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甲骨文破译“一字十万”:这笔钱真的不好拿

   日期:2023-02-23 15:50:35     浏览:2    评论:0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

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

曾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

2018年,有一人拿到了这10万元

他就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

获奖论文是

《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

他也是目前唯一拿到这笔奖金的人

蒋玉斌是怎么收获“一字十万”的?

甲骨文的破译难在哪儿?

听听他怎么说——

经过多年考证,蒋玉斌得出结论:甲骨文、金文中用在某些方国名字前的“屯”字,应该释读为蠢动的“蠢”字。例如,“屯夷方”应解读为“动乱的夷方”。

蒋玉斌说:“当时在商王国的周边,方国林立。有些方国不服商王朝的管治,兴兵作乱,就被称作‘蠢某方’,加以征讨”。经过这样解读,文句一下子读通了,也提高了反映王朝与方国部族关系资料的利用效率。

看似简单的“王”,是如何考释出来的?“王”字在甲骨文中有几种写法?甲骨文的考释有时需要大开脑洞、旋转方向来得到答案。

上一期视频中(戳这里),中国文字博物馆研究中心的刘浩研究员提出了一个难解的yǒu字。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难解?蒋玉斌对此进行了解答。

据学者统计

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

取得共识的破译字约占三分之一

“容易的已经被破译了,

没能破译的都是‘硬骨头’,

大多既复杂,又不成文。”

蒋玉斌说

考释甲骨文字

难在已知信息太有限

难以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

更难的是要坐冷板凳、下大功夫

“如果缺乏兴趣,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就很难取得新突破。”

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

开设古文字学相关本科专业

后备人才队伍逐渐丰实

蒋玉斌希望

在考释甲骨文字的艰苦道路上

有更多年轻的身影加入

一起前行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

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

曾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

2018年,有一人拿到了这10万元

他就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

获奖论文是

《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

他也是目前唯一拿到这笔奖金的人

蒋玉斌是怎么收获“一字十万”的?

甲骨文的破译难在哪儿?

听听他怎么说——

经过多年考证,蒋玉斌得出结论:甲骨文、金文中用在某些方国名字前的“屯”字,应该释读为蠢动的“蠢”字。例如,“屯夷方”应解读为“动乱的夷方”。

蒋玉斌说:“当时在商王国的周边,方国林立。有些方国不服商王朝的管治,兴兵作乱,就被称作‘蠢某方’,加以征讨”。经过这样解读,文句一下子读通了,也提高了反映王朝与方国部族关系资料的利用效率。

看似简单的“王”,是如何考释出来的?“王”字在甲骨文中有几种写法?甲骨文的考释有时需要大开脑洞、旋转方向来得到答案。

上一期视频中(戳这里),中国文字博物馆研究中心的刘浩研究员提出了一个难解的yǒu字。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难解?蒋玉斌对此进行了解答。

据学者统计

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

取得共识的破译字约占三分之一

“容易的已经被破译了,

没能破译的都是‘硬骨头’,

大多既复杂,又不成文。”

蒋玉斌说

考释甲骨文字

难在已知信息太有限

难以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

更难的是要坐冷板凳、下大功夫

“如果缺乏兴趣,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就很难取得新突破。”

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

开设古文字学相关本科专业

后备人才队伍逐渐丰实

蒋玉斌希望

在考释甲骨文字的艰苦道路上

有更多年轻的身影加入

一起前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