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榜单  剧迷  一秒  新2  作者,  八卦爆料  萌翻  拳王  大餐  流量 

未婚先孕的明星们让人口学家统计出生人口数有多难?

   日期:2021-01-23 23:19:27     作者:wangxiao    浏览:13    
核心提示:原标题:未婚先孕的明星们让人口学家统计出生人口数有多难?2021年开年,没有任何一片瓜田可以置身事外。1月18日,国内著名女星郑爽的前男友张恒自曝有两个孩子,随后孩子出生证明曝
<!-- 政务处理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未婚先孕的明星们让人口学家统计出生人口数有多难?</p> <p><strong>2021年开年,没有任何一片瓜田可以置身事外。</strong></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23/07791998a313f05a1a0ff71c.png" /></p> <p>1月18日,国内著名女星郑爽的前男友张恒自曝有两个孩子,随后孩子出生证明曝光,母亲一栏均写着郑爽的名字,据悉这两个孩子或为代孕出生; </p> <p><img width="278"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23/26be2d9734b41c618a7d696b.png" /></p> <p>图片来源:网易娱乐 </p> <p>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下午,随着华晨宇在微博承认:“是的,我们是有一个孩子”,张碧晨和华晨宇的生子风波旋即引爆网络。 </p> <p><img width="415"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23/77b947a9db8a2e2544e6375d.png" /></p> <p>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p> <p>很多网友不禁感叹,关于明星们到底有几个孩子,恐怕是21世纪互联网永久的未解之谜。不光是吃瓜群众,恐怕当张碧晨带着孩子找到华晨宇的时候,当事人估计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p> <p>其实,关于“中国人到底生了多少孩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人口学家来说也都是一个 <strong>“未解之谜”</strong>(翟振武等,2015)。 </p> <p><strong>那么,人口学家要数清楚出生人口数到底有多难呢?</strong></p> <p><strong>生育水平和出生人口数</strong></p> <p><strong>“中国人到底生了多少孩子?”翻译成人口学的语言就是“中国人的生育水平到底有多‘高’?”</strong></p> <p>众所周知,人口特征是一个国家最为基本的社会经济特征,对于国家的大政方针制定和社会规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strong>而生育水平就是了解人口特征的一把“金钥匙”。</strong></p> <p>它是知道当前人口形势和预测未来人口数量的关键,关于“中国人是不是不生孩子了”这个问题就在过去的一年里屡屡登上微博热搜。 </p> <p>目前人口学家用于计算生育水平的最好工具是 <strong>“总和生育率”</strong>(Total Fertility Rate,简称TFR),它可以反映平均每个中国女性一生生育的孩子数量。 </p> <p><strong>要想了解中国的“总和生育率”,首先要做的,是知道每一年的“出生人口数”。</strong></p> <p>“ <strong>出生人口数”很好理解,它一般就是指一年里这个国家出生的活着的婴儿数量,</strong>很多人会好奇,似乎这个指标一点都不难获得。 </p> <p>例如我们刚进行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就会问每一个家庭今年出生的婴儿数量,又比如我们可以到医院里问一问今年出生的小宝宝的数量,最不济政府还可以去查全国人民的户口本,为什么搞清楚出生人数会成为一个问题呢? </p> <p><strong>难不成是因为明星隐瞒惹的祸?</strong></p> <p><img width="56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23/0a73ef8531674628c83f2149.jpeg" /></p> <p><strong>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漏报“触目惊心”</strong></p> <p>事实上,想知道当前的中国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并不难,翻一翻人口普查公报可以知道了, <strong>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知道准确的“出生人口数”。</strong></p> <p>“数到了每一个人头”的人口普查看上去很值得被信任。 </p> <p>据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11)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花费将 <strong>近80亿</strong>,全国动员的调查员将 <strong>近千万。</strong></p> <p>可是,就是这样一份耗资巨大的人口普查数据却在 <strong>出生人口数量上存在着严重的漏报现象,堪称“触目惊心”</strong>(翟振武等,2015)。 </p> <p>翟振武等学者(2015)利用2011-2014年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对2010年的出生人口数进行质量评估后发现,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存在着严重的漏报情况。 </p> <p>具体来说就是,2010年的出生人口在六普中被统计为1379万, <strong>按照常理,随着时间推移一部分人口会发生死亡,这批人应该在未来逐渐减少。</strong></p> <p>来到2014年的时候,这批婴儿成长到了4岁,应该是“只少不多”,但是2014年的人口抽样调查却显示,这批儿童为1721万, <strong>足足比他们出生的时候多了342万人!</strong></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23/acaf90848d010c36f5894150.png" /></p> <p>图片来源:翟振武等(2015) </p> <p><strong>这说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数被漏报了将近四分之一。</strong></p> <p><strong>为什么出生人口数这么难测量?</strong></p> <p>既然,权威的人口普查数据无法被相信,人口学家的“工具箱” <strong>里不是还有入院分娩数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教育数据等诸多工具吗?可惜,这些数据都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差</strong></p> <p>这些误差一些是由于抽样导致的,一些则是由于测量导致的,其中,测量误差来源于 <strong>实际测量的困难和测量时受访者的瞒报和虚报。</strong></p> <p>如果以 <strong>卫生系统的住院分娩数据为依据</strong>的话,由于当前我国的住院分娩率到现在仍然达不到100%,那些在偏远山区没法降生于医院的宝宝们自然无法被统计在内; </p> <p><strong>人口抽样调查</strong>,顾名思义,它是抽样调查的结果,由于抽样误差的存在,其数据质量自然在“先天”上就弱于“数人头”得来的数据; </p> <p><strong>教育数据和计划生育数据</strong>在搜集的过程中又可能存在利益相关者的瞒报、虚报现象,例如躲避计划生育检查的“超生游击队”等。 </p> <p>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虽然人口学家开发了种种测量手段和数据方法 <strong>,但仍然很难获得准确的出生人口数信息。</strong></p> <p>毕竟,最根本的原因很好理解, <strong>如果当事人不清楚或者不愿意说的话,人口学家又能从哪里问的到呢?</strong></p> <p><img width="275"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23/5b095b65d9e901319723f330.jpeg" /></p> <p><strong>户籍登记数据——人口学家的新工具</strong></p> <p>既然当面问“有没有生孩子”不太好问到或者问不清楚,那么有没有其他手段可以侧面的“打听到”呢? </p> <p><strong>户籍登记数据就给人口学家提供了新的手段。</strong></p> <p>在过去,户籍登记人口数据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 <strong>近些年来户籍登记数据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strong></p> <p>一个原因是由于互联网的使用,户籍登记手段得到了显著改善; </p> <p>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新时代的户籍登记制度正在让人们被迫进行更加准确的登记: <strong>户口簿和身份证对于中国民众具有着愈加独特且重要的意义。</strong></p> <p>基本上,每一位中国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用到身份证: </p> <p>乘坐高铁、参加社保、儿童入学、医院看病、办理银行开户……即使对于一些儿童来说,户口登记和身份代码也尤为重要。 </p> <p><img width="4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23/26155c2d981ac2dcbf3a05d9.jpeg" /></p> <p>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strong>2010年户籍登记的人口数逐渐接近于2015年户籍登记的同一批人的人口数。</strong></p> <p>这说明随着时间推移, <strong>那些在出生时容易被漏掉的婴儿逐渐被补回到了户籍制度中。</strong></p> <p><img width="415"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23/8a74d88b364ce5d866249bc7.png" /></p> <p>图片来源:翟振武等(2015) </p> <p>另外,我们会发现在儿童6岁后,2010年的线条基本和2015年的重合到一起了。 </p> <p>这个现象是由于 <strong>,从6岁时,这些小朋友就因为要入学而必须“上户口”,</strong>于是因为麻烦而没有进行户口登记和逃避“超生”处罚的家庭就会真正的给孩子“上户口”了。 </p> <p><strong>的确,“上户口”对于搞清楚孩子数量还是很重要的。</strong></p> <p><img width="415"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23/47a0db3f135abed61a5f9ed2.png" /></p> <p>图片来源:微博 </p> <p><strong>中国的未婚生育</strong></p> <p><strong>在那些6岁前没有“上户口”的孩子中,有一部分可能是由于未婚先孕造成的。根据张碧晨的描述,这个孩子应该是婚外生育。</strong></p> <p><strong>据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调查,我国育龄妇女未婚怀孕比例高达30%左右</strong>,其中张碧晨所在的队列80后未婚先孕比例为36.6%。 </p> <p><strong>是不是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strong></p> <p><strong>然而尽管中国的未婚先孕比例比较高,但很大一部分会“奉子成婚”,婚外生育的比例极低。</strong></p> <p>很少有母亲有勇气独自生下孩子,一方面是因为对女性来说,未婚生子仍然被视作一种“越轨”行为,另一方面单亲妈妈也会面临极大的制度困境, </p> <p>例如无法享有生育保险和生育补助开销, <strong>而为孩子“上户口”又是其中最艰难的事情。</strong></p> <p>当然我们也需要理解这种制度设计背后所隐藏的价值选择。从国家的层面来看,鼓励让孩子成长在完成的家庭是对孩子本身和妇女权益的一种保护。 </p> <p>但是在个人层面那些未婚生育的母亲,各有各的困境与价值取向。就像张碧晨所自我扮演的“怀了男明星的孩子,不愿拖累对方事业,黯然离开,悄悄生下孩子”的言情剧套路女主A,抑或是“不愿被对方威胁堕胎,毅然决然生下孩子决定自己抚养”的言情剧套路女主B。 </p> <p><strong>无论两位明星最后情感归宿如何,他们还是很负责任的为孩子上了户口</strong>(据说爆料就是因为在公安局上户口所流传出的), <strong>这也是为中国出生人口的准确统计做出了贡献。当然无论上户口的动机是什么,希望这个小女孩不止拥有户口,还能享受到更完整的母爱与父爱,健康快乐地成长。</strong></p> <p><img width="600"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23/9b8771ba18071cc223945169.jpeg" /></p> <p>【参考文献】 </p> <p>1.腾讯新闻:代孕?张恒孩子出生证明曝光 母亲疑为郑爽, </p> <p>https://new.qq.com/omn/20210118/20210118A0FR8G00.html </p> <p>2.国家统计局:马建堂解读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p> <p>http://www.stats.gov.cn/tjgz/tjdt/201104/t20110429_17540.html </p> <p>3.翟振武,陈佳鞠,李龙.现阶段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究竟是多少?——来自户籍登记数据的新证据[J].人口研究,2015,39(06):22-34. </p> <p><strong>本期撰稿&amp;图文编辑 </strong></p> <p><strong>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中汉</strong></p> <p><strong>本期责编 </strong></p> <p><strong>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李婷</strong></p> <p><strong>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靳永爱</strong><i class="backsohu"></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