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财政部: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

   日期:2023-03-02 07:20:23     浏览:1    评论:0    

昨天(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介绍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并对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减税降费政策、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进行回应。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在财政支出强度、专项债投资拉动、推动财力下沉这三个“加力点”上加力。

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让市场充满期待。“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刘昆表示,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将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同时,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此外,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2018年以来,已累计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4.6万亿元。其中,2022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过4万亿元,支持约3万个重点项目建设。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将合理安排专项债券规模,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提效”方面,今年将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支出效率。党政机关继续过紧日子,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更好节用裕民。积极支持科技攻关、乡村振兴、教育、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

突出对中小微企业及特困行业支持

回顾2022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6万亿元,超过2021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

2023年,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表示,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尽快研究明确政策,抓好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落实落细现有政策。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另一方面,优化完善优惠政策,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市场主体。同时,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

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影响没有那么大

对社会关注的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财政部也逐一回应。刘昆表示,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影响是可控的。若按照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减收约2万亿元匡算,影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约3000亿元。他还进一步说明,“土地出让收入是毛收入,收入减少的同时,也会相应减少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因为收支之间是联动的,所以它的收入下降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我国去年法定债务的负债率约为50%左右。这一指标在全世界都是比较低的。刘昆表示,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一些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昨天(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介绍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并对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减税降费政策、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进行回应。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在财政支出强度、专项债投资拉动、推动财力下沉这三个“加力点”上加力。

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让市场充满期待。“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刘昆表示,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将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同时,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此外,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2018年以来,已累计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4.6万亿元。其中,2022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过4万亿元,支持约3万个重点项目建设。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将合理安排专项债券规模,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提效”方面,今年将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支出效率。党政机关继续过紧日子,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更好节用裕民。积极支持科技攻关、乡村振兴、教育、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

突出对中小微企业及特困行业支持

回顾2022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6万亿元,超过2021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

2023年,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表示,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尽快研究明确政策,抓好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落实落细现有政策。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另一方面,优化完善优惠政策,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市场主体。同时,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

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影响没有那么大

对社会关注的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财政部也逐一回应。刘昆表示,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影响是可控的。若按照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减收约2万亿元匡算,影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约3000亿元。他还进一步说明,“土地出让收入是毛收入,收入减少的同时,也会相应减少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因为收支之间是联动的,所以它的收入下降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我国去年法定债务的负债率约为50%左右。这一指标在全世界都是比较低的。刘昆表示,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一些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