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空天力量
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另辟蹊径,开发了一种“金钟罩”,能够迷惑敌方雷达系统,等导弹冲到面前,才发现为时已晚,只能被动挨打,而这种设计被认为将颠覆未来作战模式。
前言:俄乌冲突爆发后,先进导弹和无人机等装备大量投入战场,使冲突双方对“制电磁权”的争夺更激烈,也更隐蔽。对于乌克兰来说,从西方引进的先进装备是确保前线继续推进的关键,对俄罗斯而言,电子战手段削弱乌军装备的效能,事关接下来战局的走向。
这无疑给各国提了个醒,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电子对抗都是无法回避的挑战,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国自然也不会落后。
(“海马斯”导弹也逃不过俄军电子战系统的软杀伤)
1.中国黑科技“金钟罩”,随意改变雷达信号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伪装设备,可以使导弹在雷达屏幕上看起来像客机,干扰对方防空系统的工作,缩短军事指挥官的反应时间。
据悉,这种伪装设备是一种由镀金的细金属线编成的“面纱”,这种“镀金面纱”会形成一个复杂的几何结构网,来反射雷达信号。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设备可以将飞行器的雷达截面从每平方米小于1分贝提高到30分贝以上,而这类似于波音737或空客A320产生的雷达信号,从而使对方产生误判。
事实上,这种改变雷达信号的做法并不只有中国科学家想到了。此前,美军就已经在一些导弹上使用了雷达反射器,使导弹在雷达屏幕上显示为飞机。F-22和B-2轰炸机也会携带可拆卸的反射器,以此隐藏真实的雷达特征,逃过敌方雷达系统的监测。
既然这样,那“镀金面纱”相比现有的雷达反射器有什么不同呢?关键就在于它的灵活性。科学家解释称,“镀金面纱”可以以类似雨伞的方式进行折叠打开,导弹或者飞机可以任意切换隐身状态,同时“镀金面纱”还能随意改变大小和形状,产生一些奇怪的图案,让对方摸不着头脑。
(中国研制出“镀金面纱”可隐藏导弹踪迹)
2.低成本、轻重量,或彻底改变未来战争的面貌
既然“镀金面纱”这么好用,那能大量部署使用吗?答案是可以。报道中提到,“镀金面纱”的另一个优点就是重量轻、成本低。据悉,这些面纱的材料大多来自中国工业生产链中,成本很低,整个设备的重量大约也只有1公斤,是现在使用的或者正在开发的大多数雷达反射器重量的一小部分。重量轻,就意味着导弹可以飞行更长的距离。
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实现这些“镀金面纱”的大量生产,机器制造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报道还提到,中国巡航导弹的生产中机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低成本和高质量的标准将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不仅会大大提高解放军的战力,还可能将对手拖到破产。
一直以来,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但面对挑衅,解放军也不会后退一步。“镀金面纱”的出现将对其他国家干预台湾和南海等问题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同样,这也被外界认为是解放军穿透第一岛链甚至是美国本土防空系统的办法。
(美军使用诱饵弹,伪装成战机吸引火力)
3.电子战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未来战争的杀手锏装备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电子战的作用愈发凸显,武器系统的先进程度也越来越受到电子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影响,电子战装备俨然已经成为了信息化战争的杀手锏装备之一,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战争面貌,真正做到悄无声息瘫痪先进装备。
现在,无论是侦察、预警,还是情报处理、作战决策,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设备,未来战争中电磁领域的争夺只会更加激烈。因此,除了类似于“镀金面纱”的辅助装备,解放军还需要各种能相互配合,起到“1+1>2”效果的电子战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如今,美军正在尝试将电子战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以另一种更隐秘的方式与其他国家对抗。美军官称,未来需要将电子战与火力打击一同纳入作战体系,实现软杀伤和硬杀伤混合使用,届时将由人工智能控制电子战系统,更快的根据战场情况,做出最优部署,做到自动化决策。
(未来在电磁领域的交锋将更加激烈)
四五年前,美军就已经开始部署下一代电子战系统,俄罗斯则在俄乌冲突中实战检验了电子战系统的能力,中国自然也不能落后,公开的已经有JN1199大功率通信对抗系统、726系列电子对抗系统等,或许还有其他更先进的装备还没有公布。只有中国实力足够强,才能杜绝周围可能出现的危机。
结语:关于中国电子战系统的发展,大家还有什么了解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故事。