www.sohu.com/a/231059373_673742 </p>
<p>[5] 脉脉万人职场颜值调查:实力是通行证,颜值是敲门砖 </p>
<p>https://www.geekpark.net/news/223353 </p>
<p>[6] 《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中国医美产业“线上化”趋势显现 </p>
<p>https://www.sohu.com/a/421667718_828949 </p>
<p>记者 | 郑欣文 余昭漩 任攀佚 陈昱龙</p>
<p>编辑 | 邓理天 卢红宇</p>
<p>主编 | 田宇辰 韩昊鹏</p>
<p>校对 | 丛 颖</p>
<p>排版 | 卢红宇</p>
<p>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10lezAiYH_nu46Gs3aWsg <i class="backsohu"></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