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首次访华,开启中洪关系新篇章
“我带着洪都拉斯人民的期待而来”
中国外交不断开辟新局面。6月9日至14日,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开启首次访华之行,她也是洪都拉斯历史上首位访华的总统。结束上海站的行程后,她到访北京,并将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从建交到正式访问,两个多月的时间,中洪以时不我待的速度推进合作进程,各界人士前期交流互动无不表达对两国开启新篇章的期待。中洪关系有望成为不同规模、不同国情、不同制度国家友好合作的新典范。
“时不我待”的历史性会晤
迈出“历史性一步”。卡斯特罗作为洪都拉斯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统,被形容为“勇敢”“理性”。早在2021年9月竞选总统时,她就表示如果大选获胜,将“立即开放与中国大陆的外交和商务关系。”当选总统后,卡斯特罗也兑现承诺,于今年3月25日宣布与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
见证“历史性时刻”。3月2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在北京与洪都拉斯外交部长雷纳举行会谈并签署联合公报,两国正式建交,洪都拉斯成为中国第182个建交国。秦刚表示,双方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开展各层级友好交往和各领域务实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举行“历史性会晤”。在6月5日中国驻洪都拉斯大使馆开馆仪式举行当天,卡斯特罗宣布了访华安排。昨天,洪都拉斯驻华使馆举行开馆仪式,两国外长共同揭牌。秦刚表示,两国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必将引领双边关系迈上新高度、实现新发展。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牛海彬看来,从建交到国事访问,中洪短时间内快速全方位对接,凸显两国元首对发展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和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雷纳在北京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两国今日将签署多项备忘录和合作文件,其中包含“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
顺应潮流的“特殊使命”
访华前,卡斯特罗表示将带着“特殊使命”访问中国,并称“洪都拉斯的重建需要在政治、科学、技术、商业和文化等诸多领域开拓新视野”。
抵达上海当晚,她说:“此次访华,我带着洪都拉斯人民的期待而来。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国建交、与中国合作,可以为洪都拉斯带来发展机遇。”
牛海彬认为,特殊使命就是回应人民的期待,让国家收获实实在在发展红利,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第一大外贸大国,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影响力日益增长。中拉贸易额2022年达4857.9亿美元,连续两年突破4500亿美元。而洪都拉斯作为中美洲重要国家,2022年与中国的贸易额仅为15.89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15.6亿美元,进口额2923.9万美元。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对本报记者表示,建交前双边经贸已有合作,但目前贸易额仅相当于2010年至2014年历史最好水平的30%至40%,这对疫后复苏困难的洪都拉斯非常不利。
他进一步指出,在全球贸易不稳定的环境下,多元化的市场和发展方式对各方降低风险及获得稳定预期都非常重要。“过去几年洪都拉斯更多地依赖北美和周边市场,中国对它意味着一个新的、稳定的、巨大的市场,对它的出口意义非凡。”
周密认为,建交后,洪都拉斯的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港口和仓储物流等建设更有针对性地面向中国市场,此前发展不足的优势产业有望得到更充分地发展。
随着两国建交,更多合作也持续跟进。近期洪都拉斯媒体、经贸等多个代表团陆续访华,从各层面推动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共寻合作机遇。
“自洪都拉斯与中国建交以来的近三个月里,两国关系实现了‘根本性进展’。例如,中国已经批准了洪几种战略产品可出口中国,包括咖啡、虾、甜瓜和香蕉,都已达到中国的检疫标准。”访华前,雷纳对媒体表示,洪中关系正在各个领域取得进展,很快就会“为洪都拉斯和洪都拉斯人民带来重要成果”。
6月10日,卡斯特罗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时,正式提出加入该机构的申请。
不断扩大的“朋友圈”效应
近年来,中国在拉美的“朋友圈”不断扩容升级,截至目前,拉美33个国家中有26个国家与华建交。除了洪都拉斯,中国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先后建交。
这些国家中,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多达21个。6月2日,中国与阿根廷在北京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
雷纳此前表示,中国在拉美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而出现的正常趋势。
“洪都拉斯希望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特别是减贫、可持续发展、控制暴力等方面,而这也将更好地诠释中国带给世界的发展机遇。”牛海彬认为,卡斯特罗此访将对拉美地区,尤其是尚未与华建交的国家产生显著的示范效应。
其一,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建立,会对经贸关系起到非常大的助力作用。例如还未与中国建交的巴拉圭,虽然也向中国出口很多农产品,但因为限制政策,有时不得不通过第三国出口市场;其二,中洪有望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洪都拉斯在开拓对华大市场方面获得更多贸易便利,这也将使其在拉美众多国家中脱颖而出。
以巴拿马为例,2017年与中国建交后,巴拿马成为最早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建交以来,中巴两国在经贸、金融、农业、旅游、交通、海事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迄今已签署60余项合作协议。2019年中企承建的阿玛多尔会展中心成为中美洲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国际性会展中心。2021年后,中国跃升成为巴第一大贸易伙伴。
巴拿马媒体援引英国智库报告预测,2035年,中拉贸易总额将达到7000亿美元,占拉美贸易总额的25%,将是2020年的两倍。报告显示,除贸易外,中国企业近年来在拉美投资超过1600亿美元,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已提供价值1360亿美元的贷款。报告认为,中拉经贸关系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在加强与拉美国家经贸联系的同时,中国不干涉各国国内政治事务。
牛海彬强调,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已经不把自己当做“美国的后院”,也不希望别人把他们看作是“美国后院的人”,突出表现在相继成立的中美洲一体化体系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他们有一种地区自主探索发展的精神和全球视野,希望在全球构建更多的多元伙伴,所以客观上拉美国家的目光已经超越了美国,投向全球,特别是中国。”
洪都拉斯学者安东尼奥·弗洛雷斯·阿里亚萨:
洪都拉斯人十分欣赏和尊重中国
“卡斯特罗总统访华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洪都拉斯与世界另一端的大国建立联系,也意味着主权独立的展现。”卡斯特罗访华之际,洪都拉斯国际问题专家安东尼奥·弗洛雷斯·阿里亚萨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驻华大使人选体现对中国尊重
阿里亚萨尚未来过中国大陆,但已对“世界另一端的大国”了解颇多。他向记者谈起,从悠久的历史来看,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是由汉武帝迈出的,张骞打开了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大门。阿里亚萨认为,中国可以说是历史上经济全球化的开创者之一。近代以来,经历上百年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又走上改革开放的经济崛起之路。
“过去十年,中国在强有力的领导下实现全面腾飞,包括教育和技术领域的非凡进步。”阿里亚萨表示,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走向世界,帮助非洲和拉丁美洲建设基础设施,实现经济转型。2015年的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10年内投资2500亿美元支持拉丁美洲发展,“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额,美国和其他任何西方国家从未有过这样的承诺。”
洪都拉斯驻华使馆昨天在北京开馆。此前,78岁的洪都拉斯著名科学家萨尔瓦多·蒙卡达爵士被任命为洪都拉斯首任驻华大使。阿里亚萨说,蒙卡达爵士曾距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仅一步之遥,是最负盛名的洪都拉斯人之一。他出任首任驻华大使,是洪都拉斯人对中国欣赏和尊重的最好证明。
加入“一带一路”有助实现宏伟愿景
1000万人口的洪都拉斯是拉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工业基础薄弱。阿里亚萨坦言,洪都拉斯农业效率低下,需要技术进步,而今天的中国正把沙漠变成农业区,洪都拉斯农民将从中国的经验和建议中受益。
卡斯特罗访华期间,洪都拉斯有望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阿里亚萨认为,加入“一带一路”,洪都拉斯将为连接世界的宏伟愿景作出贡献,加强拉美国家间的联系,并使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连接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是全球贸易的重要调节者。如果中国停止生产,世界将因供应不足而陷入通货膨胀。中国的生产刺激了全球贸易增长。在投资领域,强有力的中国投资如今在全世界都是必不可少的。”阿里亚萨说,即使在欧洲,许多公司的生存都要依靠来自中国的投资。中国还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强国。洪都拉斯需要创造更多工作机会,以避免人口外流和滋生犯罪,他期待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关系下,洪都拉斯能够通过对华合作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受益。
洪都拉斯支持多边主义
不久前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成为一大焦点。在阿里亚萨看来,中方强调安全应是全面和可持续的,而不是暂时的或权宜之计,体现了维护全球安全的愿景。通过提出新的安全倡议,中国再次展示了长期以来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坚定信念。
洪都拉斯所在的中美洲地区,至今仍是台湾所谓“邦交国”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受到外部势力干扰。美国意图利用台湾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对抗中国,并向台湾出售武器,获取经济收益。”阿里亚萨表示,洪都拉斯仍高度依赖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国内生产总值有相当比例来自旅美侨民向国内汇款。洪都拉斯应减少这种依赖,进而摆脱地缘政治的巨大影响。
“洪都拉斯是世界舞台的一个小国,但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们在联合国大会投票,并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支持多边主义、主权平等以及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推动社会和经济一体化——这才是最重要的。”阿里亚萨说。
原标题: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首次访华,开启中洪关系新篇章
“我带着洪都拉斯人民的期待而来”
中国外交不断开辟新局面。6月9日至14日,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开启首次访华之行,她也是洪都拉斯历史上首位访华的总统。结束上海站的行程后,她到访北京,并将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从建交到正式访问,两个多月的时间,中洪以时不我待的速度推进合作进程,各界人士前期交流互动无不表达对两国开启新篇章的期待。中洪关系有望成为不同规模、不同国情、不同制度国家友好合作的新典范。
“时不我待”的历史性会晤
迈出“历史性一步”。卡斯特罗作为洪都拉斯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统,被形容为“勇敢”“理性”。早在2021年9月竞选总统时,她就表示如果大选获胜,将“立即开放与中国大陆的外交和商务关系。”当选总统后,卡斯特罗也兑现承诺,于今年3月25日宣布与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
见证“历史性时刻”。3月2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在北京与洪都拉斯外交部长雷纳举行会谈并签署联合公报,两国正式建交,洪都拉斯成为中国第182个建交国。秦刚表示,双方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开展各层级友好交往和各领域务实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举行“历史性会晤”。在6月5日中国驻洪都拉斯大使馆开馆仪式举行当天,卡斯特罗宣布了访华安排。昨天,洪都拉斯驻华使馆举行开馆仪式,两国外长共同揭牌。秦刚表示,两国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必将引领双边关系迈上新高度、实现新发展。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牛海彬看来,从建交到国事访问,中洪短时间内快速全方位对接,凸显两国元首对发展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和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雷纳在北京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两国今日将签署多项备忘录和合作文件,其中包含“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
顺应潮流的“特殊使命”
访华前,卡斯特罗表示将带着“特殊使命”访问中国,并称“洪都拉斯的重建需要在政治、科学、技术、商业和文化等诸多领域开拓新视野”。
抵达上海当晚,她说:“此次访华,我带着洪都拉斯人民的期待而来。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国建交、与中国合作,可以为洪都拉斯带来发展机遇。”
牛海彬认为,特殊使命就是回应人民的期待,让国家收获实实在在发展红利,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第一大外贸大国,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影响力日益增长。中拉贸易额2022年达4857.9亿美元,连续两年突破4500亿美元。而洪都拉斯作为中美洲重要国家,2022年与中国的贸易额仅为15.89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15.6亿美元,进口额2923.9万美元。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对本报记者表示,建交前双边经贸已有合作,但目前贸易额仅相当于2010年至2014年历史最好水平的30%至40%,这对疫后复苏困难的洪都拉斯非常不利。
他进一步指出,在全球贸易不稳定的环境下,多元化的市场和发展方式对各方降低风险及获得稳定预期都非常重要。“过去几年洪都拉斯更多地依赖北美和周边市场,中国对它意味着一个新的、稳定的、巨大的市场,对它的出口意义非凡。”
周密认为,建交后,洪都拉斯的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港口和仓储物流等建设更有针对性地面向中国市场,此前发展不足的优势产业有望得到更充分地发展。
随着两国建交,更多合作也持续跟进。近期洪都拉斯媒体、经贸等多个代表团陆续访华,从各层面推动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共寻合作机遇。
“自洪都拉斯与中国建交以来的近三个月里,两国关系实现了‘根本性进展’。例如,中国已经批准了洪几种战略产品可出口中国,包括咖啡、虾、甜瓜和香蕉,都已达到中国的检疫标准。”访华前,雷纳对媒体表示,洪中关系正在各个领域取得进展,很快就会“为洪都拉斯和洪都拉斯人民带来重要成果”。
6月10日,卡斯特罗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时,正式提出加入该机构的申请。
不断扩大的“朋友圈”效应
近年来,中国在拉美的“朋友圈”不断扩容升级,截至目前,拉美33个国家中有26个国家与华建交。除了洪都拉斯,中国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先后建交。
这些国家中,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多达21个。6月2日,中国与阿根廷在北京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
雷纳此前表示,中国在拉美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而出现的正常趋势。
“洪都拉斯希望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特别是减贫、可持续发展、控制暴力等方面,而这也将更好地诠释中国带给世界的发展机遇。”牛海彬认为,卡斯特罗此访将对拉美地区,尤其是尚未与华建交的国家产生显著的示范效应。
其一,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建立,会对经贸关系起到非常大的助力作用。例如还未与中国建交的巴拉圭,虽然也向中国出口很多农产品,但因为限制政策,有时不得不通过第三国出口市场;其二,中洪有望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洪都拉斯在开拓对华大市场方面获得更多贸易便利,这也将使其在拉美众多国家中脱颖而出。
以巴拿马为例,2017年与中国建交后,巴拿马成为最早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建交以来,中巴两国在经贸、金融、农业、旅游、交通、海事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迄今已签署60余项合作协议。2019年中企承建的阿玛多尔会展中心成为中美洲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国际性会展中心。2021年后,中国跃升成为巴第一大贸易伙伴。
巴拿马媒体援引英国智库报告预测,2035年,中拉贸易总额将达到7000亿美元,占拉美贸易总额的25%,将是2020年的两倍。报告显示,除贸易外,中国企业近年来在拉美投资超过1600亿美元,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已提供价值1360亿美元的贷款。报告认为,中拉经贸关系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在加强与拉美国家经贸联系的同时,中国不干涉各国国内政治事务。
牛海彬强调,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已经不把自己当做“美国的后院”,也不希望别人把他们看作是“美国后院的人”,突出表现在相继成立的中美洲一体化体系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他们有一种地区自主探索发展的精神和全球视野,希望在全球构建更多的多元伙伴,所以客观上拉美国家的目光已经超越了美国,投向全球,特别是中国。”
洪都拉斯学者安东尼奥·弗洛雷斯·阿里亚萨:
洪都拉斯人十分欣赏和尊重中国
“卡斯特罗总统访华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洪都拉斯与世界另一端的大国建立联系,也意味着主权独立的展现。”卡斯特罗访华之际,洪都拉斯国际问题专家安东尼奥·弗洛雷斯·阿里亚萨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驻华大使人选体现对中国尊重
阿里亚萨尚未来过中国大陆,但已对“世界另一端的大国”了解颇多。他向记者谈起,从悠久的历史来看,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是由汉武帝迈出的,张骞打开了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大门。阿里亚萨认为,中国可以说是历史上经济全球化的开创者之一。近代以来,经历上百年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又走上改革开放的经济崛起之路。
“过去十年,中国在强有力的领导下实现全面腾飞,包括教育和技术领域的非凡进步。”阿里亚萨表示,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走向世界,帮助非洲和拉丁美洲建设基础设施,实现经济转型。2015年的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10年内投资2500亿美元支持拉丁美洲发展,“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额,美国和其他任何西方国家从未有过这样的承诺。”
洪都拉斯驻华使馆昨天在北京开馆。此前,78岁的洪都拉斯著名科学家萨尔瓦多·蒙卡达爵士被任命为洪都拉斯首任驻华大使。阿里亚萨说,蒙卡达爵士曾距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仅一步之遥,是最负盛名的洪都拉斯人之一。他出任首任驻华大使,是洪都拉斯人对中国欣赏和尊重的最好证明。
加入“一带一路”有助实现宏伟愿景
1000万人口的洪都拉斯是拉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工业基础薄弱。阿里亚萨坦言,洪都拉斯农业效率低下,需要技术进步,而今天的中国正把沙漠变成农业区,洪都拉斯农民将从中国的经验和建议中受益。
卡斯特罗访华期间,洪都拉斯有望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阿里亚萨认为,加入“一带一路”,洪都拉斯将为连接世界的宏伟愿景作出贡献,加强拉美国家间的联系,并使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连接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是全球贸易的重要调节者。如果中国停止生产,世界将因供应不足而陷入通货膨胀。中国的生产刺激了全球贸易增长。在投资领域,强有力的中国投资如今在全世界都是必不可少的。”阿里亚萨说,即使在欧洲,许多公司的生存都要依靠来自中国的投资。中国还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强国。洪都拉斯需要创造更多工作机会,以避免人口外流和滋生犯罪,他期待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关系下,洪都拉斯能够通过对华合作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受益。
洪都拉斯支持多边主义
不久前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成为一大焦点。在阿里亚萨看来,中方强调安全应是全面和可持续的,而不是暂时的或权宜之计,体现了维护全球安全的愿景。通过提出新的安全倡议,中国再次展示了长期以来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坚定信念。
洪都拉斯所在的中美洲地区,至今仍是台湾所谓“邦交国”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受到外部势力干扰。美国意图利用台湾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对抗中国,并向台湾出售武器,获取经济收益。”阿里亚萨表示,洪都拉斯仍高度依赖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国内生产总值有相当比例来自旅美侨民向国内汇款。洪都拉斯应减少这种依赖,进而摆脱地缘政治的巨大影响。
“洪都拉斯是世界舞台的一个小国,但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们在联合国大会投票,并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支持多边主义、主权平等以及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推动社会和经济一体化——这才是最重要的。”阿里亚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