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7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人民政府、蚌埠市人民政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主办,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等多家单位承办的第十一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议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遗址召开。
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人民政府、蚌埠市人民政府、新郑市人民政府等有关领导、专家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代表约180人出席会议。
第三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暨第十一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议,以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以“溯万年文脉·开百年新局——从远古携手迈入新时代”为主题,围绕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指导下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进行经验交流与研讨。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遗址管理处处长钱春峰在致辞中指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大型古遗址保护利用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融入现代生活,让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兼顾了文物安全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是实现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模式和载体。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翟德罡在致辞中指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考古和大遗址保护的工作要求,在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组织下,一大批重要遗址纳入各专项工作组,连线成片一体推进保护建设工作,更单独成立了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专项建设组和单霁翔同志为组长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保护研究和项目建设成果。
2023 年,以琉璃河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为契机,北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作风,全面做好大遗址保护利用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
北京市房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阳波在致辞中介绍到,房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7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3068年历史的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874年前的金代皇陵,让房山拥有了“人之源”“城之源”和“都之源”的美誉。在推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面,在国家文物局、市文物局、及专家学者的指导支持下,我们深入推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于2022年底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获批,同时,我们努力打造大遗址保护3.0版本,多渠道、多种方式宣传展现大遗址的文化魅力,推动区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从“保护起来”、“美起来”到“活起来”的飞跃,努力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贡献房山力量。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黎在致辞中提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建设中国式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成功模式,为实现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传承利用文化遗产、更好地让考古研究成果惠及民众、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新任名誉副秘书长陈寿田在表态发言中介绍到,我们应该自觉遵守《联盟章程》,恪尽职守,勇于创新,在秘书处的带领下,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为实现联盟宗旨,完成年度任务,竭尽全力做出副秘书长应有的贡献。
截止目前,第三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共吸引了近万名观众打卡周口店遗址,为第十一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议的召开营造了盛会氛围,为会议成果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本届艺术周以遗址公园和博物馆为载体,举办多项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活动分为文化展映、互动体验、文化展演、专家讲座、虚拟IP形象发布、专业会议等6大板块。
2023年2月17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人民政府、蚌埠市人民政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主办,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等多家单位承办的第十一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议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遗址召开。
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人民政府、蚌埠市人民政府、新郑市人民政府等有关领导、专家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代表约180人出席会议。
第三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暨第十一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议,以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以“溯万年文脉·开百年新局——从远古携手迈入新时代”为主题,围绕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指导下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进行经验交流与研讨。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遗址管理处处长钱春峰在致辞中指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大型古遗址保护利用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融入现代生活,让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兼顾了文物安全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是实现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模式和载体。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翟德罡在致辞中指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考古和大遗址保护的工作要求,在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组织下,一大批重要遗址纳入各专项工作组,连线成片一体推进保护建设工作,更单独成立了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专项建设组和单霁翔同志为组长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保护研究和项目建设成果。
2023 年,以琉璃河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为契机,北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作风,全面做好大遗址保护利用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
北京市房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阳波在致辞中介绍到,房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7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3068年历史的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874年前的金代皇陵,让房山拥有了“人之源”“城之源”和“都之源”的美誉。在推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面,在国家文物局、市文物局、及专家学者的指导支持下,我们深入推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于2022年底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获批,同时,我们努力打造大遗址保护3.0版本,多渠道、多种方式宣传展现大遗址的文化魅力,推动区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从“保护起来”、“美起来”到“活起来”的飞跃,努力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贡献房山力量。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黎在致辞中提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建设中国式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成功模式,为实现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传承利用文化遗产、更好地让考古研究成果惠及民众、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新任名誉副秘书长陈寿田在表态发言中介绍到,我们应该自觉遵守《联盟章程》,恪尽职守,勇于创新,在秘书处的带领下,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为实现联盟宗旨,完成年度任务,竭尽全力做出副秘书长应有的贡献。
截止目前,第三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共吸引了近万名观众打卡周口店遗址,为第十一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议的召开营造了盛会氛围,为会议成果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本届艺术周以遗址公园和博物馆为载体,举办多项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活动分为文化展映、互动体验、文化展演、专家讲座、虚拟IP形象发布、专业会议等6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