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保障供应链产业链,3月以来上海海铁联运同比增42%

   日期:2022-04-26 10:51:48     浏览:14    评论:0    

受本轮疫情影响,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挑战。运量大、全天候的铁路运输已成为各类物资进出上海的主要物流方式之一。

第一财经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铁路局”)获悉,为确保经济“大动脉”的安全畅通,上海海铁联运通道保持畅通高效运转。3月以来,上海海铁联运开行海铁联运班列655列,业务量达8.4万TEU(标箱),同比增长42%。

据上海铁路局介绍,自3月底封控以来,铁路部门确保运输生产保持24小时正常运转。

以芦潮港中心站为例,该站海铁联运业务量占上海地区业务量90%,车站进出集装箱大部分与进出口业务有关,大量集卡司机需要进出场站进行进箱、取箱作业,疫情输入风险很大。

芦潮港站集装箱堆场。上海铁路局供图

“我们对站区全员核酸检测的频次,从以前的每周1次、每周2次,升级到目前的每天1次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做到一人不漏、发现感染第一时间隔离处置。”芦潮港中心站常务副总经理王明伟介绍说,车站严格落实集装箱掏箱作业防疫规定,做到非必要不直接接触集装箱,掏箱作业必须穿戴好防护服并严格落实消杀措施。

为保供稳链,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安排好芦潮港中心站区运输资源,联合上海港海铁联运公司、长三角各地相关物流公司、各装车站、船公司、港口和集卡运输公司等企业单位,保持生产24小时不间断运转,每日保证开行10对以上海铁联运班列,日均应急保供物资在20箱以上,日均装卸车达到850辆左右。

据统计,3月份芦潮港中心站海铁联运集装箱运量突破4万TEU,达到40690TEU,创单月最高纪录;4月4日装卸车突破千车大关,达到1038车,创单日最高纪录;4月15日装车实现505车的历史最高纪录。电煤、化肥、粮食、矿砂等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障,实现应运尽运。

在22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谈到打通物流堵点时表示,上海是重要的国际口岸,也是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货物通关和运输的效率有所降低,部分地方出现了物流不畅的现象。近期,在交通运输部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障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持续发挥,保障公路、铁路、水路物流运输畅通。

例如,大力推广无接触式大宗运输方式。在港口方面。强化集装箱“陆改水”,推出涵盖洋山、外高桥各码头至长江及长三角区域港口的水运服务。从实施效果来看,3月份,上海港完成水水中转212万标准箱,占比51.7%,环比增长约17%。铁路方面。持续推进海铁联运。4月以来,海铁联运日均到发1670标准箱,较一季度平均增长25.8%。同时,在上海铁路局的大力支持下,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重点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运输。3月中旬后,已共计完成9万余吨。

“疫情发生以来,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仍然持续稳定发挥。4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日均仍超过10万TEU(标箱)。国际机场入境航班执行率78%以上。”张为说。

受本轮疫情影响,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挑战。运量大、全天候的铁路运输已成为各类物资进出上海的主要物流方式之一。

第一财经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铁路局”)获悉,为确保经济“大动脉”的安全畅通,上海海铁联运通道保持畅通高效运转。3月以来,上海海铁联运开行海铁联运班列655列,业务量达8.4万TEU(标箱),同比增长42%。

据上海铁路局介绍,自3月底封控以来,铁路部门确保运输生产保持24小时正常运转。

以芦潮港中心站为例,该站海铁联运业务量占上海地区业务量90%,车站进出集装箱大部分与进出口业务有关,大量集卡司机需要进出场站进行进箱、取箱作业,疫情输入风险很大。

芦潮港站集装箱堆场。上海铁路局供图

“我们对站区全员核酸检测的频次,从以前的每周1次、每周2次,升级到目前的每天1次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做到一人不漏、发现感染第一时间隔离处置。”芦潮港中心站常务副总经理王明伟介绍说,车站严格落实集装箱掏箱作业防疫规定,做到非必要不直接接触集装箱,掏箱作业必须穿戴好防护服并严格落实消杀措施。

为保供稳链,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安排好芦潮港中心站区运输资源,联合上海港海铁联运公司、长三角各地相关物流公司、各装车站、船公司、港口和集卡运输公司等企业单位,保持生产24小时不间断运转,每日保证开行10对以上海铁联运班列,日均应急保供物资在20箱以上,日均装卸车达到850辆左右。

据统计,3月份芦潮港中心站海铁联运集装箱运量突破4万TEU,达到40690TEU,创单月最高纪录;4月4日装卸车突破千车大关,达到1038车,创单日最高纪录;4月15日装车实现505车的历史最高纪录。电煤、化肥、粮食、矿砂等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障,实现应运尽运。

在22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谈到打通物流堵点时表示,上海是重要的国际口岸,也是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货物通关和运输的效率有所降低,部分地方出现了物流不畅的现象。近期,在交通运输部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障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持续发挥,保障公路、铁路、水路物流运输畅通。

例如,大力推广无接触式大宗运输方式。在港口方面。强化集装箱“陆改水”,推出涵盖洋山、外高桥各码头至长江及长三角区域港口的水运服务。从实施效果来看,3月份,上海港完成水水中转212万标准箱,占比51.7%,环比增长约17%。铁路方面。持续推进海铁联运。4月以来,海铁联运日均到发1670标准箱,较一季度平均增长25.8%。同时,在上海铁路局的大力支持下,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重点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运输。3月中旬后,已共计完成9万余吨。

“疫情发生以来,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仍然持续稳定发挥。4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日均仍超过10万TEU(标箱)。国际机场入境航班执行率78%以上。”张为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