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举行。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新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洪亮讲述了他的故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最初,我们村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我便从村庄环境整治入手,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将全村散落各处的60余吨杂物清除一空,村庄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把好事实事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获得了村民的信任,李洪亮2015年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兴村富民上多想办法,让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有盼头。
“我带领大家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虾稻共作产业,实现了套种套养,开发四季果园、畜禽养殖基地。现在村里的瓜果、莲藕、优质水稻、小龙虾等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达3500万元。
“村民吴大哥曾是我的结对帮扶对象,我除了帮他对接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优惠政策,获得相应的减免报销和补助外,还帮他申请了农家书屋管理员、环保员等公益性岗位,介绍他到产业基地务工,每年他可增加收入12000多元,彻底摆脱了贫困。”李洪亮说,脱贫不返贫才能检验脱贫成果,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2020年,他转岗到了镇政府工作,同大家一起,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事务中的领头作用,想方设法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现在,新合镇建起了千亩茶叶、千亩油茶、千亩莲藕、千亩中药材、千亩虾稻基地,正朝着打造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不断迈进。农村这片广袤天地,生机勃勃。
“我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脚沾泥土的力度,传递情系民生的温度,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李洪亮说。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举行。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新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洪亮讲述了他的故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最初,我们村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我便从村庄环境整治入手,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将全村散落各处的60余吨杂物清除一空,村庄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把好事实事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获得了村民的信任,李洪亮2015年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兴村富民上多想办法,让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有盼头。
“我带领大家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虾稻共作产业,实现了套种套养,开发四季果园、畜禽养殖基地。现在村里的瓜果、莲藕、优质水稻、小龙虾等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达3500万元。
“村民吴大哥曾是我的结对帮扶对象,我除了帮他对接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优惠政策,获得相应的减免报销和补助外,还帮他申请了农家书屋管理员、环保员等公益性岗位,介绍他到产业基地务工,每年他可增加收入12000多元,彻底摆脱了贫困。”李洪亮说,脱贫不返贫才能检验脱贫成果,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2020年,他转岗到了镇政府工作,同大家一起,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事务中的领头作用,想方设法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现在,新合镇建起了千亩茶叶、千亩油茶、千亩莲藕、千亩中药材、千亩虾稻基地,正朝着打造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不断迈进。农村这片广袤天地,生机勃勃。
“我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脚沾泥土的力度,传递情系民生的温度,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李洪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