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南泥湾精神丨老镢头刨出“好江南”

   日期:2021-10-30 15:23:44     浏览:5    评论:0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唱了半个多世纪的《南泥湾》,让黄土高原上的这个地名响彻大江南北,也让人们永远记住了南泥湾精神。

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战士们自己动手搭草棚、挖窑洞,自制锄铲、日夜开荒,短短3年时间,把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里,一组数字记录了当年三五九旅创造的农业生产奇迹:1941年,南泥湾开荒种植1.12万亩,蔬菜完全自给;到1944年底,种植面积达26万亩,产粮3.7万石,实现“耕二余一”甚至“耕一余一”。

一把把老镢头,刨出的不仅仅是土地和粮食,更重要的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高昂士气,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豪情和一心为民、不求回报的公仆本色。烽火岁月中铸就的南泥湾精神,深刻诠释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民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如今的南泥湾,不仅山青水绿、良田满地,更是鲜花满川、绿树满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干劲在这里落地生根,“陕北好江南”驶入发展快车道。“父辈开荒、后辈种树,‘南泥湾’正越来越绿、越来越美”,正如网民所说,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好南泥湾精神,用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奋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文字:董璐 海报设计:王晔)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唱了半个多世纪的《南泥湾》,让黄土高原上的这个地名响彻大江南北,也让人们永远记住了南泥湾精神。

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战士们自己动手搭草棚、挖窑洞,自制锄铲、日夜开荒,短短3年时间,把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里,一组数字记录了当年三五九旅创造的农业生产奇迹:1941年,南泥湾开荒种植1.12万亩,蔬菜完全自给;到1944年底,种植面积达26万亩,产粮3.7万石,实现“耕二余一”甚至“耕一余一”。

一把把老镢头,刨出的不仅仅是土地和粮食,更重要的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高昂士气,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豪情和一心为民、不求回报的公仆本色。烽火岁月中铸就的南泥湾精神,深刻诠释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民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如今的南泥湾,不仅山青水绿、良田满地,更是鲜花满川、绿树满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干劲在这里落地生根,“陕北好江南”驶入发展快车道。“父辈开荒、后辈种树,‘南泥湾’正越来越绿、越来越美”,正如网民所说,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好南泥湾精神,用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奋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文字:董璐 海报设计:王晔)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