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雅安7级地震9年后再余震!为什么余震能余这么久?

   日期:2022-05-20 13:22:02     浏览:17    评论:0    

5月20日,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5月20日08时36分在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北纬29.67度,东经102.48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不少网友表示:震感明显。

针对本次地震,中新网独家采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本次地震为2013年雅安7级地震强余震

专家分析称,本次地震为2013年雅安7.0级地震的一次强余震,由于当年地震震级高,相关余震发生的周期长,可能会持续好几年,其过程也是具有起伏性的。

雅安7级地震为何时隔9年仍有余震

不少网友疑问,为何时隔9年,仍有余震?

对此专家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不断运动,地球内部的地应力也在不断变化,地应力作用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地震,地震之后应力会继续积累,又会发生余震。

本次地震之所以为2013年雅安7.0级地震的余震,是因为当地地应力的积累最强主体是2013年雅安芦山县7.0级地震,当年地震发生后,地应力得到很大释放,但与此同时,还不断有应力在增强,增强到一定程度就会释放,应力积累、增强、释放是个反复的过程。

2008汶川地震至今仍有余震

时隔9年还在发生余震,网友感到很惊讶。对此,专家表示,一般大地震之后,产生的余震会维持多久的周期,很难界定。

这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质构造环境,此外,太阳黑子、板块活动周期也有影响,有的地方可能很快就结束,有的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

比如,到目前为止,汶川附近发生的地震,现在基本上还可以将其确定为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余震。

如何判断是余震还是新发地震?

专家表示,一般大地震发生过后,会不断有余震,反应在时序图上,具有连贯性。

例如,从2013年雅安芦山县7.0级地震发生以来,当地不断地有余震,包括本次地震在内,在时序图上具有连贯性,所以本次被视为前者的余震。

反之,如果一地发生的两次地震之间,在时序图上没有明显的连贯性,那么,后来发生的地震可被视为新发地震。

地震来了,如何第一时间科学避震?震时就地避险,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震基本准则:

①若在平房或楼房一层,可迅速跑出室外;

②楼房二层或以上,躲避在卫生间等有承重墙处,易形成三角空间;

③蜷曲身体、用枕头等护头颈;

④勿在阳台等避险,因门窗等处最先坍塌。

5月20日,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5月20日08时36分在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北纬29.67度,东经102.48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不少网友表示:震感明显。

针对本次地震,中新网独家采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本次地震为2013年雅安7级地震强余震

专家分析称,本次地震为2013年雅安7.0级地震的一次强余震,由于当年地震震级高,相关余震发生的周期长,可能会持续好几年,其过程也是具有起伏性的。

雅安7级地震为何时隔9年仍有余震

不少网友疑问,为何时隔9年,仍有余震?

对此专家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不断运动,地球内部的地应力也在不断变化,地应力作用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地震,地震之后应力会继续积累,又会发生余震。

本次地震之所以为2013年雅安7.0级地震的余震,是因为当地地应力的积累最强主体是2013年雅安芦山县7.0级地震,当年地震发生后,地应力得到很大释放,但与此同时,还不断有应力在增强,增强到一定程度就会释放,应力积累、增强、释放是个反复的过程。

2008汶川地震至今仍有余震

时隔9年还在发生余震,网友感到很惊讶。对此,专家表示,一般大地震之后,产生的余震会维持多久的周期,很难界定。

这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质构造环境,此外,太阳黑子、板块活动周期也有影响,有的地方可能很快就结束,有的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

比如,到目前为止,汶川附近发生的地震,现在基本上还可以将其确定为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余震。

如何判断是余震还是新发地震?

专家表示,一般大地震发生过后,会不断有余震,反应在时序图上,具有连贯性。

例如,从2013年雅安芦山县7.0级地震发生以来,当地不断地有余震,包括本次地震在内,在时序图上具有连贯性,所以本次被视为前者的余震。

反之,如果一地发生的两次地震之间,在时序图上没有明显的连贯性,那么,后来发生的地震可被视为新发地震。

地震来了,如何第一时间科学避震?震时就地避险,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震基本准则:

①若在平房或楼房一层,可迅速跑出室外;

②楼房二层或以上,躲避在卫生间等有承重墙处,易形成三角空间;

③蜷曲身体、用枕头等护头颈;

④勿在阳台等避险,因门窗等处最先坍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