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同学们更好感受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师发展服务中心石晓军主任及招生宣传服务中心林宏主任的带领下,德阳成都外国语学校组织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及全体地理老师到德阳市气象局开展气象研学实践活动。德阳市气象局副局长邓挺、办公室主任蒋泽苹、气象台副台长蔡嘉婧、信息中心副主任许燕、公服中心主任王远东、党建办主任付艳以及罗江区气象局副局长陈鑫洋出席本次活动,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为参观的师生进行了专业的讲解。本次活动也是本校地理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对地理课外专题实践活动课程的一次探索。
#第1站
数据监测
在大厅中,信息中心主任许燕向同学们讲解了便携式观测站。
看!映入眼帘的是百叶箱,它的作用是消除测温的辐射误差,同时,也保护仪器免受风、雨、雪等的直接影响。百叶箱内应有适当的自然通风或强迫通风,使安置其中的温湿仪器能较真实地指示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许老师进一步展示了观测站的各项功能。随着同学们对气象仪器的了解加深, 许老师又展示了雨量器。
#第2站
数据处理
离开大厅,同学们来到了气象局处理天气预报数据的工作人员办公场地,在这里,气象台副台长蔡嘉婧为大家进行了天气预报制作流程、防灾避险等科普讲解,在讲解中,大家回顾了近年来德阳地区发生的各类气象灾害,对家乡的气象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同学们学习到,各种气象灾害都有预警,目前准确性已经大大提升,我们在气象灾害多发的季节应该及时关注气象局发布的相关信息。同时,随着蔡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也感受到气象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正是气象人每天默默付出,提供的各项信息服务,维护着各行各业的安宁。
#第3站
天气预报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录制天气预报的工作室,同学们在主持人的帮助下,当了一把“虚拟气象主播”,并留下了珍贵的体验录像。
#学有所思
研有所获
参观结束,感谢德阳市气象局对同学们的热情接待,专业讲解,我们收获颇丰。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呼吁全社会增进对全球变暖背景下天气气候系统的了解,通过天气、气候和水文服务,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应对挑战,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校园是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强化气象灾害避险教育,切实提高学生防灾减灾能力,护航学生安全。
此次研学活动是学校地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气象的神奇,激发探索气象奥秘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地理实践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我们也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多感悟,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气象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深入学习气象科学知识,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科学报考气象相关大学,将来为国家的气象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