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上海战疫·凡人微光|“火焰蓝”变身“大白”战斗在一线

   日期:2022-04-01 15:54:09     浏览:8    评论:0    

4ba91b843df7ee7fe99d179ae98f2b9.jpg?x-oss-process=style/w10

消防指战员穿上“大白”

3月17日晚11时许,疫情突发,新虹告急。次日清晨6时,别人回家,我们出发。从营区到一线,只隔了一趟大巴。

我们五名志愿者被分配到了爱博三村和五村,两个已经发现确诊病例并被封控的小区。下车脱下“火焰蓝”,换上“大白”,步行至内场,我们五个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将面对什么。

“消防同志们,半小时后小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现在的任务是进入每幢楼,挨家挨户核对人员信息,防止出现遗漏,你们每人负责2栋楼,约100户。”志愿者的领队简单下达了任务。还没来得及放下行李,我们每人领取了一支笔、五张A4纸便走进楼里。还没敲开第一家门,面罩已经全是雾气。

开始,出乎意料的顺利,居民们很配合,也有很多可爱的居民:硬要塞给我糖果的小朋友、特意从楼上跑下来给我送饮料的小哥、看我不方便写字给我拿来文件夹的爷叔……他们的一句“辛苦了”足以让我体会到这身“大白”的意义。

3个小时,88幢楼,8000多居民,30000多微信步数,第一件“大白”的使命总算完成。刚扒拉两口热饭,便遇上了突发情况。我负责的23号楼一独居老人告知我日常服用的药品所剩不多,急需采购。我放下筷子,撕开了一套新防护服的包装就跑了出去。药店有效率,当晚便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药品交到她手里的那个瞬间,我放心了。

住宿,是在爱博五村居民文体活动中心。40名志愿者拿着睡袋和棉被席地而睡,没有床铺、没有热水、没有浴室,当然,也没有怨言。第二天起床,平日里睡眠很浅的我竟不知道昨晚有没有人打呼噜。

接下来的三天,任务还算轻松。第二轮核实信息、维护核酸检测秩序、搬运防疫物资……兄弟们疲惫,却也满足。3月21日,第4天,也是我的31周岁生日。感谢妻子隔空投送的蛋糕,在烛光里,我仿佛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3月22日一早传来捷报,新虹街道5.7万人两轮核酸全部阴性,街道专门给志愿者准备了酒店进行48小时隔离观察。就当我们以为大获全胜的时候,病毒却又告诉我们“高兴得太早”。

3月23日晚11时,街道致电,告知东华美路220弄又发现一确诊病例已紧急封控,“新虹消防抗疫小分队”再次出征。

第二天一大早,与居委书记短暂沟通后,我们又一次踏上了“战场”。与前几天不同的是,由于任务紧急,这一次的志愿者只有我们五个。

36cc1015995ff6ea2d8ea6a9f6d7f68.jpg?x-oss-process=style/w10 

消防指战员在楼梯上工作。图片均由上海消防救援总队提供

那天的“大白”穿得很熟练,没有人敢喝一口水,大家都知道,每上一次厕所就意味着浪费一套防护服。当天中午,核酸检测按计划开展,这次不再是维护秩序这么简单,扫PDA、贴二维码、教老人如何登记……嗓子哑了就用手势比划,面罩起雾了就用酒精喷洒,碰到老人不会使用手机就拿自己的帮他们扫码……4个小时,41幢楼,1400个居民,看着眼前的试管逐渐见底,我这才敢偷偷拿起水杯抿了一口。任务赶在傍晚时分顺利完成。

同样的任务,持续了两天。3月26日晚7时许,东华美路220弄解封。我们再一次背上行囊返程。但这次我们都心知肚明,决战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仗要打……

此时此刻,我正坐在隔离室的窗口,看着整座城市由喧嚣变空荡,朋友圈里,还有很多大白在一线。所谓伟大,可能就是平凡人在灾难面前,本可以躲闪的时候,燃烧自己,为世界发出微光。

黎明前的夜最黑,但那时候的星星也最亮。或许若干年后,我们仍会记得这段故事。

4ba91b843df7ee7fe99d179ae98f2b9.jpg?x-oss-process=style/w10

消防指战员穿上“大白”

3月17日晚11时许,疫情突发,新虹告急。次日清晨6时,别人回家,我们出发。从营区到一线,只隔了一趟大巴。

我们五名志愿者被分配到了爱博三村和五村,两个已经发现确诊病例并被封控的小区。下车脱下“火焰蓝”,换上“大白”,步行至内场,我们五个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将面对什么。

“消防同志们,半小时后小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现在的任务是进入每幢楼,挨家挨户核对人员信息,防止出现遗漏,你们每人负责2栋楼,约100户。”志愿者的领队简单下达了任务。还没来得及放下行李,我们每人领取了一支笔、五张A4纸便走进楼里。还没敲开第一家门,面罩已经全是雾气。

开始,出乎意料的顺利,居民们很配合,也有很多可爱的居民:硬要塞给我糖果的小朋友、特意从楼上跑下来给我送饮料的小哥、看我不方便写字给我拿来文件夹的爷叔……他们的一句“辛苦了”足以让我体会到这身“大白”的意义。

3个小时,88幢楼,8000多居民,30000多微信步数,第一件“大白”的使命总算完成。刚扒拉两口热饭,便遇上了突发情况。我负责的23号楼一独居老人告知我日常服用的药品所剩不多,急需采购。我放下筷子,撕开了一套新防护服的包装就跑了出去。药店有效率,当晚便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药品交到她手里的那个瞬间,我放心了。

住宿,是在爱博五村居民文体活动中心。40名志愿者拿着睡袋和棉被席地而睡,没有床铺、没有热水、没有浴室,当然,也没有怨言。第二天起床,平日里睡眠很浅的我竟不知道昨晚有没有人打呼噜。

接下来的三天,任务还算轻松。第二轮核实信息、维护核酸检测秩序、搬运防疫物资……兄弟们疲惫,却也满足。3月21日,第4天,也是我的31周岁生日。感谢妻子隔空投送的蛋糕,在烛光里,我仿佛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3月22日一早传来捷报,新虹街道5.7万人两轮核酸全部阴性,街道专门给志愿者准备了酒店进行48小时隔离观察。就当我们以为大获全胜的时候,病毒却又告诉我们“高兴得太早”。

3月23日晚11时,街道致电,告知东华美路220弄又发现一确诊病例已紧急封控,“新虹消防抗疫小分队”再次出征。

第二天一大早,与居委书记短暂沟通后,我们又一次踏上了“战场”。与前几天不同的是,由于任务紧急,这一次的志愿者只有我们五个。

36cc1015995ff6ea2d8ea6a9f6d7f68.jpg?x-oss-process=style/w10 

消防指战员在楼梯上工作。图片均由上海消防救援总队提供

那天的“大白”穿得很熟练,没有人敢喝一口水,大家都知道,每上一次厕所就意味着浪费一套防护服。当天中午,核酸检测按计划开展,这次不再是维护秩序这么简单,扫PDA、贴二维码、教老人如何登记……嗓子哑了就用手势比划,面罩起雾了就用酒精喷洒,碰到老人不会使用手机就拿自己的帮他们扫码……4个小时,41幢楼,1400个居民,看着眼前的试管逐渐见底,我这才敢偷偷拿起水杯抿了一口。任务赶在傍晚时分顺利完成。

同样的任务,持续了两天。3月26日晚7时许,东华美路220弄解封。我们再一次背上行囊返程。但这次我们都心知肚明,决战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仗要打……

此时此刻,我正坐在隔离室的窗口,看着整座城市由喧嚣变空荡,朋友圈里,还有很多大白在一线。所谓伟大,可能就是平凡人在灾难面前,本可以躲闪的时候,燃烧自己,为世界发出微光。

黎明前的夜最黑,但那时候的星星也最亮。或许若干年后,我们仍会记得这段故事。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