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处理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祝贺广播剧</p>
<p> 广播剧专家组成员 </p>
<p>熊生民</p>
<p>今天,在美丽的吉林长春召开一年一度的广播剧年会,正好迎来了新中国广播剧诞生70年和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40年,这是中国广播剧人的节日和盛会,让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p>
<p>1950年2月7日,为纪念“二七”大罢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反映铁路工人抢修铁路支援国家建设的广播剧《一万块夹板》,标志着新中国广播剧的诞生。关于广播剧《一万块夹板》,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所了解,但是对于这部剧的创作团队,可能很多人不大知道。广播剧《一万块夹板》的编剧是陈开和顾湘,由胡旭和张权担任导演,当时他们都是从事文艺广播的年轻人。陈开前辈长期担任中央台文艺部的领导工作,顾湘前辈后来担任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两位导演在文艺广播领域里都各有建树。在纪念中国广播剧诞生70周年的时候,我们深切思念全国电台和社会各界老一辈广播剧人,将他们开创的广播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广播剧作品!</p>
<p>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p>
<p>要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历史,我还是个后来者,只是由于工作关系,断断续续对它有一些了解,许多宝贵的材料是从广播剧的专著和前辈的回忆中知道的,今天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感到非常荣幸。</p>
<p>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成立,是中国广播剧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广播剧作为一个年轻的剧种已经走向成熟。</p>
<p>这主要表现在:</p>
<p>-----广播剧虽然是外来品种,但是一经播撒在中国大地上,就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结合在一起,很快生根发芽,长成为中国戏剧家族中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中国当代经历的重要历史阶段都有其代表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新中国广播剧的开山之作《一万块夹板》。这部剧是为纪念“二七”大罢工而作的,1950年2月7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在这之后涌现出的许多作品,不少已经成为广播剧的经典,如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录制播出的《黎明的河边》《皇帝的新装》;60年代前后的《山谷红霞》《三伏马天武》《杜十娘》《红岩》《故乡》《两幅油画》《三月雪》《没有织完的筒裙》等。</p>
<p>1976年历史揭开新的一页,广播剧迎来了第二个春天,陆续涌现出《二泉映月》《窗口》《伤痕》《南宫玲霞》《支票》《裂缝》《沙海魂》《三个孩子去蛇岛》《珊湖岛上的死光》《项链》《爱迪生的童年》《彭元帅故乡行》《李自成闯石门寨》《史圣司马迁》《当乌云密布的时候》等代表作品。</p>
<p>-----广播剧的成熟还在于它拥有众多受众。以中央台为例,它播出的时间安排在每天中午的12点半,晚间还有重播,这个“空中剧场”的受众以千万计;广播剧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收听广播剧成了他们美好的回忆。</p>
<p>-----广播剧的成熟,还表现在它得到了文艺界戏剧界和社会的广泛承认。曾经有《故乡》等广播剧在《剧本》月刊上发表;《人民日报》“副刊”发表了《没有织完的筒裙》;《广播业务》发表了四川台创作的广播剧《在激流中》;广播剧《南宫玲霞》经影协主席夏衍的推荐,《剧本》月刊发表了该剧的文学剧本;中国戏剧出版社决定出版建国以来在听众中有一定影响的广播剧剧本,这就是我们后来见到的由朱宝贺、宋家玲合编的《广播剧选》,我国戏剧大师曹禺为它写了序言,大师定义广播剧的这句话:“诗有多少意境,广播剧就有多少意境”,已经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广播人的心中。</p>
<p>-----在这个过程中,广播剧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广播剧《瓜儿为什么这样甜》和《响铃公主》,分别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广播剧《二泉映月》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改编成了同名电影,人们通过电视电影反过来又进一步认识了广播剧。</p>
<p>-----广播剧制作台的业务交流已经进入常态。国内的剧目交换和业务研究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举行;与国外的交流业已开始,有广播剧《山谷红霞》被推荐参加了国外的广播剧评比;《李自成闯石门寨》作为文化交流项目被介绍到国外。</p>
<p>-----一向薄弱的理论研究也获得了突破。较早的广播剧理论探讨的信息,来自上个世纪50年代上海台的广播剧团,他们整理了《关于广播剧》的理论文章,在《人民戏剧》上发表,对广播剧听觉艺术的特点做了概述,并以自身的艺术实践,对广播剧的编剧、演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之后,广播剧人在努力探索和刻苦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陆续发表了一批较有理论色彩的文章,遗憾的是许多文章已经流失,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的也有不少,像刘保毅的《谈谈广播剧的结构》、刘雨岚的《广播剧“三要素”浅谈》、朱宝贺的史论研究《广播剧的诞生与发展》等,这些文章十分珍贵,就是现在来看,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水平。</p>
<p>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了朱宝贺所著《广播剧编导艺术》和刘雨岚所著《广播剧导演A、B、C》,大面积地填补了我国广播剧理论研究的空白。</p>
<p>-----广播剧被广泛认可,还在于它的与众不同,有自己鲜明而独特的个性。作为戏剧,它没有画面,没有舞台,仅仅凭借声音----即语言、音乐、音响三要素演绎全部故事,通过广播和听众接收完成戏剧使命;由听众的联想进入剧情,描写环境,塑造人物形象,获得艺术享受。这在所有戏剧当中是独一无二的。</p>
<p>-----广播剧有了自己的作家、导演、相对固定的演员表演队伍;有了自己的作曲家、配乐、效果设计和专业制作;广播连续剧的形式已经出现,每天在同一固定时间的连续播出,扩大了广播剧的容量,每一集的悬念吸引着听众收听欲罢不能。</p>
<p>-----制作广播剧的技术日趋完善。中国最初的广播剧是通过直播完成的,然后才有了录音录制。据广播剧学者专家朱宝贺教授的研究,最早是采用腊片录制播出的。所谓腊片,是在铝质薄板上面涂上一层树脂,然后通过话筒,把语言、音乐、音响录制在腊片上。录制后不能改动,成本高,且使用寿命不长,很快就为钢丝录音所取代,然后是三型磁带、八型磁带,到德国C型磁带再到国产磁带。后来又由广东台首先推出立体声广播剧的录制和播出,然后逐步推广,直到现在的超级录音设备和工艺的应用。</p>
<p>录音设备和工艺的改进发展,为广播剧导演手法的运用、录制质量的提升、优秀剧作的涌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工艺的支持。</p>
<p>所有这些发展变化,呼唤广播剧有全国性的交流和管理,这时候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成立已经呼之欲出。</p>
<p>时间来到了1980年。</p>
<p>为了进一步繁荣广播剧创作,1980年11月15日在成都召开了全国广播剧交流会。</p>
<p>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部分省辖市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广播学院等41个单位的93名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等专业单位也派员参加。这里出现了“中国戏剧家协会”的身影,其实广播剧崛起的整个过程,一直受到“全国剧协”的热情关注。</p>
<p>为了加强国内外广播剧业务的交流,开展广播剧艺术理论的研究,会议经过酝酿和协商,一致通过成立中国广播剧研究会。</p>
<p>中国剧协对此表示积极支持。</p>
<p>这是本次会议最为耀眼的功绩,可载入中国广播剧史册。</p>
<p>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领导对成立中国广播剧研究会高度重视,听取汇报并责成中央台文艺部具体落实。</p>
<p>成立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申请报告很快形成,并很快获得广电总局的批准,时间为1980年12月1日。真是好事快办!这说明成立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是上下同心,水到渠成。</p>
<p>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办公室设在中央台文艺部。</p>
<p>从此,中国广播剧人有了自己温馨的家。</p>
<p>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之后,举办了全国优秀广播剧展播月、</p>
<p>全国广播剧本创作座谈会、全国优秀广播剧评奖会议、全国广播剧音乐工作会议、全国少年儿童广播剧评选会议、广播剧制作经验交流会、广播剧导演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广播剧的创作和生产。</p>
<p>在这当中有几件事是特别值得一提的。</p>
<p>第一件事。1982年4月,在北京举办了“全国优秀广播剧评奖会议”,有《金鹿儿》《镢柄成亲》《白玉兰》《求索》等15部广播剧获奖。时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张香山及中国剧协副主席吴雪出席颁奖仪式;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到会作了报告。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如何提高广播剧质量并增加生产数量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了经验,时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兼中央台台长左漠野及中国剧协秘书长刘厚生听取与会者发言后发表了讲话。此次会议对于发挥电台优势促进广播剧的生产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
<p>第二件事。1982年陈云同志对广播剧《真与假》的关心过问。当时陈云同志把评弹《真情假意》推荐给戏剧界,希望将这部歌颂真善美的说唱作品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中央台得到消息率先改编成广播剧《真与假》,并送陈云同志审听。陈云同志极为认真,竟听了六、七遍,于1982年9月20日上午接见了该剧的编导刘保毅,对广播剧《真与假》作了充分肯定,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中央领导同志如此关心广播剧这是第一次,给了全国的广播剧人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p>
<p>第三件事。1984年12举办的“丹桂杯”全国广播剧评奖展播活动。这个活动是由中央台、中国剧协和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有55个会员台选送91部作品参赛。经过初评后,由中国剧协和中国戏剧出版社的戏剧理论家、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文艺评论工作者,以及广播剧的老编导、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总评,评出了15部“优秀广播剧”;所设立的优秀编剧、导演、演员、音乐、音响、录音制作和编辑等7种单项奖也各有其主;最后又从15部“优秀广播剧”中推出一部“最佳广播剧”,黑龙江台制作的《序幕刚刚拉开》获此殊荣,捧回了造型精美的银质“丹桂杯”,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p>
<p>评委及专家指出:在获奖的15部“优秀广播剧”中,创作剧目占了11部,改编只占4部,这说明中国广播剧自主创作能力的增强,而15部剧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坚持主旋律,又有多样化,正确把握了创作的方向,使广播剧的生产呈现出蓬勃生机,应继续坚持。此次评奖活动以规模大质量高奖项齐全、广播剧业已走向成熟为主要标志而载入广播剧史册。</p>
<p>第四件事。中国广播剧作品首次获得国际赛事大奖。1987年中央台以广播剧《减去十岁》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10届 “柏林未来奖”广播电视节目评选,结果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广播剧大奖”。这是中国广播剧作品首次在国际赛事中获得大奖,增强了广播剧人的自信,意义重大。</p>
<p>广播剧《减去十岁》根据我国著名作家谌容的同名小说编创,由王芝芙担任导演。王芝芙前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好作品,她执导的立体声广播剧《红楼梦》,无论是对主要演员声音的个性化设计,还是如“黛玉进府”那种“长镜头”的运用,都显示了导演的深厚功力。</p>
<p>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40年,同时见证了中国广播剧继续成长壮大并走向辉煌!见证了广播剧与其他国家级艺术品种一并成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的重要奖项。</p>
<p>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在它最红火的时候,曾拥有130多家会员台;今年,已经有乡镇级电台成为研究会的会员台!</p>
<p>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以自己的出色工作,为广播剧艺术的繁荣昌盛、日臻完美、人才辈出、生产制作能力迅速提升,以及扩大广播剧的影响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p>
<p>在漫长的40年中,研究会逐步摸索总结并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流程,即-----</p>
<p>专注于广播剧选材的主旋律与多样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理论的研究与建设;</p>
<p>专注于一年一度广播剧作品的展示与评析;</p>
<p>专注于对未成形作品的把脉诊断;</p>
<p>专注于编、导、音效和制作等方面的业务交流与各方面人才的培训,同时把向“五个一”最高奖项推荐候选作品作为本职重要工作。</p>
<p>将研究会的服务功能、指导功能最大化,因而得到了全体会员台的拥护和支持。</p>
<p>研究会的动员力、团结力和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p>
<p>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会员单位和16家副会长台以及各位副秘书长的全力支持和积极行动;</p>
<p>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会有一个作风正、效率高、甘于奉献的领导班子。赵子忠会长、高坦常务副会长、王莹秘书长,辛苦了!谢谢你们!</p>
<p>借此机会,我们还要特别感谢中央台安景林老台长!</p>
<p>安台长多年来担任研究会会长和名誉会长,对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把握着研究会发展的正确方向!</p>
<p>研究会还有一个完全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专家组,这个专家组的职能,是专为作品会诊把脉、把关定向;专家组的论证,对提高创作水平、推出优质剧本,发挥了重要作用。</p>
<p>让我们向他们道一声辛苦,衷心地感谢他们!</p>
<p>在纪念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40周年之际,谨向40年来热情支持研究会工作的各会员台致以崇高的敬意!</p>
<p>向为研究会的发展壮大兢兢业业辛勤工作的首任秘书长刘雨岚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她的开创性的工作,为广播剧的交流和繁荣、为扩大广播剧的影响、为推进研究会自身的业务建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p>
<p>在这里,还要向勇挑重担,出色轮办了三年《中国广播剧》期刊的黑龙江台和王佳奎老台长、丛林台长,以及出色的执行者、资深广播剧编导高广义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p>
<p>“战斗正未有穷期”,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对新时期赋予的神圣使命,广播剧人任重而道远,中国广播剧和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定会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p>
<p>我一生钟爱广播剧,作为与中国广播剧和广播剧研究会在一个阶段一同走过来的广播剧人,衷心祝愿研究会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祝愿中国广播剧更加繁荣昌盛!</p>
<p>最后,愿以曹禺大师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在广播剧的剧坛上,试一试你的彩笔,你将发现这是一个多么辽阔的战场,够你奔突驰骋,值得你为它献出你的勇敢、才能和智慧!”</p>
<p>衷心感谢吉林台为年会的召开做出的特殊贡献!</p>
<p>祝本届年会圆满成功!<i class="backsohu"></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 政务账号添加来源标示处理 -->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