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中国最高法:通过国际物流寄递、陆路绕道或者海上走私毒品情况加剧

   日期:2023-06-26 15:40:54     浏览:3    评论:0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电 时逢国际禁毒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26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中国毒品犯罪形势特点,包括源头性毒品犯罪呈现的新态势。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李睿懿在会上说,国内规模化制毒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传统重点省份制毒活动持续大幅萎缩,制毒犯罪逐渐呈现地域分散化、规模小型化、流程分段化等特点。

“‘金三角’仍是我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境外毒品经传统渠道入境受阻后,利用货车夹带通关或者采取抛投、挖洞等隐蔽方式走私毒品案件增多。”李睿懿指出,通过国际物流寄递、陆路绕道或者海上走私毒品情况加剧。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数量持续下降,延续了自2015年以来的下降趋势。2022年降至3.7万件,较2015年高峰时期下降73.38%,较2018年下降62.75%。

在此期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排名前10位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华南地区作为毒品入境流转地,华东、华中地区作为毒品集散消费地,案件量仍然较大。”李睿懿分析说。

当日,最高法公布10起毒品犯罪和涉毒次生犯罪典型案例,旨在昭示人民法院对毒品犯罪依法严惩的一贯立场,增强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其中,走私、运输毒品罪犯张胜川,贩卖、制造毒品罪犯严荣柱,贩卖、运输毒品罪犯董胜震、阮新华,故意杀人罪犯韦颖,均已被依法执行死刑。

李睿懿表示,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深入推进毒品案件审判能力现代化,持续提升禁毒综合治理效能。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电 时逢国际禁毒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26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中国毒品犯罪形势特点,包括源头性毒品犯罪呈现的新态势。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李睿懿在会上说,国内规模化制毒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传统重点省份制毒活动持续大幅萎缩,制毒犯罪逐渐呈现地域分散化、规模小型化、流程分段化等特点。

“‘金三角’仍是我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境外毒品经传统渠道入境受阻后,利用货车夹带通关或者采取抛投、挖洞等隐蔽方式走私毒品案件增多。”李睿懿指出,通过国际物流寄递、陆路绕道或者海上走私毒品情况加剧。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数量持续下降,延续了自2015年以来的下降趋势。2022年降至3.7万件,较2015年高峰时期下降73.38%,较2018年下降62.75%。

在此期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排名前10位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华南地区作为毒品入境流转地,华东、华中地区作为毒品集散消费地,案件量仍然较大。”李睿懿分析说。

当日,最高法公布10起毒品犯罪和涉毒次生犯罪典型案例,旨在昭示人民法院对毒品犯罪依法严惩的一贯立场,增强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其中,走私、运输毒品罪犯张胜川,贩卖、制造毒品罪犯严荣柱,贩卖、运输毒品罪犯董胜震、阮新华,故意杀人罪犯韦颖,均已被依法执行死刑。

李睿懿表示,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深入推进毒品案件审判能力现代化,持续提升禁毒综合治理效能。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