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朱雀二号发射成功 中国商业航天的重大进步

   日期:2023-07-13 06:13:52     浏览:2    评论:0    

中国商业航天不断推进从0到1的跨越,民企正在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民营火箭事业再次迎来关键时刻。7月12日9时0分,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代号 “ZQ-2 Y2”)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第2次飞行。朱雀二号也因此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液氧甲烷发动机成为航天新宠,全球不少商业航天企业都在布局这一赛道。比如前段时间首飞失利的SpaceX“星舰”,也采用了液氧甲烷发动机。此次朱雀二号率先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商业火箭技术已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较于目前主流火箭所使用的固体推进剂,以及液态氧或其他新型燃料,液氧甲烷被视为相对环保和经济的选择。因为其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可以进一步降低火箭的成本,非常适合用于可重复使用火箭或飞行器。

可以说,谁能够在这个领域走在前列,谁就能够抓住商业航天竞争的主动权。也因此,此次朱雀二号的成功发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突破,也填补了我国液氧甲烷火箭型谱的空白,代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创新迈出了重要一步。

长期以来,说到航天事业,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国之重器”,是专属于“国家队”的舞台。但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探索浩瀚宇宙同样也离不开商业企业和民间力量。朱雀二号成功发射,就可以说是民营企业在“国之重器”领域交上的一份标志性答卷。

事实上,国家政策层面也早就对民营企业参与航天事业寄予厚望。2014年,国务院就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商业航天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而民营企业、商业力量,在技术创新的敏感性、灵活性以及市场意识、资本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近年,中国民营企业在商业航天领域的表现也称得上是不负众望。相关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保持着22.3%的平均复合增长率,预计2024年将突破2.3万亿元。而在朱雀二号成功发射之前,今年4月,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成为我国商业航天首款成功入轨的液体运载火箭。

探索太空,民营商业航天产业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商业航天的起步不算早。但以朱雀二号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成功案例向世人证明,中国商业航天不断推进从0到1的跨越,民企正在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然,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除了要在一次次的成功中积累经验、凝聚信心、努力自强,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支持。

□星宇(媒体人)

中国商业航天不断推进从0到1的跨越,民企正在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民营火箭事业再次迎来关键时刻。7月12日9时0分,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代号 “ZQ-2 Y2”)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第2次飞行。朱雀二号也因此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液氧甲烷发动机成为航天新宠,全球不少商业航天企业都在布局这一赛道。比如前段时间首飞失利的SpaceX“星舰”,也采用了液氧甲烷发动机。此次朱雀二号率先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商业火箭技术已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较于目前主流火箭所使用的固体推进剂,以及液态氧或其他新型燃料,液氧甲烷被视为相对环保和经济的选择。因为其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可以进一步降低火箭的成本,非常适合用于可重复使用火箭或飞行器。

可以说,谁能够在这个领域走在前列,谁就能够抓住商业航天竞争的主动权。也因此,此次朱雀二号的成功发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突破,也填补了我国液氧甲烷火箭型谱的空白,代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创新迈出了重要一步。

长期以来,说到航天事业,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国之重器”,是专属于“国家队”的舞台。但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探索浩瀚宇宙同样也离不开商业企业和民间力量。朱雀二号成功发射,就可以说是民营企业在“国之重器”领域交上的一份标志性答卷。

事实上,国家政策层面也早就对民营企业参与航天事业寄予厚望。2014年,国务院就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商业航天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而民营企业、商业力量,在技术创新的敏感性、灵活性以及市场意识、资本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近年,中国民营企业在商业航天领域的表现也称得上是不负众望。相关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保持着22.3%的平均复合增长率,预计2024年将突破2.3万亿元。而在朱雀二号成功发射之前,今年4月,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成为我国商业航天首款成功入轨的液体运载火箭。

探索太空,民营商业航天产业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商业航天的起步不算早。但以朱雀二号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成功案例向世人证明,中国商业航天不断推进从0到1的跨越,民企正在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然,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除了要在一次次的成功中积累经验、凝聚信心、努力自强,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支持。

□星宇(媒体人)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