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520”不再为爱奔波 “跨省通办”惠及百姓生活

   日期:2023-05-20 15:14:34     浏览:10    评论:0    

“520”,婚姻登记成为热门话题。国务院日前发布批复,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大至北京、上海、江苏等21省区市。打破异地婚姻登记困扰,让新人不再为爱奔波,此举获众多网友点赞。

其实,不仅是婚姻登记。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要求进一步拓展“跨省通办”范围和深度,直指反映突出的异地办事难点堵点。半年多过去,“跨省通办”的成效不仅体现在纸面上,更惠及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出差身份证丢了怎么办?过去要回原籍办理,现在在居住地10分钟就能办好临时身份证;去外地看病咋报销?过去要先垫付再回老家报销,现在门诊慢特病也可以跨省直接结算;公积金还贷需要千里奔波?过去要户籍地办理,现在在居住地填写申请表、扫描资料就能远程办好业务……“跨省通办”服务更便捷,群众更舒心。

置身“流动的中国”,推动“跨省通办”,是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生动写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3.76亿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超过1.2亿人,社会流动性大增。他们每个人的教育、社保、医疗、婚育等“生活小事”,乘以人数就是不可小觑的“民生大事”。为减轻来回奔波的负担,“跨省通办”应运而生,打通了人民群众异地办事的“快车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立足数字中国建设,推动“跨省通办”,是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的鲜明标识。聚焦国内,90%以上的政务服务网上就能办,平均承诺时限压缩了一半以上;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10亿人,惠民便民成效显著。放眼全球,新时代十年,我国电子政务水平排名已从2012年的78位上升到2022年的43位,是上升最快的国家之一。“跨省通办”,像是一面镜子,在这里,我们照见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势能,也窥见了数字中国一往无前的巨大潜能。

从少数领域到200多项高频事项,从小范围试点、逐渐扩围到全国范围,“跨省通办”不仅涉及具体服务事项的“物理变化”,更意味着治理理念升级、流程体系再造的“化学变化”。推进“跨省通办”向纵深发展,把好事实事办在老百姓心坎,不断加强相关各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将更多领域的数据纳入共享范围,才能彻底打破“数据孤岛”,让老百姓办事越来越方便。

“520”,婚姻登记成为热门话题。国务院日前发布批复,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大至北京、上海、江苏等21省区市。打破异地婚姻登记困扰,让新人不再为爱奔波,此举获众多网友点赞。

其实,不仅是婚姻登记。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要求进一步拓展“跨省通办”范围和深度,直指反映突出的异地办事难点堵点。半年多过去,“跨省通办”的成效不仅体现在纸面上,更惠及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出差身份证丢了怎么办?过去要回原籍办理,现在在居住地10分钟就能办好临时身份证;去外地看病咋报销?过去要先垫付再回老家报销,现在门诊慢特病也可以跨省直接结算;公积金还贷需要千里奔波?过去要户籍地办理,现在在居住地填写申请表、扫描资料就能远程办好业务……“跨省通办”服务更便捷,群众更舒心。

置身“流动的中国”,推动“跨省通办”,是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生动写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3.76亿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超过1.2亿人,社会流动性大增。他们每个人的教育、社保、医疗、婚育等“生活小事”,乘以人数就是不可小觑的“民生大事”。为减轻来回奔波的负担,“跨省通办”应运而生,打通了人民群众异地办事的“快车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立足数字中国建设,推动“跨省通办”,是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的鲜明标识。聚焦国内,90%以上的政务服务网上就能办,平均承诺时限压缩了一半以上;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10亿人,惠民便民成效显著。放眼全球,新时代十年,我国电子政务水平排名已从2012年的78位上升到2022年的43位,是上升最快的国家之一。“跨省通办”,像是一面镜子,在这里,我们照见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势能,也窥见了数字中国一往无前的巨大潜能。

从少数领域到200多项高频事项,从小范围试点、逐渐扩围到全国范围,“跨省通办”不仅涉及具体服务事项的“物理变化”,更意味着治理理念升级、流程体系再造的“化学变化”。推进“跨省通办”向纵深发展,把好事实事办在老百姓心坎,不断加强相关各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将更多领域的数据纳入共享范围,才能彻底打破“数据孤岛”,让老百姓办事越来越方便。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