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一杯“荷塘咖啡”撬动文旅融合产业链 村民享受文旅发展红利

   日期:2023-07-03 11:50:32     浏览:14    评论:0    

央视网消息:自浙江全面推进“千万工程”以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一些村庄不断创新集体经济发展举措,实施强村富民工程,持续壮大“美丽经济”。在宁波走马塘村,这一千年古村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村”,这让一位来自摩洛哥的教师颇为震惊。

阿明是摩洛哥人,来中国14年了,现在在宁波做老师。宁波走马塘村的美图挺“出圈”的,他也是慕名而来。到了才发现,在这个网红打卡点的边上有几个看着相当时髦的小店。

阿明没想到这个地方红到连身边的朋友都来打过卡了。一个村子里的时髦咖啡馆是如何诞生的?这是它改造之前的样子。在这儿开间咖啡馆会有人来吗?当时村民都不信。

这个2022年6月份引进到村里的创业团队用了7天的时间,花了不到8000块钱装修,改造出了这个空间,结果第一个月营业额就破了11万元,震动全村。

董阿姨酸梅汤的配方和包装设计等都是由“荷塘咖啡”免费提供的,村民要是单靠自己可不懂这些。等达到一定销售量之后,董阿姨会返还一部分利润给“荷塘咖啡”作为回报。这样村民赚钱,投资方也有分成,这就是“共富契约”。“契约”是镇里的乡村振兴工作专班设计的,既降低了村民的创业门槛,也让村民跟新业态的创业者结成长期的利益共同体。现在,村里入驻的新业态越来越多。

2003年,“千万工程”在浙江全面实施。走马塘村第一步走的就是古村保护;15年前,又走了第二步,河道清淤、荷塘清淤、修停车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这两年村里走出了第三步,引进各种业态、设计“共富契约”,富了村子,也富了村民。

全面实施“千万工程”20年来,浙江已经诞生许许多多的“走马塘村”。全省共建成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被评价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

央视网消息:自浙江全面推进“千万工程”以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一些村庄不断创新集体经济发展举措,实施强村富民工程,持续壮大“美丽经济”。在宁波走马塘村,这一千年古村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村”,这让一位来自摩洛哥的教师颇为震惊。

阿明是摩洛哥人,来中国14年了,现在在宁波做老师。宁波走马塘村的美图挺“出圈”的,他也是慕名而来。到了才发现,在这个网红打卡点的边上有几个看着相当时髦的小店。

阿明没想到这个地方红到连身边的朋友都来打过卡了。一个村子里的时髦咖啡馆是如何诞生的?这是它改造之前的样子。在这儿开间咖啡馆会有人来吗?当时村民都不信。

这个2022年6月份引进到村里的创业团队用了7天的时间,花了不到8000块钱装修,改造出了这个空间,结果第一个月营业额就破了11万元,震动全村。

董阿姨酸梅汤的配方和包装设计等都是由“荷塘咖啡”免费提供的,村民要是单靠自己可不懂这些。等达到一定销售量之后,董阿姨会返还一部分利润给“荷塘咖啡”作为回报。这样村民赚钱,投资方也有分成,这就是“共富契约”。“契约”是镇里的乡村振兴工作专班设计的,既降低了村民的创业门槛,也让村民跟新业态的创业者结成长期的利益共同体。现在,村里入驻的新业态越来越多。

2003年,“千万工程”在浙江全面实施。走马塘村第一步走的就是古村保护;15年前,又走了第二步,河道清淤、荷塘清淤、修停车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这两年村里走出了第三步,引进各种业态、设计“共富契约”,富了村子,也富了村民。

全面实施“千万工程”20年来,浙江已经诞生许许多多的“走马塘村”。全省共建成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被评价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