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叶县  时期  APP  重点 

中科院科学节武汉专场启动,武汉植物园将提供4千个公益入园名额

   日期:2023-02-28 21:30:54     浏览:1    评论:0    

3月4日至5日,中国科学院将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举办“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武汉专场”活动。武汉植物园将为公众提供4000个“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武汉专场”公益入园名额。

中科院科学节首次在北京主场外设置专场

活动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集40余个院内外机构之力,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呈现60余个特色节目、展品和实践活动,开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厚的科学盛宴。

科学节是中国科学院自2018年起打造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大型科学嘉年华活动,主场活动设立在北京,这是中国科学院科学节首次在北京主场外设置专场。

武汉植物园将为公众提供4000个“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武汉专场”公益入园名额,3月1日和3月2日开放预约,每天可预约2000人,公众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进行预约,也可以通过该微信公众号了解活动预告和参观攻略。武汉植物园还将通过中科院科普云平台“中国科普博览”等平台对活动进行游园直播和慢直播,打造精彩的“云上”科学节。

包括“科学之美”等六个版块

武汉专场活动包括“嗨剧场”“创新展”“零距离”“创工坊”“科创荟”“科学之美”等六个版块。

“嗨剧场”版块以科学文艺展演为主,将科学家、科学知识与舞台剧、脱口秀、演讲、实验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展示科学的魅力和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公众可以在科学节现场观赏表演,感受科学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创新。

“创新展”版块以展项体验为主,通过实景模型、全息展示、VR体验等多种互动形式展示中科院科技创新成果。包括深部能源智能导钻、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沙盘,“墨子号”“太空一号”等深空系列模型,“奋斗者”“蛟龙号”等深海系列模型及沙盘,VR漫游大科学装置,珠峰科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中非生物多样性成果、水环境生态主题科普展,博物馆鱼类知识与活体展等。该版块将公众平时接触不到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大型科普展品,带领公众遨游神奇科技世界。

“零距离”版块将为青少年开展专家科普讲座,同时开放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等科普场馆。公众可以跟着直播镜头走进实验室,了解科研环境,认知科研工作,增强对科研工作的认同感。

“创工坊”主打科学实践和科普互动,现场设置了8项主题实践活动。操作火箭发射实验,和卫星模型来一场星际穿越,闻香识植物,认识古代的清洁剂,开展植物拓印,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科学的奥妙和乐趣。

“科创荟”版块以图书、文创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展示为主。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等7个在汉院士工作室展出科普书籍、科普视频等高端科普资源。中科院在汉院所将展出相关研究领域的科普图书和科学模型等文创产品。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等在汉科普场馆带来矿石盲盒、昆虫标本、斗拱等好玩的产品。

“科学之美”版块以科学展览为主,通过图片、视频、旗帜多形式展示科学之美。公众可在该版块欣赏“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图片展、科学公式彩旗、科学简笔画图片展、弘扬科学家精神优秀作品摄影展,感受科学节日的浓郁氛围。

3月4日至5日,中国科学院将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举办“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武汉专场”活动。武汉植物园将为公众提供4000个“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武汉专场”公益入园名额。

中科院科学节首次在北京主场外设置专场

活动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集40余个院内外机构之力,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呈现60余个特色节目、展品和实践活动,开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厚的科学盛宴。

科学节是中国科学院自2018年起打造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大型科学嘉年华活动,主场活动设立在北京,这是中国科学院科学节首次在北京主场外设置专场。

武汉植物园将为公众提供4000个“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武汉专场”公益入园名额,3月1日和3月2日开放预约,每天可预约2000人,公众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进行预约,也可以通过该微信公众号了解活动预告和参观攻略。武汉植物园还将通过中科院科普云平台“中国科普博览”等平台对活动进行游园直播和慢直播,打造精彩的“云上”科学节。

包括“科学之美”等六个版块

武汉专场活动包括“嗨剧场”“创新展”“零距离”“创工坊”“科创荟”“科学之美”等六个版块。

“嗨剧场”版块以科学文艺展演为主,将科学家、科学知识与舞台剧、脱口秀、演讲、实验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展示科学的魅力和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公众可以在科学节现场观赏表演,感受科学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创新。

“创新展”版块以展项体验为主,通过实景模型、全息展示、VR体验等多种互动形式展示中科院科技创新成果。包括深部能源智能导钻、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沙盘,“墨子号”“太空一号”等深空系列模型,“奋斗者”“蛟龙号”等深海系列模型及沙盘,VR漫游大科学装置,珠峰科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中非生物多样性成果、水环境生态主题科普展,博物馆鱼类知识与活体展等。该版块将公众平时接触不到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大型科普展品,带领公众遨游神奇科技世界。

“零距离”版块将为青少年开展专家科普讲座,同时开放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等科普场馆。公众可以跟着直播镜头走进实验室,了解科研环境,认知科研工作,增强对科研工作的认同感。

“创工坊”主打科学实践和科普互动,现场设置了8项主题实践活动。操作火箭发射实验,和卫星模型来一场星际穿越,闻香识植物,认识古代的清洁剂,开展植物拓印,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科学的奥妙和乐趣。

“科创荟”版块以图书、文创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展示为主。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等7个在汉院士工作室展出科普书籍、科普视频等高端科普资源。中科院在汉院所将展出相关研究领域的科普图书和科学模型等文创产品。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等在汉科普场馆带来矿石盲盒、昆虫标本、斗拱等好玩的产品。

“科学之美”版块以科学展览为主,通过图片、视频、旗帜多形式展示科学之美。公众可在该版块欣赏“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图片展、科学公式彩旗、科学简笔画图片展、弘扬科学家精神优秀作品摄影展,感受科学节日的浓郁氛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