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回升向好。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今年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4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明显,服务业和消费恢复较快,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餐饮收入增长超4成
从服务业情况看,前期受到压抑的服务需求继续释放,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回升明显,服务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比上月加快4.3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 分 别 增 长48.7%、18.8%、17.6%、13.2%,与上月相比均明显加快。
随着消费场景有序恢复,居民消费倾向逐步提升,市场销售较快增长,尤其是服务性消费明显改善。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10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增长43.8%。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均实现明显增长,消费升级态势持续显现。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零售和实体店零售均在改善。1至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4%,比1至3月份加快3.1个百分点。同时,从实体店零售额看,1至4月份,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额增速继续加快,其中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增长11.1%。
“近期,文旅消费、网红特色消费、直播带货消费热度比较高,成为消费回升向好的新亮点。”付凌晖表示,从中长期看,我国消费规模扩大态势持续显现,消费升级的驱动力还在增强,这些都会持续加大对消费的带动作用。“综合来看,我国消费恢复向好,有条件、有基础,也有信心。”
CPI涨幅阶段性低位运行
近期,价格走势受到广泛关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
据介绍,CPI走低主要是受到一些阶段性因素影响,包括食品价格回落、能源价格降幅扩大、国内部分耐用消费品降价促销等。随着气温转暖,鲜菜、鲜果供应增加,市场价格有所回落。同时,生猪市场供应总体充足,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猪肉价格下行带动食品价格回落。数据显示,4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
“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总的来看,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付凌晖表示,从下阶段情况看,CPI同比涨幅阶段性低位运行还会持续。但是,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显效、经济活跃度提升,就业逐步改善、收入增加、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场景恢复拓展等因素将共同带动CPI涨幅回到合理水平。
从就业情况看,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统计水平,总体向好。“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青年人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稳定和扩大青年人的就业仍然需要持续加力。”付凌晖说。
制造业延续升级发展态势
制造业发展在中国经济当中占据重要地位。“从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付凌晖介绍,从今年情况看,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总体稳定。
从投资看,1至4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4%,在上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从结构看,制造业投资中,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6.1%,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5.3%,都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升级发展态势延续。
聚焦房地产市场形势,付凌晖介绍,今年以来,市场需求较快释放,商品房销售有所恢复,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出现上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状况有所改善。1至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4%,降幅比1至3月份收窄1.4个百分点;销售额增长8.8%,增速比1至3月份加快4.7个百分点。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房地产热点市场销售情况总体向好。
付凌晖表示,4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向好,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外部压力依然较大,国内需求不足制约犹存,一些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着力恢复和扩大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国民经济回升向好。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今年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4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明显,服务业和消费恢复较快,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餐饮收入增长超4成
从服务业情况看,前期受到压抑的服务需求继续释放,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回升明显,服务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比上月加快4.3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 分 别 增 长48.7%、18.8%、17.6%、13.2%,与上月相比均明显加快。
随着消费场景有序恢复,居民消费倾向逐步提升,市场销售较快增长,尤其是服务性消费明显改善。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10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增长43.8%。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均实现明显增长,消费升级态势持续显现。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零售和实体店零售均在改善。1至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4%,比1至3月份加快3.1个百分点。同时,从实体店零售额看,1至4月份,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额增速继续加快,其中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增长11.1%。
“近期,文旅消费、网红特色消费、直播带货消费热度比较高,成为消费回升向好的新亮点。”付凌晖表示,从中长期看,我国消费规模扩大态势持续显现,消费升级的驱动力还在增强,这些都会持续加大对消费的带动作用。“综合来看,我国消费恢复向好,有条件、有基础,也有信心。”
CPI涨幅阶段性低位运行
近期,价格走势受到广泛关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
据介绍,CPI走低主要是受到一些阶段性因素影响,包括食品价格回落、能源价格降幅扩大、国内部分耐用消费品降价促销等。随着气温转暖,鲜菜、鲜果供应增加,市场价格有所回落。同时,生猪市场供应总体充足,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猪肉价格下行带动食品价格回落。数据显示,4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
“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总的来看,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付凌晖表示,从下阶段情况看,CPI同比涨幅阶段性低位运行还会持续。但是,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显效、经济活跃度提升,就业逐步改善、收入增加、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场景恢复拓展等因素将共同带动CPI涨幅回到合理水平。
从就业情况看,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统计水平,总体向好。“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青年人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稳定和扩大青年人的就业仍然需要持续加力。”付凌晖说。
制造业延续升级发展态势
制造业发展在中国经济当中占据重要地位。“从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付凌晖介绍,从今年情况看,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总体稳定。
从投资看,1至4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4%,在上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从结构看,制造业投资中,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6.1%,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5.3%,都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升级发展态势延续。
聚焦房地产市场形势,付凌晖介绍,今年以来,市场需求较快释放,商品房销售有所恢复,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出现上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状况有所改善。1至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4%,降幅比1至3月份收窄1.4个百分点;销售额增长8.8%,增速比1至3月份加快4.7个百分点。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房地产热点市场销售情况总体向好。
付凌晖表示,4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向好,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外部压力依然较大,国内需求不足制约犹存,一些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着力恢复和扩大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