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专家分析2022年一季度CPI和PPI数据 表示物价走势总体平稳 保供稳价措施给力

   日期:2022-04-11 17:41:43     浏览:21    评论:0    

国家统计局今天(4月11日)发布202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3月份,受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从今年1—3月平均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

今年3月,俄乌局势急剧变化,我国本土疫情防控压力骤增。3月份的中国经济依然面临异常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关于2022年一季度CPI和PPI数据解读,我们马上连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

我们看到今年3月我国CPI同比上涨1.5%,PPI同比上涨8.3%,同比涨幅继续回落,两项数据释放了哪些值得关注的信号?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是令人欣喜的。在政策的目标范围之内,相比今年前两个月,整期的趋势还在回落。在全球通胀压力巨大的大背景下,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数据确实是来之不易。整体看,我国物价是保持稳定的,这是由于各项政策措施“给力”,取得了积极效果。

去年下半年起,欧美及部分新兴经济体就面临数十年来最高水平的通胀压力,与全球通胀升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物价总体保持平稳。如何看待中国保供稳价措施的意义?对全球物价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徐洪才:从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开始,我国各项政策提前发力、到位。保供稳价政策首先要保证基础的大宗商品还有能源的价格相对稳定,同时我们也推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比如煤电的价格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我们应对外部供应链的冲击,包括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了粮食、石油、天然气、钢铁、有色金属等价格,这些对工业生产成本有一定的推升作用,对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等也造成了一定压力。我们采取的各项政策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对冲作用,“六稳六保”政策的实施力度也增加了,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输入性的通胀压力。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比较稳定,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形势下,我们起到了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今天(4月11日)发布202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3月份,受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从今年1—3月平均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

今年3月,俄乌局势急剧变化,我国本土疫情防控压力骤增。3月份的中国经济依然面临异常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关于2022年一季度CPI和PPI数据解读,我们马上连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

我们看到今年3月我国CPI同比上涨1.5%,PPI同比上涨8.3%,同比涨幅继续回落,两项数据释放了哪些值得关注的信号?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是令人欣喜的。在政策的目标范围之内,相比今年前两个月,整期的趋势还在回落。在全球通胀压力巨大的大背景下,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数据确实是来之不易。整体看,我国物价是保持稳定的,这是由于各项政策措施“给力”,取得了积极效果。

去年下半年起,欧美及部分新兴经济体就面临数十年来最高水平的通胀压力,与全球通胀升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物价总体保持平稳。如何看待中国保供稳价措施的意义?对全球物价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徐洪才:从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开始,我国各项政策提前发力、到位。保供稳价政策首先要保证基础的大宗商品还有能源的价格相对稳定,同时我们也推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比如煤电的价格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我们应对外部供应链的冲击,包括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了粮食、石油、天然气、钢铁、有色金属等价格,这些对工业生产成本有一定的推升作用,对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等也造成了一定压力。我们采取的各项政策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对冲作用,“六稳六保”政策的实施力度也增加了,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输入性的通胀压力。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比较稳定,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形势下,我们起到了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作用。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