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抬手就能付款!掌纹信息交出去了安全吗?

   日期:2023-05-24 13:51:14     浏览:2    评论:0    

出门不用带手机、银行卡,抬抬手就能付款!5月21日,微信宣布“刷掌支付”功能上线,用户目前可以在北京实现刷掌坐地铁。对此,有网友调侃道:“挥手说我不要,然后就把钱扣走了”“有些手,刷着刷着钱就没了”,也有人表示担心,从此又多了一个个人信息泄露隐患。

出门忘带手机或没电可刷掌

据微信官方消息,用户需要先在设备绑定个人微信账号,录入手掌纹样。消费时,将手掌对准支付设备的扫描区,确认后即可完成支付。相比刷脸支付,刷掌支付无论是安全或精准度上都更高一些。区别于指纹识别读取指腹的表皮纹路,掌纹读取的则是掌心血管纹路,能够避免暴露在外以及复制伪造。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分享起了刷掌乘坐地铁的体验。视频中,一名博主来到北京地铁10号线草桥站,在刷掌注册机上点击“开通刷掌乘车”,根据提示把手掌对准圆形的扫码器进行识别,录入掌纹后就会出现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下该二维码,再完成身份证和支付信息的授权,即可开通。随后,博主不带手机、交通卡,对准闸机的圆环区域刷一下手掌闸口便打开了,出站时再刷一次掌纹,乘车费用就从微信支付里自动扣除,这“丝滑”的体验与刷手机没啥差别。

刷掌坐地铁只是试水,此前在2023微信公开课PRO·微信之约,腾讯透露,未来会有更多应用场景。例如,用户将会员卡、校园卡、交通卡、门票电子码等与手掌绑定,即可刷掌验证会员身份、便捷消费、过闸通行。目前正在逐步邀请商家联合打造刷掌应用场景。

个人信息安全仍值得关注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表示,刷掌支付和刷脸支付的本质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它都是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去完成移动支付,其他类似的还有虹膜验证、声波验证等。未来刷掌支付可能会像刷脸支付一样,成为一种补充的支付方式。

王鹏预测,短期来看,刷掌支付恐怕难以大范围铺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设备成本太高,无法在中小商户层面普及。

不过,长期来看,王鹏认为,刷掌支付有一定优势。从识别率看,当前人脸支付的识别率并不高。刷掌应用的是“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比刷脸更安全、更方便,对老年人更“友好”。

王鹏坦言,从安全性角度来看,现在的人脸图像识别技术都是很浅层次的,造假成本较低,很容易出现盗刷、误判。相比于刷脸,掌纹支付安全性较高,这也是众多移动支付巨头都在积极布局掌纹支付的原因所在。

此外,用户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日趋提高,是否愿意交出掌纹信息也有待观察。根据2022年4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关于2021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的报告》显示,95.7%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常使用扫描或出示条码完成支付,20.2%的用户不接受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

出门不用带手机、银行卡,抬抬手就能付款!5月21日,微信宣布“刷掌支付”功能上线,用户目前可以在北京实现刷掌坐地铁。对此,有网友调侃道:“挥手说我不要,然后就把钱扣走了”“有些手,刷着刷着钱就没了”,也有人表示担心,从此又多了一个个人信息泄露隐患。

出门忘带手机或没电可刷掌

据微信官方消息,用户需要先在设备绑定个人微信账号,录入手掌纹样。消费时,将手掌对准支付设备的扫描区,确认后即可完成支付。相比刷脸支付,刷掌支付无论是安全或精准度上都更高一些。区别于指纹识别读取指腹的表皮纹路,掌纹读取的则是掌心血管纹路,能够避免暴露在外以及复制伪造。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分享起了刷掌乘坐地铁的体验。视频中,一名博主来到北京地铁10号线草桥站,在刷掌注册机上点击“开通刷掌乘车”,根据提示把手掌对准圆形的扫码器进行识别,录入掌纹后就会出现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下该二维码,再完成身份证和支付信息的授权,即可开通。随后,博主不带手机、交通卡,对准闸机的圆环区域刷一下手掌闸口便打开了,出站时再刷一次掌纹,乘车费用就从微信支付里自动扣除,这“丝滑”的体验与刷手机没啥差别。

刷掌坐地铁只是试水,此前在2023微信公开课PRO·微信之约,腾讯透露,未来会有更多应用场景。例如,用户将会员卡、校园卡、交通卡、门票电子码等与手掌绑定,即可刷掌验证会员身份、便捷消费、过闸通行。目前正在逐步邀请商家联合打造刷掌应用场景。

个人信息安全仍值得关注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表示,刷掌支付和刷脸支付的本质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它都是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去完成移动支付,其他类似的还有虹膜验证、声波验证等。未来刷掌支付可能会像刷脸支付一样,成为一种补充的支付方式。

王鹏预测,短期来看,刷掌支付恐怕难以大范围铺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设备成本太高,无法在中小商户层面普及。

不过,长期来看,王鹏认为,刷掌支付有一定优势。从识别率看,当前人脸支付的识别率并不高。刷掌应用的是“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比刷脸更安全、更方便,对老年人更“友好”。

王鹏坦言,从安全性角度来看,现在的人脸图像识别技术都是很浅层次的,造假成本较低,很容易出现盗刷、误判。相比于刷脸,掌纹支付安全性较高,这也是众多移动支付巨头都在积极布局掌纹支付的原因所在。

此外,用户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日趋提高,是否愿意交出掌纹信息也有待观察。根据2022年4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关于2021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的报告》显示,95.7%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常使用扫描或出示条码完成支付,20.2%的用户不接受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