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quot;/  校长  quot;  lt;met  作者,    叶县  时期  APP  重点 

健康河南未来可期

   日期:2023-12-21 11:31:3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4    评论:0    

原标题:健康河南未来可期

健康河南未来可期

□豫卫宣

卫生健康事关民生福祉,直接体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获批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数量全国第一,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覆盖,“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举措在全省推广,家庭病床试点服务不断向社区家庭延伸……如今在河南,卫生健康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家门口看病更有“医”靠,健康河南建设稳健推进。

一组数据见证河南卫生健康事业成绩单: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03岁,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2.52‰、3.77‰、9.04/10万,连续多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两高三优”,呈现出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健康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见证了河南卫生健康事业踔厉奋进的发展轨迹。

近年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两个确保”、紧扣“十大战略”,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实施“十大专项”,构建医学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乡村医疗卫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五大体系”,健康河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医学科学创新驱动落下“关键一子”

12月15日,郑州航空港区双鹤湖畔迎来第二场雪。从高空俯瞰,在冰雪世界装点下,名为“生命的律动”的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大楼更显多姿。

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揭牌已近半年,省医学科学院学术副院长、电生理研究所所长郝国梁深有感慨:“在全新的赛道上不断奔跑,越到年底越要加油干。”

对郝国梁而言,除了身份的变化,还有更大的挑战:“努力把电生理打造成河南的一张新名片,推动更多医学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7月15日,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重建揭牌。这是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又一重大举措,是以科研牵引我省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重建省医学科学院近半年来,都有哪些新收获?筹建省实验室1个,入驻8个临床研究所,在建5个产业研究院,聘任6名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组建PI团队66个,招引产业投资基金200亿元,推动55项科研成果在省内转化,通过引育并举,已引聚各类高层次人才37人,带动一大批优秀团队前来创新、创业,人才汇聚效应逐步显现。

如今,河南形成了以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为内核的中原科技城、以环省医学科学院创新生态为内核的中原医学科学城、以环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创新生态为内核的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创新发展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瞄准“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印发《河南省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12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建设省医学中心15个、省区域医疗中心60个、县域医疗中心105个,持续推进医疗卫生领域“三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7亿元。

“黄院士,向您报喜了,我终于怀上宝宝了!谢谢您!”12月8日上午,王女士赶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黄荷凤院士门诊,为正在门诊坐诊的黄荷凤院士送上了一束鲜花。

黄荷凤院士门诊,是我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一个缩影。今年5月23日,省政府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签约共建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6月10日,黄荷凤院士门诊在郑大三附院正式开诊。半年多来,来自省内外近300名不孕不育疑难杂症患者在这里诊治。

近年来,河南高位统筹、高效推进,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并将项目建设纳入省委督查机制和重点民生实事。

通过“省市政府真支持、输出医院真心干、依托医院真配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已取得“四提升、一下降”的明显成效:医疗技术、科研能力、人才引进和管理水平实现大幅提升和外转率明显下降——

引入新技术、新项目、新业务325项,填补省内空白92项;引进39名国际知名专家、院士等高端人才;2022年,河南心血管、儿童等7个专业省外住院患者下降到3%以内,肿瘤、妇产专业下降到5%以内,患者就医负担大大减轻。

接下来,我省将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河南样板,未来,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队”的优质医疗服务。

“便民就医”服务品牌初步形成

“花几分钟就在手机上办好出院结算、医保报销、电子发票下载等手续,真是太方便了!”从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出院的陈先生感慨道。作为我省最早开通手机端自助办理出入院手续的医院之一,在省肿瘤医院,每天仅这一项功能就为患者节省35分钟。

会诊转诊一站式服务、院内智能导航服务、门诊患者医技检查24小时内完成服务、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服务、诊间支付、病区结算、病案复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今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委改革办、省医保局在全省三级公立医院和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推出“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举措,并列入今年省委改革办便民服务“微改革”事项,用便民服务“小切口”,撬动看病就医“大民生”。

通过数字化手段,七项举措解决了看病过程中手续繁琐、来回奔波、挂号缴费取药时间长、检查检验等候时间长等问题,缓解了医院内排长龙现象,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转变服务理念、优化工作流程,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医疗服务更加高效;捋顺了群众就医过程的“小疙瘩”,打开了医患关系的“心结”,拉近了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距离,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目前,该项举措已经推广至全省399家医院。接下来,我省还将逐步推出优流程、提质量、强能力系列惠民举措,推动形成河南“便民就医”服务品牌。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寒潮降温,脆弱人群如何应对?》《流感高发季来临,如何区分普通感冒?》《警惕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混合感染加强预防措施!》”……进入秋冬季以来,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醒”的豫健科普、豫宝动漫等健康科普作品一时间刷屏朋友圈。

一图读懂、音频动漫、短视频,寓教于乐、趣味生动的健康科普,不仅让网友在呼吸道疾病预防上“涨知识”,也在无形中提升了群众的健康素养。

进入秋冬季以来,我省多措并举做好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组织全省科普专家,围绕核心信息及时推出系列科普产品,为公众传播准确科学的健康知识。

通过“五级六平台”的健康科普传播矩阵,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健康科普知识刷屏全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省级官方平台共发布《已出现混合感染!戴口罩!戴口罩!》等科普短视频56个,全网播放量近30万次。每周一期的《开箱!健康宝藏》节目成功播出,传播量突破3亿人次,“国庆特别节目”收视率高居全国第9位。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深入人心,我省接连出台举措,一道道公共卫生防线正在筑牢,一张张疾病防控网络越织越密,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健康河南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显著——全面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合理膳食行动等16个健康河南专项行动,制定印发《健康河南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开展爱国卫生系列创建活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30个、县城50个、乡镇148个,覆盖率分别达到79%、61%、7.6%。

聚焦重大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印发《河南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组建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1支,省级卫生应急队伍36支。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3个、省级92个。

全力护佑“一老一小”和妇幼健康

今年9月,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的河南卫生健康干部学院普惠托育中心,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毕业礼”。星光走廊、萌娃情景剧、毕业照片画展……该托育中心挂牌运营一年来,第一批托育宝宝迎来“毕业”。

“幼有所育”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河南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公立医院开展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建设试点,在12个省辖市挂牌成立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截至目前,全省托位数达30.2万个,比2022年增加了7.2万个,已完成今年计划目标,争取明年再增加托位8万个,明年年底全省托位数超过38万个。

下一步,我省将重点聚焦扩大托位供给、就近方便可及、质量更有保障等方面,探索发展社区托育服务,谋划推动社区托育设施建设,筹划举办全省第二届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加快托育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供充足、便捷、优质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我省60岁以上人口1862万,占常住人口的18.9%,已处于中度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呈加速上升态势。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事关万千家庭。河南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现有541家医院、244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被命名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老年医学科建设,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302家,占比达75.12%。

办好妇幼健康民生实事。自2017年以来,我省已连续7年将免费“两癌”筛查列入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城乡居民的优生优育和卫生健康意识持续提升,由“要我筛查”变为“我要筛查”的群众越来越多。完成宫颈癌筛查88.91万人、乳腺癌筛查90.88万人;免费产前筛查覆盖率87.06%,新生儿“两病”筛查率99.46%,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9.07%。

一件件利民实事落地有声,一项项民生福利温暖人心,就医之路越来越顺畅、越来越便捷,让医疗惠民真正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基层医疗体系逐步健全

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河南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有效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扩容提质,让居民健康“守门人”队伍强起来。

刘清南是南阳市邓州市构林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也是我省首批“5+3”培养订单定向全科医生。2018年8月,刘清南到邓州市构林镇卫生院开展工作,3年服务期结束后,他选择了继续留下为乡亲服务。

“乡里的老百姓很朴实,他们经常说把命交给我了,我怎么能舍得离开他们?”谈及扎根农村、回乡服务的缘由,刘清南说,“在基层同样可以大有可为,而且基层医疗工作也更需要青年医生。”

从盘活用好县域编制资源、壮大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到完善职称晋升政策、保障激励机制,我省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基层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保障。

未来,基层人才队伍将进一步扩大,一批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全科医学人才,犹如一粒粒扎根基层的健康种子,在农村和社区生根开花——

按照目标,2024年,计划全年完成1250个家庭医生团队线下实践技能培训、15万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线上培训任务,公开招聘500名大学生村医、培养500名大学生村医,培训1000名在岗优秀村医。2025年前,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引进、培养医疗卫生专业人才4万人以上,并启动实施村医队伍三项计划(即大学生村医招聘、大学生村医订单定向培养和在岗优秀村医校园培训计划)。

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加快

从拔火罐到针灸,从汤药到膏方,从望闻问切的理论到相生相克的规律……在南阳,“逛夜市、看中医”,已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首选,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在一杯杯中药茶饮中受到市民青睐,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理念在一缕缕药香中深入人心。

近年来,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河南省中医药条例》《河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健康河南建设提速提质,有力推动我省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截至目前,全省拥有中医医院630家(其中三级中医医院53家),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开设中医科室,以中医医院为主体,多层次、多形式、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提升。拥有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郑州市获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南阳市和许昌市是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拥有国医大师4名,全国名中医7名,岐黄学者6名,国家级中医药首席科学家1名。中医儿科学等11个学科入选国家高水平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河南省人民医院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项目。

力争到2025年,我省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明显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中药质量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更加繁荣,中医药国际合作更加深入,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行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健康河南建设凝聚着人民群众无限期待,下一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将牢牢把握新时代健康需求的内涵,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扩容下沉,打通就医流程的堵点淤点难点,将以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让卫生健康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筑牢健康根基。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