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中国新能源车如何“变道超车”

   日期:2023-02-22 07:30:38     浏览:1    评论:0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其中2022年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观察人士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

毫无疑问,在碳排放被空前关注的今天,汽车产业也在经历从传统燃油向新能源的深刻转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欧洲议会近日通过《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加速转型的决心可见一斑。无论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能源绿色化考虑,还是立足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大经济体多元发展目标的战略交汇点。

中国是汽车产业的后来者,但迎来了新能源车大发展的风口。电池、电机、电控“三电”取代了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大大简化了汽车架构,使得中国本土企业可以在新的赛道上与国外厂商起跑竞争。就以被视为新能源汽车“胜负手”的电池为例,目前广泛应用的锂电池虽然由欧美国家发明、在日本产业化,但当前主导权在中国。截至2021年底,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能约占全球70%,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占据六席。这意味着,中国车企已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马斯克对此也不无惊叹,“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领域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当然,仍有隐忧。尽管在电池、电机方面,我们与一线厂商的差距不断缩小,但在电控方面,缺“芯”之痛仍然明显。据统计,2022年,每辆传统燃油车的芯片数量达934颗,新能源汽车则平均高达1459颗,未来更高级智能汽车的需求量可达每辆3000颗。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球车用芯片厂商前10位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如何破解芯片短板,考验着整个汽车产业的智慧,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未来的发展高度。此外,在应用层面,里程焦虑、电池回收等问题仍不时进入公众视野。从各方面加快配套规则落地,补齐突出短板,方能护航新能源车行稳致远,才能不辜负绿色环保之名。

科技感、时尚感、娱乐感、体验感,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获得消费者青睐的显著优势。随着市场渗透率持续走高,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将保持快速发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助力新能源车“变道超车”,也将进一步催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其中2022年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观察人士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

毫无疑问,在碳排放被空前关注的今天,汽车产业也在经历从传统燃油向新能源的深刻转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欧洲议会近日通过《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加速转型的决心可见一斑。无论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能源绿色化考虑,还是立足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大经济体多元发展目标的战略交汇点。

中国是汽车产业的后来者,但迎来了新能源车大发展的风口。电池、电机、电控“三电”取代了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大大简化了汽车架构,使得中国本土企业可以在新的赛道上与国外厂商起跑竞争。就以被视为新能源汽车“胜负手”的电池为例,目前广泛应用的锂电池虽然由欧美国家发明、在日本产业化,但当前主导权在中国。截至2021年底,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能约占全球70%,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占据六席。这意味着,中国车企已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马斯克对此也不无惊叹,“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领域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当然,仍有隐忧。尽管在电池、电机方面,我们与一线厂商的差距不断缩小,但在电控方面,缺“芯”之痛仍然明显。据统计,2022年,每辆传统燃油车的芯片数量达934颗,新能源汽车则平均高达1459颗,未来更高级智能汽车的需求量可达每辆3000颗。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球车用芯片厂商前10位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如何破解芯片短板,考验着整个汽车产业的智慧,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未来的发展高度。此外,在应用层面,里程焦虑、电池回收等问题仍不时进入公众视野。从各方面加快配套规则落地,补齐突出短板,方能护航新能源车行稳致远,才能不辜负绿色环保之名。

科技感、时尚感、娱乐感、体验感,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获得消费者青睐的显著优势。随着市场渗透率持续走高,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将保持快速发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助力新能源车“变道超车”,也将进一步催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